上世紀90年代初的海灣戰爭中,美國空軍的空中優勢得到了極佳展現,同時使得很多朋友由此確立了空軍壓倒一切論。其實現代化軍隊是講究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即便是美國空中力量極為強大,諸如其地面炮兵部隊依然是很可觀的。
而且就現階段的陸軍來説,最可靠同時也是最有效、直接的火力支援依然來自於陸軍自己體系內的炮兵。所以現代化高效的炮兵,對於一支陸軍來説仍然十分關鍵。
但是炮兵首先得有炮,而一支陸軍,尤其是規模較大的陸軍,從迫擊炮到榴彈炮,從小口徑到大口徑,從單管炮到多管炮,所需的火炮種類是極多的,同時還要維繫多種口徑、多種類型的彈藥,世界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極少。
比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軍——印度陸軍有超過110萬人的員額,其火炮的自給程度及現代化程度就較低;同時,印度陸軍的老對手——巴基斯坦陸軍,也擁有超過50萬人的規模,在世界上也是排得上號的,但巴陸軍炮兵同樣也算不得先進。
本文我們就聊聊印巴陸軍的現狀,以及對其炮兵未來的發展方向做一個簡單的分析,限於篇幅,我們重點談的是大口徑火炮。
首先説印度陸軍炮兵部隊,其編制有獨立的3個炮兵師和10多個獨立炮兵旅(部分旅為軍屬炮兵旅),印軍每個軍一般下轄3個師,每個師則有1個師屬炮兵旅。每個炮兵旅下轄3到4個炮兵團,這個團實際是營的規模(通常為18門),印軍這樣的炮兵營一共有220個左右。
這些炮兵營中有一部分裝備的120毫米口徑的迫擊炮,不在我們討論之列,其餘則主要裝備有瑞典造的FH77B式155毫米榴彈炮、蘇聯造M46式130毫米加農炮、蘇聯造D30式122毫米榴彈炮、仿造英式火炮的IFG/LFG式105毫米榴彈炮。
其中FH77B的訂購數量是410門,歷經30餘年損耗後估計其能用的不到一半。
印度“自研”的丹努什火炮即是本土版的FH77B,但口徑更換為了45倍徑,預計訂購量114門。該炮問題較多,雖已勉強服役,但列裝數量較少且可靠性不佳。
M46加農炮約有1000餘門,印度計劃對其中的約300門進行升級,可能是用丹努什的45倍炮加上M46的炮架,最多就是廉價版的丹努什;另外印度還搞出了少量的自行化M46。
而D30的裝備量是550餘門,不過印度似乎對這個口徑火炮的拓展興趣不大。
印軍裝備最多的火炮是1000多門IFG/LFG式105毫米炮,該炮的技術水平是上世紀70年代的水準,但因較為輕便,印軍比較喜歡。
此外,印軍的火箭炮兵旅裝備了俄製龍捲風遠程火箭炮、冰雹火箭炮及本國自主研發的皮納卡火箭炮,但數量不多。
當然了,除了上述我們提到的這些型號,印軍炮兵中還有一些雜類火炮。
上述火炮有幾個特點:一,年代久遠;二,口徑龐雜;三,機動性差;四,信息化能力差。
現代炮兵講究打得遠、打得準、打得狠、打得快、撤得快,若按此標準來看的話,印軍炮兵沒一條能達標,如果再考慮到印度自產炮彈的質量和性能問題,那麼其炮兵的打擊效能就可想而知了。
從以上信息我們不難看出,印度有着自研火炮的雄心,但充其量就是45倍徑的155毫米牽引炮,印軍接下來有進一步的拓展52倍徑和相關卡車炮。不過鑑於印度連45倍徑的炮都搞不順利,後面這自行車可不好造。
至於印度的皮納卡火箭炮,這傢伙的性能是跟口徑成反比的。
為了加強印軍炮兵的能力,其將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以10多億美元的高價分別採購了145門M777式超輕榴彈炮和100門K9自行火炮。
M777是一款不錯的超輕炮,但這種炮被很多人神化了,不知道的還以為該炮能吊打全球。其實單就火炮的性能來看,M777並不佳,總不能拿着精確制導炮彈的數據就認為是M777的普遍能力吧!那玩意兒誰也經不住造。
其實該炮真正的意義在於輕便,能用直升機吊裝到合適的區域。
但是首先要掌握戰區制空權,其次要有足夠直升機,否則是機不動的。如果M777機不動,那麼該炮就是雞肋——而印度想要拿下制空權並非易事,另外就買了15架支奴幹,這也不夠用的。
至於另外一款火炮K9,國際上賣得不錯,是“攢貨”的經典之作,但實戰中的表現不佳。印度買K9可能是看中了韓國願意轉讓技術,由印度本土進行生產——印度造出了韓國炮——全球頂級的兩家炸膛好手碰到了一起,不碰撞出點火花恐怕是對不起觀眾的。
不過K9總算是52倍徑的155毫米自行火炮,能裝備上的話就是印軍最先進的壓制火炮了,將使得印軍裝甲部隊終於能有了不一定可靠的伴隨式重炮支援。
但請注意,M777只是加強印軍山地戰能力的一個補充,K9是對印軍裝甲突擊能力的一個補充,以二者的訂購量來説,只能起到加強作用,而不能對印度炮兵整體產生極大影響。
所以筆者判斷,印度實際是想通過買這兩型火炮,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再結合自己對火炮的理解進行特色式的改進。
這樣的改進在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效果,考慮到印度軍工的效率,20年後,印度炮兵體系仍舊會龐雜,而且還可能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火炮,對其炮兵的整合並不看好。
聊完了印度,我們再來看巴基斯坦陸軍的情況。
巴基斯坦軍隊跟印度軍隊一樣,同樣脱胎於英國殖民時代的印度殖民軍,因此印巴兩軍在編制和軍隊習慣上有一些是相通的。
而巴基斯坦陸軍的火炮構成是如何呢?很多朋友可能覺得,巴軍炮兵是以中國造火炮為主的,但其實則不然。
巴基斯坦陸軍的火炮是以美式火炮為核心的,因為在印巴混戰時期,美國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軍備提供國,其不僅接受了美製的F16戰鬥機,在陸軍火炮方面同樣如此。
其陸軍中主要裝備的火炮有美製的M198式155毫米榴彈炮、M115式203毫米榴彈炮、M59式155毫米加農炮、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M109式155毫米榴彈炮。
這些火炮很多都是二戰時期的老炮了,論整體技術水平的話,連印度都不如。不過這些美式火炮可靠性高,口徑大,威力較大,因此倒也能勉強與當面的印軍基本保持平衡。
尤其巴軍中裝備有約300門的M109系列榴彈炮,其雖然並非美軍所用的新型號,但畢竟是相對現代化的自行榴彈炮,主要裝備於巴軍的裝甲機械化部隊。
這就使得巴基斯坦裝甲部隊的武器構成比印軍更合理些,後者因為缺乏大口徑自行火炮,只能以牽引炮伴隨裝甲部隊突擊,無論是機動能力還是火炮的支援能力,都不如自行火炮來的好。
除了這些美製火炮外,巴軍中有一批中國造的59-1式130毫米加農炮,以及該炮的原版蘇聯造M46式加農炮——該炮同樣也是印度炮兵的主力裝備之一。
所以印巴兩國的炮兵其實是半斤八兩,總體上來説巴軍炮兵年代更久遠些,而印軍炮兵在自行化能力上則不如巴軍。
從兩國炮兵的歷史表現來看,都不是很好,步兵部隊多有怨言,但陸地作戰又恰恰不能離開炮兵。
在1999年的卡吉爾衝突中,印度陸軍抽調了機動炮兵主力參戰,打出了25萬發炮彈,終於使得印軍笑到了最後。但區區25萬發炮彈就幾乎打光了印軍的庫存,而且仗雖然打贏了,其步兵依然付出了近2000人的傷亡,巴基斯坦方面的損失不過略多於此,後者還不承認其正規軍投入了作戰。
低效的炮兵使用一方面是印巴炮兵的歷史傳統所致,另一方面也跟火炮的技術水平有關係,拿着比炮兵們年紀還要大的火炮自然發揮不出多大能力來。
面對當面印軍炮兵的升級,巴基斯坦炮兵如果不做出相應調整的話,就會被力壓一頭了。
但是巴基斯坦的問題是經濟狀況不如印度,其軍隊規模是印度的五分之二,但是軍費卻只有對方的五分之一,這就使得巴軍在武器更新上無法像印度那樣隨心所欲。
因此,巴基斯坦的選擇是另闢蹊徑,以非常規手段保持拉近炮兵的差距。
其中一個舉措是引進了中國造的A100遠程火箭炮,該炮最大射程可達120公里,且精度不錯。該火箭炮比印軍現在裝備的俄製龍捲風的版本要強,裝備的各種類型的彈頭功能很多,除了壓制集羣目標外,還可以反裝甲和反炮兵。
該炮的引進在某種程度上能縮小巴軍炮兵對陣印軍炮兵時逐漸擴大的劣勢。
同時巴基斯坦也在想辦法以較少的錢改善美式火炮的狀況,如前兩年就傳出了巴基斯坦購買韓國的KH179榴彈炮的消息。
很多人搞不懂巴基斯坦這是什麼情況,還説巴鐵怎麼不鐵了。其實KH179就是美式M114榴彈炮基礎上的改進型,買韓國淘汰的產品不多花錢還能改善本國的火炮狀況,其實沒什麼不能理解的。
至於巴基斯坦為什麼不引進中國造先進火炮呢?
最近不就傳出了巴基斯坦將花費5.12億美元採購216門中國造SH15車載榴彈炮的報道嘛!
這個事兒為什麼不單獨説呢?因為從目前的消息來源來看,還不能確認其真實性,故而暫且作為傳聞,因為無論從數量還是價格上來看,都有些超乎常規。
不過我們可以確認的是,SH15的確是外銷的,而且該炮也確實在巴基斯坦接受過測試。如果上述消息是真的,那自然不錯了。
我們單從SH15榴彈炮和巴基斯坦炮兵目前的需求來看,其對先進的大口徑自行榴彈炮需求是很足的,而SH15榴彈炮50公里級的射程將全面壓制印軍現有的火炮,而且精度也很嚇人。
官方公開的射擊畫面
而自行化火炮的生存能力是印度那一票牽引火炮所不能比的,SH15還是信息化的車載自行火炮,這意味着什麼,大家都懂。
關鍵是車載炮的確比履帶式自行火炮的價格要低些(是否如上面傳聞中那麼低還有待新的、更確實的報道),而且維護也會更簡單些,比較適合巴基斯坦。
如果巴基斯坦真的一次性買那麼多SH15,那麼是非常具有積極意義的。
當然了,正如印度引進一兩百門先進火炮無法改變其炮兵整體落後的局面一樣;巴基斯坦也不可能靠着一兩百門先進火炮就搖身一變。
官方公開的SH15測試畫面
從兩國炮兵的體量及火炮預算來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是少數先進火炮為尖刀,大量老式火炮為主力的格局。像個別國家那樣,實現火炮的全面自行化、信息化,對印巴陸軍來説,還是難以企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