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探索一號” 重逢“深海勇士”

  中新社三亞10月4日電 題:重訪“探索一號” 重逢“深海勇士”

  中新社記者 張素

  近百米長的“探索一號”船舶安穩地停靠在三亞港,百餘名海試隊員趕在中秋佳節時“月圓人團圓”。

重訪“探索一號” 重逢“深海勇士”

  3日,“深海勇士”號載人深潛試驗隊返航三亞港。圖為航拍“探索一號”載人潛水器支持母船。 駱雲飛 攝

  “探索一號”原是一艘工作船,經過改造成為載人潛水器及深海科考通用平台,建有生物、地質、化學等11個實驗室,配備了目前國內先進的全海深絞車系統和完備的DP2級動力定位系統。2016年8月,它以新面貌開展的首次航行就在萬米海底獲取100升水樣,名動中外。

  2017年8月16日至10月3日,“探索一號”再立新功,載着“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及載人深潛試驗隊進行海上試驗。經計算,“探索一號”與編隊出海的“中國海監2168”警戒船累計航行8297海里。

  記者曾隨船參與前期海試,如今重訪“探索一號”,重逢“深海勇士”號及試驗隊員,重温海試的苦辣酸甜。

  潛水器部門副部門長祝普強記不清在甲板上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以首次深潛為例,潛水器在下潛坐底過程中莫名報警,經過檢查發現是“深海勇士”號的電池及控制系統出現問題。祝普強的團隊負責打造潛水器“大腦”和“神經”,他們連夜檢修故障、排查隱患。

  試航員張偉記不清在載人艙內濕透過多少件衣衫。第三次海試時艙內最高温度達到35.9攝氏度,第四次海試遭遇較差的海況,潛水器最大橫傾角到40度。“不吐就是勝利。”他咬緊牙關,繼續駕駛操作,成功進行應急浮標的拋載。

  身體尚可承受這份苦,失利卻讓海試隊員感到辛酸。負責把潛水器與A形架掛鈎套纜的“蛙人”對此深有體會。

重訪“探索一號” 重逢“深海勇士”

  圖為8月中旬拍攝的“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海上試驗。中新社記者 張素 攝

  猶記首次下潛那日,回收潛水器的第一步即是由站在潛水器頂部的“蛙人”把A形架延伸的纜繩掛在潛水器上。記者目睹驚人一幕:缺少經驗的“蛙人”掛纜失敗,險些落水。

  事後分析“蛙人”失利原因是“第一次接近潛水器的位置不對”。經過反覆磨合,他們再出手時已是一氣呵成。

  對於試航“新兵”來説,首次下潛也是收穫遺憾的過程。王治強是在潛水器浮出水面時“才知道右舷上浮壓載未能順利拋掉”;楊揚遺憾於左舷生物採樣箱沒關嚴,“到水面後發現裏邊的生物全沒了,真可惜”;李保生自責於沒能仔細協助觀察,採樣籃意外陷入泥裏,潛水器被迫提前半個小時拋棄壓載上浮。

  當然,海試隊員在回憶過去50日時,説得更多的還是“甜”。

  有的甜在舌尖。從“探索一號”後甲板步入室內,沿着通道一直走便抵達餐廳。食物補給豐富,種類繁多,足以顛覆人們對海上生活的刻板印象。

  有的甜在心間。海試現場驗收專家組組長丁抗率隊下潛,以在1110米海試區下潛10小時的特殊方式為自己慶生,也表達了對載人深潛事業的熱愛。

  曾多次隨美國“阿爾文”號下潛的丁抗深知深海探測的重要性,他説:“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發展之快、進步之大令世界矚目,我對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與正式“上崗”的“蛟龍”號相比,“深海勇士”號在國產化率、下潛成本、鋰電池使用壽命等方面更具優勢,體現出中國深海技術裝備由集成創新向自主創新的歷史性轉變。

  此外,“海馬號”4500米級遙控潛水器、“海燕號”深海滑翔機、“天涯”號深淵着陸器、萬米級海底地震儀、“海鬥”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水下機器人等一批深海裝備接連問世,人們不由歡呼:“中國深海科學的春天已經來了”。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當2016年中秋夜升空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俯瞰等待出航的“探索一號”和“深海勇士”號,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逐漸照亮現實。(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08 字。

轉載請註明: 重訪“探索一號” 重逢“深海勇士”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