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組照片火遍了國外社交網站。這組照片的主人公是母女三人。她們時而唯美,時而搞怪,時而帥氣,時而慵懶
這母女三人的畫風實在太過多變,讓人凌亂但又忍不住想要看
與其鏡頭下只有寶貝的模樣,不如記錄下我們一起長大的幸福
母女三人都是同樣的造型和動作有愛到爆炸!每張照片裏的小女兒都不在頻道上,但是超級萌
網友直呼:又來騙我們生女兒。
前幾天拍的,早就到了,快遞神速啊!洗了都不掉色,開始還擔心用料會起球,是不會起球的,收到後非常滿意,穿出去美美噠。好多人要鏈接啊!!確實挺好的,像量身定做的一樣,合身,很感謝心雨建議的尺碼,很滿意的購物,幸福三口之家的必備神器
千呼萬喚使出來 哎呀 終於到貨了,喜歡的不得了 寶寶的衣服特別萌萌噠 ,媽媽的衣服也很合身 爸爸給推薦的是寬鬆版,不錯不錯
顏色很靚麗,穿着很襯膚色,跟寶貝一人一件,非常的好看,大大的減齡啊
作者:呼呼貓媽(爸媽內參作者)
01
蘭姨的準兒媳叫小玉。小玉真是人如其名,膚滑貌美温婉如玉,特別招人喜歡。
自從她過了門,蘭姨的臉都快笑成一朵花了。可惜三個月不到,蘭姨就愁上眉梢了,原因是婆媳不和。
誰也沒想到,像蘭姨這樣最愛無私奉獻的人也會遭遇婆媳問題,再説小玉也很通情達理,並不是那種難相處的人。
打一開始蘭姨就下定決心要把小玉當親閨女一樣對待,她就這麼一個兒子和兒媳,不對他們好對誰好?蘭姨確實也是這麼做的,她對小玉比自己的親兒子還好。
蘭姨心疼小玉自己做的晚飯太素了,就每天到兒子家給小兩口做營養餐。她思量着小玉太瘦要好好調養身體,所以晚飯經常做大魚大肉。
蘭姨喜歡在小玉吃飯時給她傳授養生經。她一看小玉單薄的身材就心疼,總忍不住多講,像輔導即將高考的學生一樣,生怕漏掉“知識點”。
為了多幫襯兒媳,蘭姨還幫小玉收拾房間。她趁兒子媳婦上班時去打掃,整理、清潔、洗衣服,能多幹一點就多幹一點。
蘭姨對小玉的好連親兒子都要吃醋了,可是小玉卻不勝其煩。
小玉的工作特別費腦力,她需要和各路領導開會,協助他們做決策。每天下班時,小玉都感覺腦袋被會議議題裝得滿滿的。她只想回到家清靜清靜,安安靜靜吃頓晚飯,也讓大腦能稍微休息一下。可是婆婆的養生課每晚都要準時開講。婆婆根本不管小玉想不想聽,只顧自己講。聽着婆婆念念碎地囑咐,小玉覺得自己的頭都快被撐破了。
小玉的胃不太好,需要飲食清淡,醫生也建議她晚上不要吃得太葷。蘭姨精心烹飪的滋補大餐實在過於油膩,小玉經常舉着筷子無從夾起。蘭姨見小玉不吃,就一個勁往小玉碗裏夾菜,搞得小玉總是吃得胃脹。小玉跟婆婆説自己得吃得素淨些,這樣更適合保養,但蘭姨卻聽不進去,她還是堅持自己大魚大肉的滋補方法。
自從婆婆幫忙收拾房間後,小玉就開始和自己的用品玩捉迷藏了。明明放在牀頭的kindle不見了,出門前順手放在窗台的充電器不見了,一直放在梳妝枱的隱形眼鏡護理液也找不到了。在家裏,小玉找東西的時間比和老公相處的時間還長,生活的小情趣都被找東西毀了。
最煩的還是婆婆幫忙洗內衣褲,每次穿上婆婆手洗的內衣褲,小玉就會忍不住腦補婆婆拿過油膩抹布的手在摸她的身體,然後一陣噁心。
小玉多次告訴婆婆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不需要幫忙。她也常常勸婆婆別太辛苦,要學會享清福。可是蘭姨總是收不回全心全意為晚輩付出的心。她忙活得越來越賣力,晚飯上的魚肉更多了、養生課更長了、收拾房間更細緻了,連小玉特意藏起來的髒衣服都翻出來幫着去洗了。
最後小玉沒轍,為了躲晚飯和養生課天天加班;為了不讓婆婆洗自己的內衣無論回家多晚都馬上去洗,她不敢積攢到第二天;還有自己經常使用的東西,能貼身帶走就帶走,她實在不想把寶貴時間都浪費在找東西上了。小玉覺得婆婆的關心讓她更累了。
蘭姨也察覺到兒媳在有意疏遠她。晚上見不到,房間也越來越乾淨,連髒衣服也都沒有了。無論人和房間,蘭姨都無從下手,她自感沒趣,也不願和兒媳親近了。
蘭姨和小玉兩個人嫌隙漸起,關係也慢慢疏遠了,這和蘭姨最開始想要的親密無間完全相反。她本來全心全意要愛的人卻被她越推越遠。
願意把兒媳當女兒對待的婆婆都是善良的人。她們出於好意,也不計較輩份,率先伸出友好之手。她們把兒媳當女兒一樣對待,像自己人一樣愛着她幫着她,也像自己人一樣不見外,自然而然地對兒媳的家長驅直入,對兒媳的晚飯擅自作主,對兒媳的生活橫加干涉。
婆婆的心願無可厚非,她是真心想和媳婦好好相處,也正是這樣的心願讓她努力去愛。可是愛得沒有分寸比不愛還讓人尷尬,那個被她當做女兒對待的人已經被她的愛嚇壞了。
人和人之間是需要一段安全距離的,婆媳也一樣,任何一方的冒進都會讓另一方不安。再愛一個人也得懂得分寸。用力過猛的愛只會把你愛的人越推越遠。
娟子生孩子那天,婆婆急急匆匆趕到醫院看望。她沒理會娟子,而是先奔嬰兒房看孫子去了。娟子媽氣得直埋怨,娟子勸媽媽:您別生氣了,婆婆哪能跟親媽比。和她有血緣關係的是她孫子,又不是我,她自然先看孫子了。
娟子確實一點埋怨婆婆的意思都沒有,她甚至覺得婆婆這麼做完全屬於人之常情。誰不想趕緊看看一直“藏”在肚子裏讓人猜了好幾個月模樣的“新人”啊,她自己不也很期待看到孩子的模樣嘛!
娟子和老公是閃婚,還是有了孩子之後匆忙結婚的。娟子在結婚前根本還沒來得急和未來婆婆見面。可以説,她管婆婆叫媽之前根本不認識婆婆這個人。
娟子從不要求婆婆能像生她養她和她一起生活三十年的媽媽那樣疼她。她能理解婆婆對她的“怠慢”。才認識的人,感情還沒到位,哪來濃濃的愛。她想着,自己先付出關心,等她把婆婆的心捂熱,自然就能得到婆婆愛的回應。
娟子經常打電話和婆婆嘮家常;她會留意婆婆喜歡的東西,不用她開口就會買來送給她;如果婆婆哪裏不舒服,娟子比親兒子還上心,送婆婆去醫院看醫生,叮囑她吃藥;要是聽到婆婆和哪個鄰居吵嘴了,娟子能立馬衝到婆婆身邊給婆婆撐腰,絕不讓婆婆受欺負。
慢慢的,婆婆越來越依賴娟子了。她有事會撇開兒子直接找娟子商量;做什麼決定也願意讓娟子給點意見;別人都勸不動的事兒,娟子説兩句婆婆就聽;看到什麼新奇玩意都想着買一個送給娟子;娟子和丈夫有什麼吵吵鬧鬧,婆婆總是不問緣由直接和娟子站在一邊。以前婆婆逢人就誇自己的兒子,現在卻滿嘴滿眼都是兒媳婦的好了。
娟子一直都明白,在任何一段關係中都要掂量掂量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和婆婆相處也是一樣,不能要求婆婆做出超越情份的事情。
最開始,她自知和婆婆還沒有建立起親密的感情,也就沒理由埋怨婆婆對自己稀疏平常的對待。
但是她也不願意永遠和婆婆生疏,她想要和婆婆親密,想要贏得婆婆像親生母親那樣的疼愛,於是就努力把婆媳之間的情感補足。讓自己在婆婆心裏的份量越來越重,自然就能得到婆婆發自肺腑的愛。
03
婆媳,雖然以母女相稱,卻並不是真正的母女。
這兩個親暱着喊着媽媽和女兒的人沒有血緣關係,甚至在一開始連感情基礎都沒有。她們是法律意義上的母女,在互稱母女之前是完全陌生的兩個人,因為愛着同一個男人才有了互稱母女的緣分。
不是身份變了稱呼變了就能補全親生母女之間二三十年的感情。婆媳間想要達成親如母女的關係,就和朋友間產生真摯的友誼,情侶間產生不渝的愛情一樣,需要從零開始慢慢培養。
陌生人不會以愛的名義要求對方,也不會以愛的名義干涉對方,因為他們知道彼此間沒有交情。感情還來不及培養名份卻已定的婆媳,其實在最開始也是一對陌生人,她們不可能一下子就親如母女。對婆婆不怎麼樣卻埋怨婆婆不把自己當女兒,對兒媳不太好卻埋怨兒媳不把自己當親媽的人都是不講理。
要求對方跨越感情直接做到名份對應的責任實在強人所難。要先讓感情充沛起來,從付出開始,理解對方、體諒對方,把自己的愛輸出,去澆築對方的心靈。當情感逐漸飽滿豐厚之後,婆媳才能從法律意義上的母女變為親如母女。
婆媳關係説到底也是一種人際關係,婆媳在相處時也要注意任何人際關係中都需要注意的分寸。並不是叫了一聲媽就真的可以把婆婆當成親媽去使喚,也不是叫了一聲女兒就真的可以把兒媳當成親閨女去管控。要做到説話有輕重,行為有分寸,不冒進、不越界、不強求。
婆媳關係既然是一種人際關係,那麼婆媳關係的好就不是盼望出來的,而是經營出來的。不是擁有一顆想要親如母女的心就真的親如母女了。
彼此間默契的心靈、相互支持的立場、發自肺腑的深愛都不是依着思想上的渴望就可以原裝標配立等可取的,它們需要在相處中隨着彼此的互動逐漸滋養出來,需要真心換真心,付出換回報。
想想當你追求自己心愛之人時是怎麼做的?你肯定會先去對他好,而不是直接就要求對方愛你。經營婆媳關係也是一樣,就當對方是你想追求的愛人,先做到對她好,而不是要求她對你好。
做為婆婆,先做半個媽媽,像親媽媽一樣疼愛兒媳,但絕不會自認可以像親生母親那樣干涉兒媳。做為兒媳,先做半個女兒,像親生女兒一樣孝敬婆婆,但絕不會自認可以像親生女兒那樣得到婆婆的萬般寵溺。
雙方都先做到付出的那半,而不是立馬要求得到的那半,在這樣充滿愛和理解的相處模式下,婆媳關係才能開啓良性發展。
作者簡介:呼呼貓媽,富蘭克林俱樂部專欄作者。80後,來自哏都天津。雖然自己不調皮,卻是一個調皮小妞的媽媽。喜歡寫作,總覺得寫作就像給舊時光拍照,能記錄最美的過往,願文字是生命的最好註解。簡書@呼呼貓媽
(2017-08-24)
昨天上午,家住啓東市匯龍鎮富源二村居民小區的一對母女,在居住地遭遇燃氣中毒事故,不幸身亡。這起悲劇事件發生後,本報記者從啓東市120急救中心、啓東市中醫院瞭解到,事發當日醫護人員還收治了另外兩名因燃氣中毒的患者,幸運的是,這兩名患者經及時救治後脱離了生命危險。
橫禍突然發生——
母女二人躺在牀上沒動靜
“可惜啊,母女兩個人怎麼會遭遇燃氣中毒呢?哎,這真是飛來的橫禍!”昨天上午,在啓東市匯龍鎮富源二村居民小區內,不少居民都對新村裏突發的一起意外事件感到震驚。
知情人向本報記者介紹,住在富源二村14幢居民樓的涉事母女,昨天早晨遲遲沒有像往常一樣出門。“死者的14歲女兒住在五樓,她接到了媽媽廠裏工作人員打來的電話,問她媽媽怎麼到了上班時間,人卻沒有到?女孩感到奇怪,下樓趕到樓下媽媽和外婆住宿的車庫,打開門一看,發現40多歲的媽媽和60多歲的外婆兩人都躺在牀上,人已經沒有了動靜......”眼前這一情景,不但嚇壞了小姑娘,很快也驚動了小區內的其他居民。
意外事件發生後,有多名當地居民撥打了公安110和120急救電話緊急求助。
現場氣味濃烈——
一氧化碳中毒要了兩條命
“上午值班的120急救醫生接到居民打來的緊急求助電話後,我們立即出動救護車趕往事發現場。在事發地,急救人員聞到了十分濃烈的燃氣氣味,再結合遇禍的母女二人所顯示出的症況,初步判斷系一氧化碳中毒。”昨天下午,啓東市120急救中心一位值班醫生向本報記者介紹了相關情況。
啓東市120急救醫生介紹説,經救護人員迅速展開先期診查,發現躺在牀上的母女二人因中毒時間長、中毒程度深,無呼吸、無心跳,瞳孔固定放大,已經失去了生命跡象。“但是,為了爭取一切可能機會、竭盡全力搶救傷者,120急救醫生還是將母女二人抬上救護車,火速送往啓東市中醫院予以進一步搶救。”
悲劇令人嘆惋——
安全使用燃氣切不可大意
昨天下午,本報記者從啓東市中醫院急救室瞭解到,就在當天上午,該市120急救中心又送來了另外兩名因為一氧化碳中毒而遇險的患者,這是一對50多歲的夫婦。 據接診醫生介紹,意外中毒的原因是二人睡在當地一家飯店的鍋爐房內,因為考慮到鍋爐房裏面温度較低比較涼爽。沒想到,昨天早上一醒來,兩人出現頭暈頭痛、嘔吐不適症狀,發現不對後夫妻二人緊急求醫診治。幸運的是,由於發現及時、處置得當,二人成功脱險。
”如果因為居室環境過於封閉,導致人體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後,就會出現頭暈、嘔吐、心慌、皮膚蒼白、意識模糊等不適症狀,中毒症狀嚴重者,將會出現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紫紺、呼吸和脈搏加快等瀕危症狀,直至深度昏迷死亡。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防範一氧化碳中毒切不可掉以輕心。“接診醫生介紹為此提醒市民。
(2017-08-12)
本文作者“伍小姐原來叫77”,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2012年我剛畢業,就職於某央企省機關信訪處。
不得不承認當時的我還是個中二病的少女,總做些拯救世界改變社會的夢。
辦公室裏幾位大姐已經是老江湖,不是囉哩囉嗦的大爺大媽來倒苦水,就是五大三粗的老爺們兒來要債,她們至多應付了事再按工作流程記檔上報,沒事時再聚一起就此事扯會兒瞎話也就過去了。
她們負責直面上訪者,我負責記錄,沒我插話的份兒,只能伴在一邊聽着。
聽多了便心裏有些蠢蠢欲動:這件事如果是我接訪,一定能幫上訪人辦得更好。想完了,對辦公室裏大姐們的工作方法和態度很有些意見,覺得她們上班就是磨洋工,並沒有什麼價值可言。
終於有一回,大姐們統統去開黨員會,只剩我這個團員留守在辦公室裏。
大下午的太陽照着開着冷氣的辦公室,我拿着花灑澆了一遍地上層層疊疊擺放的綠籮花,又把開水瓶裏換上新開水,溜達到自己座位上趴着,後背被曬得暖烘烘的,睡意襲來。
“馬處長在不在?”一個沙啞的女聲伴着敲門聲。
我一個蹦子跳起來,生怕睡覺的囧樣被人告到領導耳朵離去,回身一看,鬆了一口氣,原來是上訪户。
職業生涯這麼短,我能判斷出來人的身份肯定不是靠自己的本事。
説話的人大概50多歲,一張灰撲撲的臉上只有眼睛亮着,花白頭髮亂蓬蓬的蒙在頭頂上還隨意裹着一根舊黃色頭繩,三伏天裏穿着一件花色暗暗的長袖線衣,整個人歪歪斜斜坐在輪椅上。
而推着輪椅的是個目測起碼75歲的老太太!
我愣了一愣,就在這幾秒鐘,老太太已經推着輪椅走到我跟前兒來,我趕緊指了指辦公室裏專門用來接訪的沙發:“你們先坐。”
想起她們指名道姓找馬處長,我拿起固話跟馬處長去了個電話:“處長,有人找你。”
“什麼名字?”馬處長聲音壓得低低的。
我茫然不知,掩住話筒問她們:“你,貴姓?”
“我叫王淑芬。我女兒叫劉衞。”老太太聲音不大,卻吐字清晰有力。
我原樣告訴馬處長,他頓一頓回答:“你先看着處理,我開完會回來再説。”
掛了電話,我又將馬處長的話原樣轉告王淑芬,老太太一笑,劉衞眼珠子轉了一下,看向老太太。她們的互動簡單明瞭卻沒説話,我只能硬着頭皮按照流程工作,打開接訪記錄本,開始詢問情況。
原以為一切應該是王淑芬老太太代勞,劉衞卻啞着嗓子開口説話了:“我叫劉衞,54歲,原省商業局下屬單位職工,89年因公致殘,半癱之後沒再上班。我前夫叫劉建國,是你們單位下屬單位的職工,2010年退休了。1992年我前夫要離婚,離婚後我和我母親王淑芬相依為命,拉扯我女兒劉雯雯長大。08年我女兒大學畢業,我們就想參加你們單位招聘,那年全省要60個人,我女兒明明可以考上的!就是你們故意不讓她上,到現在她也沒工作!”
劉衞的話説到一半時我還暗地裏認為她言語有條有理,怎麼突然到了後面幾句就突然崩了,她的語氣也開始譏諷起來,我愣愣看着她。
“你們單位就是這樣的,仗着是國家養,就沒什麼王法的!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有點生氣,蓋上鋼筆:“劉大姐,這話就不對了,單位有單位的規章制度,招聘也不是想招誰就招誰的,得考試!我就考試考進來的。”
“説招多少人的是單位,説考試的也是單位,批卷子的還是單位!怎麼招60個人,我女兒偏偏考了63名!就是故意不想要我女兒!”劉衞一激動,説着話有些吃力,頭朝右邊一抖一抖的,原本蓬亂的頭髮也跟着抖動着,整個人有點瘋勁兒,又透着讓人不忍的可憐。
我想她估計不清楚招聘流程產生了誤解,又合上本子,耐心跟她解釋:“大姐,我們單位是這樣的。整個招聘是國家總集團公司定的人數,卷子也是用題庫裏的題,隨機出的,所以不存在泄密的問題,各部門領導都參與閲卷,這也是為了防止徇私。大姐,你説的故意不想要這種行為是肯定不存在的。”
劉衞突然嘆了口氣,看了坐在沙發上的王淑芬老太太一眼,眼珠子一轉,突然哭了:“還是我命苦!那年如果不是我非要積極進步跟着大夥兒去上什麼培訓班,就不會出車禍,人也不會成現在這個鬼樣子!我老公就也不至於非要跟我離婚,人家倒好,離了婚一年就又結婚生娃去了,把我們娘母三人忘得乾乾淨淨,根本不想我跟我老媽怎麼把女兒拉扯大!人人都説自己命苦,沒有人比我更苦!真是苦瓜結在苦蔓上!”
同樣是女人,我向來又心軟,最禁不住這樣的哭訴,只能起身去到了兩杯水放在桌上。
王淑芬老太太端起杯子,腰板兒挺得直直的,喝了一口,捧着一次性水杯,裂開皺巴巴的嘴唇,微微笑了:“還是小年輕有同情心,我們來過多少次信訪處,從沒討過一口水喝。”
一句話説得我心裏不知滋味,想到平日裏辦公室裏幾位大姐公事公辦的冷漠臉,不由得慚愧起來。
劉衞抹了一把淚,接着説:“我也不想來上訪的,可是這一家三口沒有一個人掙錢總不行吧!我們也只有這一條路可以走了啊!”
後來絮絮叨叨又聊了很多,左不過是一些生活艱辛之類的牢騷,我聽了一下午,頭昏腦脹,莫名的也有些憤慨——過得苦的人這麼多,單位怎麼就不能施以援手呢。
等王淑芬老太太要走時,我幫她推着輪椅送到電梯口,一轉身碰上辦公室幾位大姐從另一個辦公室出來。
“辛苦你了,小伍。”
我擠了個笑容:“沒事兒。馬處長回來了嗎?”
“領導們好像繼續開民主生活會,是吧?”
“白總不是説了嗎,今天不剖析清晰了不算完。小伍,你有事兒找馬處長?”
“沒什麼,彙報一下今天接訪情況。”
“明早吧。”
第二天一早,我起牀後頭腦昏昏,這都是因昨天那對母女的事,致使一夜沒睡好的後遺症。
到了單位正好在電梯裏遇上馬處長,我趕緊跟在他身後走進處長辦公室,待站在他桌前了才躊躇着組織語言:“處長,昨天的接訪情況是這樣的。”
“王淑芬母女的情況我是知道的,你做好接訪記錄,和你李大姐交代一下就行了。”馬處長一邊翻開自己桌上的文件,頭也沒抬,打斷了我的話。
我還是有點不死心:“可是馬處長,這家人挺困難的,着急求我們解決問題呢。”
馬處長手下一停,抬頭笑眯眯地看着我:“咱們怎麼解決呢?咱們信訪處是接訪,瞭解了情況上報、協調各方面幫助處理,咱們沒有解決問題的職責和能力。”
話畢了,我想了想也是這麼個理兒,只能應了一聲退了出來。
一腳還沒跨進辦公室,聽到走廊裏有人哭嚎着往這頭衝過來,我一回頭,迎面撲來一個人撲通跪倒在我腳邊,嚇得我一哆嗦,連聲叫起來:“你快起來!快起來!李大姐!李大姐!”
李大姐是個快40歲的強壯婦女,一腿將我從地上跪趴者的控制範圍裏隔了出去,聲音洪亮:“怎麼回事兒?保安呢?你是來幹什麼的?起來説清楚!”
保安和輪椅同時出現了。
輪椅上一臉慘狀邊哭邊抖動的劉衞順着輪椅直往下出溜,保安一手扶着輪椅一手從劉衞的腋下抄着她的大胳膊,也是一副狼狽樣子。
從沒見過這樣陣仗的我竄進辦公室招呼幾位大姐,人縮在門跟前不敢再往出踏一步。
大姐們一副見怪不怪的樣子,罵的罵哄的哄,分工明確,居然三下五除二就把王淑芬和劉衞的輪椅弄進了辦公室接訪角。
保安一抹汗,苦笑了一下趕緊溜了。
我看情形被控制住了,打開記錄本坐在一邊,準備開始記錄。
“王大娘,真不是我説你,你次次來都這麼一出幹什麼,嚇唬人家小姑娘有用嗎?啊?!”
“我們沒辦法啊!”眼看着王淑芬又要開始哭天搶地,李大姐撇撇嘴:“劉衞,你自己身體什麼情況你不知道嗎?瞎折騰什麼呢!”
劉衞此時也是筋疲力盡,坐在輪椅上不吭聲了,眼珠子一動不動。
李大姐接着數落她倆:“去年公司開黨代會你倆就來鬧,今年眼看着到時候了,又來了是吧!這樣能解決問題嗎?我們是不是承諾過會積極幫助你們?但你們乾的這事兒!上個月是不是去北京了?你們這都是慣用的,我在信訪處上班五年了,也就是每年北京開大會小會那幾天你們能消停,除此之外啊,你們一半時間住北京中紀委門口一半時間住我們這機關大樓門口。”
劉衞緩過一口氣,話還沒説又要哭:“我們沒辦法啊!”
“我們能有辦法嗎?幾年前要讓公司給劉雯雯解決工作,放在下屬三產公司,你們不滿意,來來回回鬧!好,公司領導諒解你們生活困難,説給個名額讓參加招聘考試,沒考上怨誰?你們鬧到現在非要進機關,劉雯雯也不是應屆生,單位有規章制度的,能隨便改嗎?現在哪個單位要往屆生,你們自己去問問。”李大姐口氣軟下來,語重心長。
“那要不讓雯雯去三產公司也行,只要是正式工就行。”劉衞也是打聽過了,現在政策嚴,誰也不敢頂風作案。
我邊記錄邊拿眼睛偷瞄,看到王淑芬伸手攏了攏劉衞的頭髮,給劉衞遞了個眼神:“那不行!我們雯雯不去三產!就算是正式工也不行!”
説罷站起身推着劉衞的輪椅頭也不回就走掉了。
馬處長開完會聽説劉衞有鬆動的可能,趕緊派李大姐去劉衞家上門遊説,想爭取一舉把這個十幾年的老上訪户給解決了。
李大姐大清早馬不停蹄趕到劉衞家,敲了半天,屋裏沒人。這是一棟最近幾年新蓋的樓,小區裏設施完善,很多老年人在附近遛彎兒,李大姐想着也許她們也去遛彎兒了,於是又在樓下蹲守了一個小時,未果。
近中午時,我看見李大姐一臉喪氣,安慰她:“要不下午再去一趟?”
她坐在辦公桌前急急喝了一口水,緩了口氣:“你不知道這母女倆有多厲害!從劉衞半癱那年開始,沒完沒了得上訪。按道理跟我們單位有什麼關係呢?她不是咱們的職工,又不是咱們職工的子女,不過就是她前夫是咱們的職工而已,何況早就離了婚。她怎麼不去找商業局?還不是商業解散了,看咱們單位待遇好就眼紅了唄!劉衞也不想想,她前夫劉建國為什麼伺候她一個半癱伺候了好幾年,最艱難的時候都過去了卻要離婚呢?就是她見天兒地作死啊!加上王淑芬這個攪屎棍子丈母孃,劉建國這日子過不下去了才要離婚的!嘿,這離婚離了三年才離掉啊!為這事兒劉衞把咱單位上上下下領導的門檻都踏了個遍。”
聽李大姐言辭刻薄,我有點不忍心:“那這不是她家困難嘛,還帶着個女兒呢,肯定不想離婚。”
一記大大的白眼朝我扔過來,李大姐語重心長:“還想咋滴?最早咱們單位集資的房子,劉建國給她們了,每個月的贍養費也沒少過,她們這麼上訪給劉建國工作帶去多壞的影響,人家也沒説什麼。”
固話響了。
“喂。我是。什麼?好的好的。”
李大姐掛了電話氣急敗壞:“又跑北京去了!”
原來王淑芬不同意劉衞讓劉雯雯去上班,攛掇劉衞去北京上訪,這次的目的不是要解決劉雯雯的工作,而是狀告我們單位三位領導在招聘劉雯雯時弄虛作假、受賄貪污。
聽完李大姐從北京回來後的彙報,整個信訪處聽完,好半天都沒人説出一句話來。此時,馬處長悠悠開口,指了指我們:“這個王淑芬啊,你們不清楚底細吧——工作還是不到位。王淑芬是原糖酒公司售貨員,她老公當時歷史遺留問題上處理的不太好,80年代王淑芬通過多次上訪得了一套房,解決了劉衞的工作。劉衞能夠堅持不懈地上訪,王淑芬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論是榜樣還是支持。”
我石化在會議桌前,原本心裏對王淑芬劉衞的憐憫蕩然無存,有種受騙了的感覺,既慚愧於自己氾濫的同情心,又因工作不夠認真踏實而心虛,想到那天早晨自己貿然去找馬處長討説法,實在丟臉。
馬處長看着我們臉上各有繽紛,笑起來,用手指有節奏地敲了敲桌:“哎,這家子……讓人怎麼説好呢。劉雯雯啊,是劉建國劉衞當年因為生不出孩子,碰巧醫院有個棄嬰,就收養回來的。”
大家齊齊低聲啊了一下,又趕緊閉上嘴,互相看了看。
“這是小範圍知道的事情,你們不要聲張,避免給劉雯雯造成不好影響。至於劉雯雯工作問題,如果劉衞鬆口就趕緊按流程確認。”馬處長説完便起身走了。
我們誰也沒説話,陸續站起身拿起筆記本和鋼筆回到自己辦公桌前,李大姐喃喃自語:“哎,真不知道是刁民還是善人。”
(全文完)
本文作者“伍小姐原來叫77”,現居北京,目前已發表了158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户“伍小姐原來叫77”關注Ta。
(2017-08-09)
1 一團體到這團體間來投胎,,怙恃與他必然有緣。緣很複雜,最重要的有四大類;這四類就是佛在經上講的報恩、埋怨、索債、還債。假如沒有這四種干係,不會來的,劈面碰到也不相干,也不認識。以是人與人之間這四種緣,我們要分明。
2 假如是報恩來的,就是很乖的小孩,將來長大是孝子賢孫,不要教他,他就孝敬。可見得他與宿世有干係,這是後天的,後天的教誨可以補償後天。
3 假如是埋怨的,將來就是朋友對頭,必然搞得流離失所。
4 假如是索債的,就是怙恃欠他的;欠得少,三、四歲就走了;欠得多,大約到十幾、二十歲,種植他到念大學、念研究所,結業了,他走了;索債的,常常都很得怙恃的歡心。
5 假如是還債的,怙恃終身種植他,看他欠怙恃幾,他要欠得多,他對你餬口賜顧幫襯得很殷勤,物質上的賜顧幫襯很殷勤,但是沒有恭順心,沒有孝敬心,這是來還債的。
6 假如他欠得少,即使他本人十分富有,對怙恃的餬口也很苛薄,讓你穿得暖、吃得飽就算了,不會給你享用的,這是欠得少的。
7 我們學佛的人大白,碰到這個情況,索債、還債,心就平了,就不會計算了。要誠懇唸經誦經,三界六道是苦海,不是個好中央,仍是到極樂天下去好。佛在經上常説“欲知宿世因,此生受者是”,你要曉得這宿世的因果,你看看如今受的就是;“欲知下世果,此生作者是”,想一想下世甚麼樣的果報,如今造的因就是。
8 你看看如今這個天下,你就曉得宿世造甚麼樣的因;再看看如今社會各人造的因,我就曉得將來社會會有甚麼果報。史書是一面鏡子!這決議不是假的。
(2017-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