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晉一)在人們的記憶中,美蘇核武“互懟”的恐怖態勢早已隨着26年前的蘇聯解體(1991年)而不復存在,但近幾天的新聞讓人不禁感嘆:“歷史彷彿又在重演”。先是俄羅斯宣佈已開始建造下一代“核幽靈列車”(“巴爾古津”鐵路機動式洲際導彈系統),時隔1天后,美國能源部就針鋒相對地宣佈剛完成了B61-12新型戰術核航彈的空投試驗。另外,針對朝鮮8月29日試射“火星-12”導彈,美韓戰機於31日進行了聯合實彈空襲演練,其中美軍F-35B隱身戰機首次參與聯合編隊作戰。下面就讓我們回顧一下近幾天不容錯過的軍情。
俄軍打造新一代導彈列車
俄羅斯媒體報道稱,新研發的“巴爾古津”導彈列車每列將能攜帶6枚洲際彈道導彈,且很可能是RS-24“亞爾斯”3級助推固體燃料導彈,每枚“亞爾斯”導彈最多可攜帶6個威力近30萬噸TNT當量的分導核彈頭,意味着一列最多可攜帶36個核彈頭,火力即相當於一個導彈團。而這些導彈最快可在2分鐘內全部發射升空。而且,新的導彈列車可在俄全境暢行無阻,每天能開行上千公里,機動能力、隱蔽性和反應速度要強於公路機動的“白楊-M”洲際導彈發射車。2016年11月,“巴爾古津”已在普列謝茨克發射場完成首次洲際彈道導彈發射測試,其後續研發很可能從2018至2025年的俄國家武器計劃中獲得資金,並於2020至2021年間進入戰鬥值班。
表面上看,俄軍對“巴爾古津”看似強大的作戰性能寄予厚望,實際背後反映出的是俄軍現役“三位一體”戰略核威懾力量分配比例的嚴重失衡,尤其是海基戰略核力量。據英國《簡氏海軍年鑑》統計,俄海軍現役彈道導彈核潛艇共13艘,其中僅有的一艘颱風級“德米特里·東斯科伊”號只用於試驗任務,不再參加作戰值班;3艘較新的北風之神級雖已服役,但與其搭配的“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不僅數量未全部配齊,而且可靠性還存在問題。2016年9月27日,在白海進行的一次試射中,北風之神級首艇“尤里·多爾戈魯基”號發射了2枚“布拉瓦”,其中一枚成功命中目標,另外一枚則由於技術故障,在飛行途中發生了自爆。對比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核潛艇試射“三叉戟”導彈的高可靠性,“布拉瓦”的連續失敗嚴重影響了北風之神級的威懾力。從上不難看出,俄海軍實際具備作戰威懾力的只有9艘“冷戰老兵”德爾塔級,其中最新的一艘“諾沃莫斯科夫斯克”號(德爾塔Ⅳ級)也是於1990年就已服役的老艇,至今已服役27年。
雖然按俄海軍規劃,尚有5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在建,可在未來替代德爾塔級,但與其搭配的“布拉瓦”導彈一直問題不斷。核潛艇不給力,俄軍高層只能從陸基戰略威懾找“替補”了,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導彈列車了。儘管導彈列車具有眾多優點,但缺點也很明顯,至少有3點:首先是機動範圍容易受限,戰時民用鐵路網運輸密度小,普通列車運行強度低,導彈列車很容易被敵方摸清機動規律,生存性會大幅降低;其次是維護、更新費用高,俄軍已連續10年未裝備導彈列車,沒有專門的維護、保養和測試設施,這對需要長期沿鐵路機動的導彈列車來説是一大難題。最後就是對鐵路系統依賴性較高,一旦戰時鐵路遭到敵軍破壞,導彈列車很容易成為活靶子。由此可見,“巴爾古津”的前景可能並不像俄媒宣傳的那樣樂觀。
資料圖片:“巴爾古津”鐵路機動式核導彈作戰系統。(俄新社)
美軍試投新型戰術核航彈
美國能源部下屬的國家核安全局8月30日宣佈,美空軍戰機已於8月8日在內華達州託諾帕試驗場完成了新型B61-12戰術核航彈(不帶核彈頭)的第二次空投試驗。B61系列戰術核航彈最初由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於1963年設計研發,1968年全面列裝,是美軍武器庫中歷史最悠久的核武器之一。B61-12的“前輩”,B61-11鑽地核航彈可搭載40萬噸當量核彈頭,按設計指標可摧毀地下200米深的敵軍要害目標。然而,美軍於1998年3月在阿拉斯加進行的空投試驗顯卻示,利用B-2隱身轟炸機從2430米高度投擲的B61-11(未裝核彈頭)僅能夠穿透6米厚的凍土層。為此,布什政府在2001年12月就《核態勢報告》向國會通報時指出,B61-11鑽地核彈“不能確保穿透某些特定岩土層,打擊下方隱藏的經過加固的地下設施”。
最新型的B61-12號稱“智能型”核航彈,在彈體尾部用新型(慣性導航+GPS制導)複合制導系統取代了降落傘,可大幅提高打擊精度,其圓概率誤差不到30米,可以攻擊嚴密防護的敵軍指揮所和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井。五角大樓將其視為“第一次核打擊”的武器。B61-12還有一大優勢是由於尺寸適中,無需重型戰略轟炸機也能投放,這意味着理論上,美軍現役主力戰鬥機基本都具備核武投放能力。美軍計劃製造約930枚B61-12,在2038年前耗資近650億美元更新戰術核武器庫。
儘管B61-12戰技指標看似優秀,但在實戰中使用的機會其實很少。很多軍事專家認為,B61-12未必能成為軍事技術發達國家的“心腹之患”,畢竟它本質上還是一種自由落體式核航彈,仍需戰機掛載飛至目標區進行臨空投放,在面對日益先進的、配備有諸如S-400一類防空導彈的綜合防空系統的軍事大國面前,用B-2隱身轟炸機進行投放可能都無法100%確保能全身而退。無論B61-12核彈自身的設計如何完美,但它的作戰方式實際已經落後於時代了。正如俄軍事科學院教授、美國研究專家謝爾蓋·蘇達科夫所説的,B61-12的打擊對象主要是針對那些不會對美國的空軍構成嚴重威脅的國家,例如朝鮮。但實際上美軍在作戰中對朝鮮使用核武前,明顯還要顧忌對中、俄兩國的影響,投放B61-12的可能性很低。
資料圖片:美軍B61-12核航彈命中靶標區資料圖。
F-35B與B-1B編組實彈聯演威懾朝鮮
韓聯社8月31日報道稱,美軍8月31日下午向朝鮮半島出動2架B-1B“槍騎兵”遠程戰略轟炸機和4架F-35B隱身戰鬥機,與韓國空軍4架F-15K戰鬥轟炸機在江原道必勝射擊場進行空地實彈射擊演習,反制朝鮮日前試射“火星”-12型中遠程彈道導彈行動。其中B-1B與F-35B聯合編隊飛臨半島進行實彈演習尚屬首次,韓國軍事專家視其為美軍將以進攻姿態運用戰略武器加強對朝軍事施壓的信號,實際還從側面顯示了美軍可能已在隱身戰機與非隱身戰機聯合作戰技術領域取得了一定突破。
隨着F-22、F-35等隱身戰機批量列裝部隊,美空軍一直在進行4代機與現役非隱身戰機和轟炸機的聯合作戰研究和訓練。此前最大的難題,就是隱身戰機很難直接將作戰數據傳送給非隱身戰機,實現協同作戰。對此,美軍已在F-15C等3代戰機上開始試驗“禽爪”HATE通信吊艙,可實現與F-22、F-35隱身戰機的通信能力。這種長5.18米、重0.8噸的大型機載吊艙裝有空對空、空對地和衞星數據鏈,能把多種來源的數據,特別是F-22獲得的情報融合進統一的戰場態勢圖景,再發給友軍非隱身戰機,此前已計劃在B-1B轟炸機上進行測試。
一旦該技術取得關鍵性突破,美國國防部下屬的“戰略能力辦公室”(簡稱SCO)先前提出的“武庫機”設想可能就離實現不遠了。其設想內容是將現役的B-1B或B-52戰略轟炸機改裝為制空戰機,與F-22或F-35隱身戰機協同作戰。按“武庫機”設想,實戰中,F-22和F-35隱身戰鬥機將利用自身的隱身優勢在前方充當“先導”任務,一旦發現敵方戰機羣,將利用機載保密衞星數據鏈將目標數據傳送給在後方飛行的“武庫機”羣。搭載有大量遠程空空導彈的轟炸機將在先導戰機的“引導和指揮”下,從敵方戰機羣的射程外,進行飽和式空空打擊。同樣的作戰設想轉換為對地攻擊也問題不大。此次F-35B與B-1B進行聯合實彈演習,可能只是檢驗相關技術的第一步,距離實現“武庫機”設想還有相當距離,但的確值得引起相關國家高度重視。
資料圖:正在聯合編隊飛行的美空軍F-35B隱身戰機、B-1B轟炸機以及韓空軍F-15K戰鬥轟炸機。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人在他鄉106811”:核戰爭!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不答應!
網友“莊瑗卿63978609”:195據投機取巧雙子683
網友“閻翠卿75404358”:36複合肥方法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