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鐘學會欣賞中國古畫技巧 不搞收藏亦可賞玩 增添雅趣!
中國古畫中,鳥鳳為風,蛇龍為水,暗喻風水。
鳥鳳為風,蛇龍為水,暗喻風水
中國古畫中,日東月西,以金烏代日,以蟾蜍代月。
日東月西,以金烏代日,以蟾蜍代月
中國古畫四個角極為重要,是氣的進出之口,一般將兩個或三個角守住,封住氣口,而留一個角透氣,這個透氣的角一般是位於右下的亥位。
留右下的亥位透氣
中國古畫人物畫側重線描,一種是粗細一致的鐵線描和遊絲(線描鐵線描略粗於遊絲線描);另一種是有粗細、輕重、疾徐變化,如蘭葉描(蓴菜條)。上為顧愷之作品,下為吳道子作品。
顧愷之鐵線描
吳道子蘭葉描
中國古畫山水畫側重於皴法,一種是重於線的披麻皴,一種是重於面的斧劈皴;還有一種就是被稱為美人簪花的苔點法。左為黃公望作品,右為馬遠作品。
黃公望披麻皴
石濤苔點法
工筆畫
沒骨法
寫意
中國古畫到了明代後期出現南北宗之分,南宗畫派注重文人淡雅之氣,重於明;而北宗畫派注重表現粗重厚實的山水之質,重於暗。
南宗畫派注重文人淡雅之氣
北宗畫派注重表現粗重厚實的山水之質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龍泉”:長知識了!謝謝,適合我這種非專業人士,淺顯易懂!再出幾篇吧!期待!
在我爺爺那個年代,世界各地都處於戰爭之中,很多人趁着戰亂無人管制,到處販賣古董文物,發戰爭財。在我爺爺那個鎮子上,因為該地盛產煤,各方都比較重視,所以還算是比較平靜。一天,一個外地人來到鎮上的地主家,拿出了一幅據説是存世超過千年的絕世名畫,於是地主找人鑑定一番後,果斷將之買了下來!
地主名叫朱長林,他第一眼看到那副畫時,就被之深深的吸引!那是一幅山水畫,一條河流從羣山中流過,山上有幾個庭宇,幾個人在亭子中站着,指着不遠處的河流聊天,彷彿是在讚歎河流的波瀾壯闊。當然,這些都不是它被稱為絕世名畫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這幅畫中的人和景栩栩如生,當你盯着這幅畫看十秒鐘以上,你就會發現,河水在流動,庭宇中的人也在指指點點,雖然聽不到聲音,但是能看到嘴唇在動。
朱長林非常喜歡這幅畫,為了得到它,他消耗了大約十分之一的家產,這在他兒子朱有才看來簡直是不可理喻的。當晚,朱長林遣開幾個太太,獨自抱着那副畫入睡了。
第二天中午,朱有才都還沒有看到他父親從房間中出來,雖然平時朱長林也睡懶覺,但不至於睡到中午。帶着無盡的疑惑,他打開了朱長林的房間門,看到牀上平鋪着那張畫,但卻不見父親的蹤跡。朱有才很疑惑,他就住在隔壁房間,今天上午明明沒有看到父親起牀,也沒有聽到父親的房間裏傳來任何聲音,但父親卻不見了!
朱有才找到管家春叔,問道:“春叔,早上你有沒有看到我爹啊?”
春叔疑惑,回道:“老爺不是還在睡覺嗎?我一早上都沒看到他出門啊!”
朱有才焦急地説道:“是啊,我也沒看到,但是我剛剛進他房間,沒有看到他人,只看到牀上擺放着昨天買的那副畫!”
春叔急忙安慰朱有才:“大少爺,您先別急,我們現在家裏找找看,叫幾個下人去鎮上老爺常去的地方看看,或許老爺一早就出去了呢!”
朱有才只好點頭,又再次不甘心的回到朱長林的房間,希望在房間裏找到一些線索。這次朱有才看得更仔細,他這時才發現,父親昨晚換的衣服都還掛在牀邊,穿的布鞋也還在牀踏板上,這不像是已經起牀的人弄的,倒像是父親昨晚脱了衣服鞋子之後,直接放這裏的,但是牀上有沒有人!想到這裏,朱有才感到有些毛骨悚然,他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是不是父親直接在牀上消失了?
看到平鋪在牀上的那副山水畫,朱有才感到好奇,他不理解,為什麼父親會花這麼多錢來買這幅畫。他將畫捧在手上,仔細打量,突然發現畫中的河水動了,河水由東至西,滔滔不絕,甚至朱有才的耳朵中都響起了河水嘩嘩的聲音!他用力揉了一下眼睛,再次看向畫上,羣山中有幾座庭宇,每一座庭宇中都有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庭宇中,有一個人的衣服看起來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因為別人的都是古裝,而那個人穿着的卻是民國風格的服裝!朱有才仔細一看,瞬間骨寒毛豎,那個人,就是他的父親——朱長林!
……
春叔焦急地在大院中來回踱步,現在天都快黑了,下人們也還沒有找到老爺朱長林,他現在右眼皮直跳,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整個下午,不光是老爺的三個太太來問過他好幾遍了,連二少爺三小姐也來問了幾次!也就只有大少爺沒來問了……等等!大少爺呢?
春叔幡然醒悟,大少爺呢?好像中午去老爺房間找線索了,要知道自己一下午可是在大院中間等消息,根本沒有看到大少爺出來!他急忙走向老爺的房間門,輕輕推開,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山水畫,凌亂地掉在地上。春叔知道這幅畫的價值,急忙將之撿起,小心翼翼的放在桌子上。
“大少爺?大少爺?”春叔叫了兩聲,沒有聽見回應,於是就在房間裏找了起來,櫃子中、牀底下都找過了,別説是人,連只老鼠都沒看到。春叔坐在牀邊,仔細回想了一下,老爺和大少爺都是進入房間之後莫名其妙的消失了,而這個房間只有一道門,自己又沒有看到兩人出去,那麼就有兩個可能,一是這個房間裏有密道,他們父子二人從密道走了,二是兩人直接消失了!
春叔對這個房子瞭如指掌,因為當年就是他組織修建的整個朱府,所以密道是不可能有的,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老爺和大少爺都在房間裏莫名的消失了!想到這裏,春叔不禁脊背發涼,連打了幾個冷顫。他急忙從牀上站起來,徑直向房間門走去,走出房間後,他才大力的喘了幾口氣!
“春叔,怎麼樣了?”二少爺朱有福的聲音在春叔背後響起,將春叔嚇得亡魂皆冒。
春叔拍了拍胸口,緩了兩口氣,對着朱有福説道:“二少爺,我剛剛去老爺房間裏看了一下,找到一些線索,我懷疑家中進了不乾淨的東西,就在老爺的房間裏, 我現在就去鎮上找那位法術通天的木大師,您和三位太太以及其他下人説一下,千萬不要走進老爺的房門!”
“啊?”朱有福冷汗連連,大氣不敢喘:“春叔,這這這是真的嗎?可不能亂開玩笑啊!”
春叔安慰道:“二少爺不要怕,您放心,木大師在遠近都是很出名的,我相信他一定可以解決這件事,好了,我要抓緊時間了,拖得越久,老爺就越危險!”
看着春叔遠去的背影,朱有福意味深長的搖搖頭,轉身就去告知其他人這個消息了。
……
“大師,事情的經過就是這樣,您看這其中有什麼蹊蹺之處?”春叔將整件事描述一番後,滿懷希望的看着我爺爺。
“走,我跟你回朱府看看,具體的事情要看過才知道,我現在也説不準。”我爺爺拿上桃木劍、墨斗、黑狗血等常用的法器,跟着春叔來到了朱長林的房間。
我爺爺在房間中檢查了很久,不禁微微皺眉,房間中沒有任何的打鬥痕跡,陰氣也不重,也沒有邪氣,不像是有髒東西的樣子。這時,他看到了桌子上的那副山水畫。這幅畫在來的時候,春叔重點提到過,正是昨天朱長林買了這幅畫後,才莫名消失的,大少爺消失前也接觸過這幅畫,春叔猜測,兩人的消失有可能和這幅畫有關,但是他根本看不明白,怎麼看都是一副山水畫!
我爺爺盯着畫看了十幾秒鐘,突然看到畫中的河水動了,庭宇中的人也在彼此交談,其中一座庭宇內,兩個人的服裝尤其顯眼,他們都穿着民國時期的服裝,別人都是古裝!忽然,我爺爺感到天旋地轉,腦袋鑽心的疼,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拉扯着他,像是要將他往畫的地方拉。我爺爺昏昏沉沉,感覺渾身麻痹,疲憊得不行,就想要閉上眼睛睡一覺。
我爺爺從小跟着一個道士學道,後來又跟着另一個道行高深的道士逃亡了大半個中國,在原始森林中磨練了很久,所以他的意志非一般人可比。在快要睡着的一瞬間,他猛咬舌尖,強行讓自己清醒了過來!
“大師!怎麼了!”春叔問道。
“這畫有古怪!”我爺爺指着桌上的畫,告誡在場的眾人:“這是一幅被施過法而且下過詛咒的畫,你們千萬不要盯着它看!現在朱老爺和大少爺已經被封印在畫裏,如果在畫裏超過一天,那麼他們將永遠被封在畫裏,永生永世都不能再出來,也就相當於被殺死了!”
曾經,我爺爺的師父王道長説過,有一種巫術,是將畫刺在身上,凡是看過那副畫的人,都會被吸到畫中,永世不得超生,但是,此法太過邪惡,施法者也會受到反噬,後來有巫師就將這種施過法的畫畫在紙上,也有同樣的效果,但是效果會有所折扣,一些道行高深的人被吸入古畫後,短時間內還會保持清醒,意識到自己是在畫中,可以在第一時間內破壞畫,從而脱困!
我爺爺一咬牙,將包裏的一個木盒子拿出來,緊緊的握在手上!這個木盒子已經救過他很多次了,雖然不知道里面是什麼,但是我爺爺相信,這次木盒子也一定能再一次救他!於是,他盯着畫看了十秒,眨眼間消失在原地,站在了畫中的一個庭宇中。
“這位兄台,你看此地的美景如何?”朱長林看到我爺爺,熱情地指着遠處的河流問道。
“朱老爺!我是來救你的,你已經被困在這幅畫中多時了,再不出去就危險了!”我爺爺看到朱長林,急忙對着他説道。
“放屁!什麼朱長林,我叫二十七!”朱長林怒不可遏:“我看你是來這裏煞風景的吧!”
“就是!”一旁的朱有才也不悦的説道:“我叫二十八,我和這位大哥已經在此地觀賞多時了,你這人好不懂閒情雅緻,趕緊走開,不要影響我們欣賞美景!”
我爺爺啞口無言,看着朱有才叫自己的父親為大哥,也是哭笑不得!我爺爺看向自己的手中,那個木盒子果然還在手上,於是他立即將木盒子舉了起來,對着天空!木盒子微微發光!
轟隆隆!
突然之間天搖地晃,像是大地震了一般,遠處的山川、河水奔潰,漸漸消失!我爺爺一晃就站在了朱長林的房間之中,跟着他一起出來的,還有朱長林和朱有才兩父子,此時他們正疑惑地看着四周。
“啊!”突然,和春叔站在一起的朱有福大叫一聲,噴出一口鮮血,倒在了地上。
【文/木楊,圖文無關,故事未完,待續……中國民間恐怖傳説系列繼續,關注我的頭條號,第一時間查看最新故事!】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龍騰四海154354891”:二兒子是施法者
網友“雪兒飛飛71042669”:很有創意的故事,讓人遐想連連。彷彿我也至身於畫中。好故事。期待下部的經典.
網友“曾經156796262”:寫的不錯,就是不知道民間是不是真有這種邪術,還是第一次聽説
網友“gztbhjg”:恐怖的故事
網友“大da丹”:朱有福是施法者嗎?
網友“手機用户大道無形”:嚇尿了玄的很
網友“福澤保安天佑中華”:很有水平
網友“曾經156796262”:就當故事了,不過挺有創意的//@木楊: 肯定沒有的,不然就不會八年抗戰了//@曾經156796262: 寫的不錯,就是不知道民間是不是真有這種邪術,還是第一次聽説
網友“貓貓149041843”:這個故事的第二篇是哪個?
網友“釣雲的小孩”:這個那個要參賽的故事嗎?
(2017-07-06)
讀一幅中國畫,像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不就是那些山山水水、花花草草嗎,只要看兩眼,覺得心情愉快就行了。不過,真的是這樣嗎?
法國華裔學者程抱一在他研究中國繪畫的經典著作《虛與實》中説:“在中國,在所有藝術中,繪畫佔據至高地位。它是一種真正的神秘主義對象,因為,在一位中國人眼裏,正是繪畫藝術,出色地揭示了宇宙的奧秘。與中國文化的另一座高峯詩歌相比,繪畫以其所體現的原初空間,所喚起的生氣,似乎還要更適合於不只是描繪造化的景象,而是參同造化的‘動作’。在中國,繪畫本身曾一直被視為一項神聖的實踐。”
看來,要進入一幅中國畫,還真沒那麼簡單,因為程抱一所説的“宇宙的奧秘”這個層次,在中國畫中確實是存在的,而這個“宇宙的奧秘”,正是中國繪畫始終指向的那個形而上的精神境界。
顧愷之《洛神賦圖》
據説曹丕的皇后甄氏原是曹植早年的戀人,後遭讒致死。此賦原名《感甄賦》,借用遊仙的方式,表達了他對已逝的舊日戀人甄后的哀思,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了對兄弟相殘這一冷酷現實的悲傷與倦怠。一百多年後,東晉畫家顧愷之根據這個悽婉的愛情故事,繪成了著名長卷《洛神賦圖》。
讀畫
這幅畫是以連環畫的方式來進行構建的,在背景統一的畫面上,以情節進行了逐段的分割。這樣,每一段故事在空間上自成一體又互相連通,給人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從洛神出現的那一刻起,畫家就以緊勁連綿的筆法,刻畫了洛神多姿多彩的儀態:或顧盼,或凝神,或飄搖高舉,或遲疑往復。
品畫
初逢,相見,別離,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在起承轉合之間走向了它悲劇的結局。在落幕的那一刻,我們不由得會感嘆,人世間的美好都是不能長久的,往往在一個瞬間就歸於幻滅。顧愷之很好地把握了賦中的那種人生無常的調子。而人生的無常,幸福的短暫,別離的永久,這一系列人世悲歡的演奏,正好也是魏晉時期文學藝術的一個主旋律。
展子虔《遊春圖》
展子虔(約545—618),隋朝畫家,從他僅存的畫作《遊春圖》看,已經從人物畫中分離出來,是有獨立品質的山水畫了。可以説,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山水畫。
讀畫
《遊春圖》在空間處理上,山勢的高低遠近層次分明,有“遠近山川,咫尺千里”之勢,但從台閣、舟馬、人物的分佈上看,依然有從魏晉時期人物畫脱胎出來的痕跡;樹木的畫法擺脱了“伸臂布指”式的概念化處理,可山頭樹木的佈置平板單調,明顯是從早期人物畫中轉化出來的。而水紋和雲紋的描繪,與魏晉時代的壁畫也多有近似之處。在線的運用上,畫家注意把握輕重頓挫等節奏上的變化,用筆勁挺,山石有勾無皴,色彩以青綠為主,大體上用的是魏晉時期隨類賦彩的方法。
品畫
要知道,孔子式的悠遊與莊子式的逍遙遊,在中國士人的生活中是並行不悖的,這樣的遊是要既能體會到高超的境界又不至於脱離大地的引力,這是一種高明的處於“中道”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在《遊春圖》中不是隱然可見嗎?這種儒與道的綜合,在展子虔的畫筆下,已經到了融洽無間的地步了,升騰為大地和天空的雙重讚美詩。
閻立本《步輦圖》
據説最早松贊干布曾派使者向唐太宗請求通婚,但唐太宗沒有答應。使命沒有完成,使者心裏害怕,回去後便撒謊説:“求婚的失敗是因為吐谷渾王的競爭,結果呢,唐太宗兩邊都拒絕了。”松贊干布大怒,發兵二十萬打敗了吐谷渾王,又侵唐松州,想要以武力要挾求親。太宗遣侯君率軍反擊,松贊干布求和,派使者祿東贊帶着大量的黃金珍寶,再次向唐朝請求通婚,這次唐太宗應允了。閻立本所作《步輦圖》畫的就是歷史上這次有名的求婚。
讀畫
《步輦圖》無論結構、色彩還是用線,都有其獨到的成就,是唐代繪畫風格的典範之作。結構上,作者以中軸線將畫分成兩個部分,左側疏,右側密,這種疏密有致的對比,加強了作品內在的節奏感。此外唐太宗和宮女們在比例上的誇張,典禮官衣服上的大塊紅色與高高擎起的華蓋在色彩上的呼應,都起到一種很好的佈局效果。在色彩上,黑色和紅色的對照,使畫面具有一種既雍容又華麗的美感,這是典型的唐代繪畫風格。在用線上,閻立本顯示了很強的控制力,每一條線都得心應手、恰到好處,鬆弛而不鬆懈,沒有絲毫的勉強與做作。由此可見他內心的沉潛和技藝的高超。
品畫
作為繪畫,《步輦圖》既有藝術上的高度成就,又有史料上的價值,它讓我們在一千多年後,依然能夠栩栩如生地感受到那個時代的氛圍和精神氣質。什麼是盛唐,什麼是盛唐的氣韻,看看他的畫就能略知一二了。閻立本如果地下有知,應該不會為他畫家的身份感到羞愧了。
摘自《怎樣讀一幅古代中國畫》
(2017-06-23)
【山水精神】第6期
讓我們一起收藏:愛畫之人一定要知道的中國名古畫
《人物龍鳳帛畫》戰國帛畫,又稱為《龍鳳仕女圖》,現藏於湖南省博物館
馬王堆一號墓出土T型綿畫,中國西漢繪畫作品
《女史箴圖》(局部)東晉 顧愷之。原作已佚,現存有唐代摹本
《洛神賦圖》東晉顧愷之
《職貢圖》南朝梁國蕭繹,現存宋人摹本,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竹林七賢與榮啓期》磚畫
《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第二百五十七窟壁畫的主要題材,創作於北魏
《西方淨土變》敦煌壁畫
《維摩詰經變》敦煌壁畫
《張議潮統軍出行圖》敦煌壁畫
《遊春圖》展子虔 隋代
《歷代帝王圖》閻立本 初唐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現藏故宮博物院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虢國夫人遊春圖》張萱 唐代。我們看到的為宋摹本,原作已失
《搗練圖》是唐代名畫,畫作原屬圓明園收藏。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
《簪花仕女圖》周昉 唐代,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高逸圖》孫位 唐代,現藏上海博物館
《江帆樓閣圖》李思訓 唐代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明皇幸蜀圖》唐代(傳)李昭道。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輞川圖》是畫家王維晚年隱居輞川時所作
《照夜白圖卷》 韓幹 唐代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五牛圖》·韓滉 唐代,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珍品
《天王送子圖》 吳道子 唐代
《重屏會棋圖》周文矩 五代
《韓熙載夜宴圖》絹本,寬28.7釐米,長335.5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十六羅漢圖》貫休 五代
《寫生珍禽圖》黃筌 五代,故宮博物院藏
《匡廬圖》荊浩 五代
《關山行旅圖》 關仝 五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夏山圖》董源 南唐
《秋山問道圖》五代 巨然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鷓棘雀圖》五代 黃居寀 台北故宮博物院
《雙喜圖》宋 崔白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溪山行旅圖》宋 范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早春圖》北宋 郭熙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溪山樓觀圖》宋 燕文貴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
《五馬圖卷》宋 李公麟 二戰以前藏於私家,戰後失蹤,珂羅版藏於故宮博物院圖書館
《秋庭戲嬰圖》北宋 蘇漢臣
《清明上河圖》(局部)宋 張擇端 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
《四梅圖》宋 楊無咎
《枯木怪石圖》宋 蘇軾
《芙蓉錦雞圖》宋 趙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貨郎圖》宋 李嵩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采薇圖》宋 李唐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瀟湘奇觀圖》(局部)宋 米友仁
《潑墨仙人圖》南宋 梁楷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太白行吟圖》南宋 梁楷 (日)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四景山水圖》宋 劉松年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踏歌圖》宋 馬遠
《溪山清遠卷》(局部)宋 夏圭
《千里江山圖》宋 王希孟
《江山秋色圖》宋 趙伯駒
《寫生蛺蝶圖》 宋 趙昌
《歲寒三友圖》 宋 趙孟堅
《墨蘭圖》元 鄭思肖
《秋郊飲馬圖》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圖》 元 趙孟頫
《雲橫秀嶺圖》元 高克恭
《富春山居圖》(局部)元 黃公望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漁父圖》元 吳鎮
《幽澗寒松圖》元 倪瓚
《青卞隱居圖》元 王蒙
《朝元圖》(局部)永樂宮壁畫
《楊竹西小像》元 王繹 倪瓚
《四清圖》(局部)元 李衎,此圖原為長卷,約在明代中期時被分割為前後兩卷
《清閟閣墨竹圖》元 柯九思
《墨梅圖》元 王冕
《風雨歸舟圖》明 戴進
本文素材均來自網絡,由本號主編蒐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水精神】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常樂知足亦”:古文化值得擁有
(2017-06-07)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國古畫。迄今為止,研究《清明上河圖》的論文有400多篇,為研究這幅畫開了三次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學術研討會,出了三本論文集。可以説,在學界,再沒有第二件中國古畫受到如此密切的關注。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但其實,對於《清明上河圖》的認識還遠遠沒有結束,還有很多謎團圍繞着這張傳世名畫。
令人費解的是,《清明上河圖》這麼一件輝煌鉅作,卻沒有被收錄到宋徽宗時期將宮廷所藏的歷代著名畫家的作目錄編撰成畫史《宣和畫譜》中。按理説,一幅連皇帝都十分珍愛的畫作,其作者也會同樣受到“愛屋及烏”情緒的影響,受到皇帝的寵愛。最令人費解的是,張擇端身為北宋的翰林,卻遊弋在北宋的史料記載之外,讓他更顯神秘更為傳奇,留給後世人巨大的想象空間。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明上河圖》在金代就已經被“爭相收藏”,歷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數。最早有明確記載的,就是畫卷後面楊準跋文中提到的裝裱師傅以仿本偷樑換柱。因為元代統治者的書畫鑑賞能力弱於宋、金,這幅畫只是放在秘書監內。後來一位裝裱師傅用臨摹本替換出真跡,將《清明上河圖》盜出宮外。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圖》有近兩百年的時間在民間收藏,人們對這幅名作有所耳聞又難得一見,所以揣測摹仿的就更多了起來。在雍正年間,和碩寶親王弘曆,也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曾經得到過與《清明上河圖》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覺得那幅畫雖然很大氣,但前後銜接並不太順暢,而且細部動態上也有些美中不足。於是決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圖》。他組織了五位畫家,對畫作進行了臨摹創新。新的《清明上河圖》畫面清晰,色彩豔麗,畫面結構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態與原作相近,推測畫家們事先是見過與原作相近的摹本的。這幅畫現在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稱為“清院本”。
圖片來源於網絡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長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復雜。而且由於繪製時間離現在比較近,所以色彩也比較豔麗,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圖》繪製完成幾十年後,嘉慶皇帝通過抄家獲得了張擇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圖》,嘉慶請來太上皇乾隆,爺兒倆一看就明白了,這才是真貨。他們正在給宮廷保存歷代書畫編輯目錄,取名《石渠寶笈》,於是就在張擇端真跡畫卷的開頭蓋上“石渠寶笈”和“寶笈三編”兩個印章,算是給了真跡一個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宮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圖》又稱為“石渠寶笈三編本”,被專家們認定為張擇端原作。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歐宇軒”:真跡在民間吧!
網友“歐宇軒”:台北的是清院本還沒仇英的好!//@伊藤英明: 其實故宮的才是仿製品……真品被老蔣帶去台灣了//@手機用户5570191304: 果然有趣,説的是張澤端的作品,配的圖確是後人仿品!
網友“手機用户5570191304”:果然有趣,説的是張澤端的作品,配的圖確是後人仿品!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