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知識看上去是越來越值錢了。“今日頭條挖知乎300大V”的傳説,至少讓“知識”本身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度。中國人似乎在一夜之間變得熱愛學習,而且也願意為知識掏錢。…[詳細]
要點速讀
1
新技術讓知識變得值錢起來,讓自媒體變成了“知識個體户”,對於自命為有識之士的人來説,這當然是好事。
2
當“變現”成為販賣知識者的首要目的時,很多暢銷的內容就註定是淺薄的。
3
患上“乾貨飢渴症”的人們,幻想通過金錢來購買時間,讓別人替你讀書,既不會得到知識,也會浪費時間。
給知識定個價,每天一元錢
過去,寫作者只能依附於媒體或者機構。像王小波這樣的天才,也只能從《三聯生活週刊》領取稿費。曾經的連嶽也一樣,他在媒體回答婦女的情感問題,單篇稿費可能也不過幾百元。如今,連嶽這樣的專欄作家,不再會為任何媒體寫專欄,他給自己的公號寫作,僅靠讀者讚賞就能超過任何一家媒體所開的稿費。
如果一個人有知識,又勤奮的話,在這個時代靠自己就能掙到錢。移動互聯網和移動支付的發展,讓一個人成為一家媒體成為了可能,新技術讓自媒體變成了真正的“知識個體户”。
這些個體户們販賣知識的途徑已經多樣化。除了微信的公眾號服務,還有羅振宇“得到”,以及前途不明的“小密圈”。今日頭條開發的“悟空問答”是這個行業的新品種,它給簽約者付費,回答一條問題,多則500元,少則300元。
在如今這個知識變得值錢的年代,羅振宇是風雲人物
這些“問題”,有一些是編輯提出來的,有些則是用户提出。類似“如何看待上海警察抱摔婦女”這樣的問題也大量存在,它是時評的一種新形式,而且可以有眾多回答者參與。最終,那個點贊最多的回答,會排在最上面。這給用户一種幻覺,以為是自己決定了這種排序。
“問答”是獲得知識的最古老可能也是最終極的途徑。在孔子的時代,學生就向他不斷髮問。韓寒前些年做雜誌《獨唱團》的時候,有一個板塊叫“所有人問所有人”,可惜那時的技術,還不能把這變成錢。“分答”搞的付費問答模式讓人眼前一亮,但是排名第一的答主是王思聰,而不是某位院士,説明大眾真正想知道的,可能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種“知識”。
不管如何,知識變得值錢了,這是好事情。那麼,依照目前的行情,知識該怎麼定價?很有可能,大家的心裏價位是“每天一元錢”。
羅振宇在“得到”上的語音,1元錢就可以聽一期。一本書,花5000元請人寫一個概要,再花5000元請人讀出來、錄音,這個投入不算低。但是到用户那裏,一元錢就可以聽一次。這很便宜,不過,如果一條語音的收聽量達到了30萬,利潤還是很驚人的。
不少人的付費專欄,設置的價格是299元一年。這算是一個主流價位,每個用户,每天還不到一元錢,但是如果有1000人訂閲,收入也就超過了大部分媒體的員工了。
變現的焦慮:賣得更好,賺得更多,也是一把雙刃劍
因此,考驗知識人和寫作者的時刻到了,你的知識能變現嗎?過去,寫作者並沒有直接置身於市場之中,是通過媒體打包售賣,最後以廣告的形式變現。這個過程相當漫長,以至於一個作者很難判斷自己的讀者是誰,到底有沒有讀者。
如今,根本性的變化發生了:你寫的文章或錄的節目有人看嗎?有人願意出錢嗎?數據會告訴你,最終那個數據會轉化成錢。
在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收益成為考量知識價值的最重要的標準。馬東的《奇葩説》比許知遠的《十三邀》受歡迎得多,雖然後者的知識含量無疑更高。很多人嘲笑許知遠,甚至連他在文章和採訪中掉書袋都被認為是大毛病,他寫文章經常引用別人,也被很多人詬病。
對知識人來説,重要的並不是你是否擁有知識,而是如何把你所擁有的販賣出去。在知乎上回答問題很有趣,但是當今日頭條給出“高於白領的收入”時,很多知乎大V就“叛逃”了。
這對知識人來説,是一個誘惑,也是一個壓迫。他要考量自己的投入和產出比,如果回答一個問題就能賺500,每天就多回答幾個。他不僅付出了時間,也必須考量哪些答案是大家樂意聽的,是更暢銷的。時間長了,這會影響到他的思維方式。
更重要的是,過去為了獲得知識所進行的漫長而艱苦的閲讀,已經培養了他對知識的趣味,如今統統要以新的眼光來重新打量。“變現”成為一種焦慮。為了視頻能有更多人看,他必須把自己的思考和表達都降低到和大眾一樣的水準,他必須反對自己。
當人們絞盡腦汁把知識變成金錢時,這樣的知識還有多少價值是值得疑問的
為販賣而製作的產品,並不能反映知識人在自己專業領域的水準,也不能反映出他在該領域內提供的真正有創新性的知識。不管是視頻還是音頻,本質上都是一種娛樂形式,這就決定了,那些暢銷的往往是淺薄的。
學習的焦慮與幻覺
那些願意為知識進行付費的人,他們未必更富有,但是卻毫無疑問是更愛“學習”的。
最近5年,中國社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互聯網創新摧毀了很多行業,傳統媒體垮掉,傳統的商場變得蕭條,出租車行業一下子變得無比反動。這些變化,不僅深刻,而且實實在在影響到大多數人的生活。
在擁抱創新的同時,很多人也感受到了恐慌。如果不好好學習,你將很快變成報紙編輯、商場售貨員和出租車司機。過去的經驗,可能在一夜之間變得一錢不值。人們必須時時刻刻面向未來,尤其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在巨大的生活壓力和“被社會淘汰”的壓力下,戰戰兢兢,雞血滿滿。
這就是“知識付費”的大背景。那些乘坐地鐵上班的年輕人,就是知識消費的主力人羣。這也能解釋,為何語音節目會流行。在地鐵中,他們戴上耳機,就與外部世界隔離開來。我在聽一本書,這可不是娛樂,這是學習啊,而且同時也利用了乘坐地鐵這段時間。
迅速變化的時代讓很多人患上知識焦慮症
“聽書”可能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典型的場景之一。“聽書”分兩種,一種是聽書的全部內容,另一種就是聽所謂的乾貨版。一本書30萬字,最終整理成8000字的乾貨版,製作成語音。有人能在一年內聽好幾十書,這讓他感到充實而且竊喜,因為聽的都是“乾貨”――可以理解為各種濃縮版的知識、術語,能迅速撐起一個人的門面,以至於有人患上了“乾貨飢渴症”――這大大節約了時間。
但是,最大的欺騙也就在這裏。你聽到的8000字乾貨,只是某一個人為你提煉出來的。任何一本有價值的書,都不可能被真正簡化為這樣的乾貨。對任何一個讀者來説,他從一本書中説獲得的東西,都是獨特而私密的。有90%的概率,這本書本來最能打動你的那個章節,甚至改變你人生命運的一個細節,被那個縮寫者給省略掉了。
並不是説,這樣囫圇吞棗的快餐式學習就毫無用處,畢竟你也投入了學習的時間和熱情。作為一種補充學習,或臨時抱佛腳,或者説消遣式地增長見識是有作用的。但指望這樣的“乾貨”能全面提升一個人,並不現實。這種對“乾貨”的需求,讓人想起在學校裏那些背誦考試要點的人。他們需要的只是“答案”。“創業者必備的7個素質”“討好你老闆的三個辦法”,這些都是“答案”,而不是知識。所有的“乾貨”,其實都是勵志雞湯的變體。
舉一個例子:那些天天寫10萬+文章的人,可以總結一個秘訣給你,但是不管你掌握得多麼熟悉,都沒有任何用處,因為真正讓他們寫出10萬+的,是他們的才華和人生體驗,那是他們付出很多時間才獲得的東西,也是他們真正的財富。
這些東西,從根本上來説是不能買賣的。任何知識的獲得,或者把知識變成價值,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努力。幻想通過金錢來購買這個時間,讓別人替你讀書,註定既不會得到知識,也會浪費時間。最終,你花錢購買的可能是更深的焦慮:為什麼我聽了那麼多書,並沒有什麼長進?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