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特約作者:俞碩 圖説:席亞洲】
上週在包頭結束的第二屆裝甲與反裝甲日上,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展出了新型外貿坦克、步兵戰車、裝甲防雷車等等各種的先進裝甲與反裝甲的武器裝備,並且在各國外賓的面前進行了公開的機動和火力演示。這不僅在我國的網絡上掀起了輿論的熱潮,而且也引起了國外網絡的廣泛關注。
特別是在俄羅斯的一些著名軍事論壇和媒體上,他們第一時間轉發了中國裝甲與反裝甲日主題活動的大量照片與視頻。巧合的是,中國裝甲與反裝甲日的恰逢俄羅斯軍隊-2017防務展開展之際。看着網絡上那些頗具現代氣息的中國外貿裝甲武器,再與現實中經久不變的俄式裝甲武器對比。俄羅斯軍迷們的自尊心再一次受到了傷害,留言中無不透出“羨慕嫉妒恨”。然而在一些“有心人士”的眼裏,羨慕嫉妒恨的背後,還透着對俄式裝甲武器外貿市場空間即將遭到中國裝備強勢擠壓的擔憂。不過在芸芸大眾的眼裏,羨慕嫉妒恨的背後,更多的是對近年來中國裝備飛速發展的視而不見,一種來着血液中的天然傲慢。
閲兵式上首次亮相的最新版T-72B3,然而看看指揮塔上這“銷魂”的紅外燈,我要是俄羅斯軍迷,也得是一聲嘆息啊……
再看看VT-4坦克這炮塔上各種一看就“西方範”的設備,能不羨慕嫉妒恨嗎!
當然對近年來中國外貿裝甲武器裝備發展視而不見的不僅僅是俄羅斯軍迷,在中國的網絡上類似的人也有很多。因此我們有必要就本次裝甲與反裝甲日主題活動來掰一掰近些年來中國在裝甲與反裝甲方面的進步。
其實俄羅斯人是很“崇洋媚外”的,中國如此“西方範”的坦克是很戳中他們弱點的
俄羅斯人其實一直期盼着真正能與西方平起平坐的新型坦克,當年的640工程“黑鷹”坦克作為鄂木斯克坦克廠的遺作,因為外形“西方範”,至今仍讓不少俄羅斯人念念不忘
心臟病得以解決,產品全面開花!
早期的中國外貿坦克,由於動力和傳動系統的成熟度不高,導致我們在參加一些國家的競標時,矮人一頭,受制於人。例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中國85III坦克競標巴基斯坦時敗北,很大程度上與動力系統的可靠性不高有關。又如2010年的秘魯坦克競標,VT-1A坦克由於採用的是烏克蘭6TD-2發動機而受到來自烏克蘭方面的挾制。
作為市場上的競爭對手,烏克蘭當年還沒淪落到徹底見錢眼開的程度,所以,為了推銷T-84,不惜攪黃了我們的VT-1A生意
85III坦克的動力系統和火控系統是當時的南斯拉夫提供的,但前南這方面的技術説到底還是不夠靠譜,多年後塞爾維亞好不容易搞出現代化改進的M-84AB1(上圖)坦克,還是用了大量俄羅斯技術
為了打破這一局面中國在2010年前後將外貿坦克國產動力/傳動系統的研製提上了日程。得益於新150系列柴油機和CH系列綜合傳動的大規模應用,外貿坦克國產動力/傳動系統的研製並沒有費什麼功夫,很快便在VT-4型外貿坦克上得以實現。
VT-4型坦克採用的是技術源自99系列坦克新150系列發動機的1300馬力12缸4衝程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橫置版的CH-1000B型綜合傳動。相較於國際上同期的西方三代坦克,VT-4坦克的動力/傳動系統完全可以與之相媲美。
與俄系坦克動力相比,VT-4坦克採用的新150系列發動機的拓展性更好,同樣功率下的可靠性也更好。俄系B2系列發動機雖然也可以實現1130甚至更大馬力的功率,但這種提升是以犧牲環境適應能力為代價的。在本屆俄羅斯坦克兩項的半決賽上,T-90S坦克趴窩就是因為發動機過熱造成的。
烏克蘭6TD發動機在當年對我們來説是個極有誘惑力的產品,不過,二衝程發動機的問題太多,最後還是未能入我軍法眼。同時,烏克蘭出於市場競爭考慮,也不允許轉讓其技術,畢竟當初還不是現在——等到他們願意轉讓的時候,中國早就看不上它了……
在坦克大賽上逼得俄國搞出“延時直播”花樣的96B坦克,用的其實是一個“降檔版”新150發動機,在極端惡劣賽場環境下, 發動機和傳動系統表現出色。2016年大賽上,掉了一個輪子的96B幾乎不減速完成一圈比賽,更表現了其行動系統具有極高冗餘度的特性
相比之下,印度T-90S坦克就出了洋相,兩輛車先後趴窩……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俗話説萬事開頭難,但是當頭開好了之後,後續的事情就越來越簡單。在VT-4坦克之後中國在外貿版的12缸新150發動機基礎上,研製了8缸版本的新150發動機。其功率範圍在800-1200馬力之間可調。再搭配與CH-1000綜合傳動成系列的CH-700型傳動,於是就有了分別適用於VT-2B(96B)的1000馬力動力包和VT-5坦克的880馬力動力包。通過去年和今年的坦克兩項我們有充分證明了動力/傳動系統中國造的可靠性,用行動打消了國外潛在用户對中國動力疑慮。可以説裝甲與反裝甲日上即將交付泰國的VT-4坦克對於我們僅僅是個開端,美好的未來即將拉開帷幕。
借用丘吉爾的名言:這不是結尾,甚至不是結尾的序幕,這只是序幕的結尾
VT-5輕型主戰坦克對於很多地形複雜的國家來説,是十分靠譜的選擇
火控中國製造,理念追平世界先進水平!
過去的中國外貿主戰坦克/裝甲車輛,火力強大、價格低廉是我們的優勢,而火控系統、電子設備則是我們的劣勢。例如本世紀初我國出口巴基斯坦的MBT-2000哈立德坦克,在火控系統及熱像儀等方面廣泛採用了法國技術。不過這一情況在過去的十幾年中逐漸得到了改善,中國外貿坦克的火控系統不光性能逐漸提高,而且結構也悄然發生着變化。
一位巴基斯坦朋友貼出的VT-4坦克的火控系統正面照片,可以清楚看到其紅外和白光通道、激光和電視CCD通道各自有獨立穩定平台,進一步提高穩定精度,對於動對動射擊來説這有很大的意義
目前主流的坦克火控系統都具有穩像的功能,由穩像實現的方式可以分為下反穩定和上反穩定。下反通過一個雙自由度大動量矩的框架陀螺直接穩定小反光鏡的方式來實現穩像,其具有成本低,穩定精度高的優點,但其在坦克車速較高時,框架陀螺章動性會導致圖像不清晰穩定。
上反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上反火控通過兩個單自由度液浮陀螺來直接穩定上反射鏡,來同時實現白光、夜視和激光通道的穩像。然而當車速進一步提高時,普通的上反火控仍然會有一些缺點暴露出來。由於上反火控的穩定負載大,在高機動條件下會產生一定的擾動影響反射鏡的穩定,使其穩定精度降低。
於是科研人員又在上反的基礎上進一步研製了更新的火控系統。新的穩像火控系統通過一個複雜的多自由度平台來穩定激光和電視CCD通道,而白光和紅外通道則由上反射鏡來穩定。這樣使得穩定負載較傳統上反有效降低,從而改善了高機動條件下反射鏡的擾動,有效的保證了穩定精度。
目前中國外貿坦克已經普遍使用了上反火控系統,而本屆裝甲與反裝甲日上播放的錄像顯示VT-4坦克已經安裝了全新的穩像火控,並正在進行試驗。
另外本屆裝甲與反裝甲日上展出的VN-17步兵戰車的火控系統也獨具特色,該型步兵戰車極其奢侈的為車長和炮長各配備了一套全雲台式的火控系統。其炮長火控集成了白光、夜視和激光測距的功能。車長火控由於不用負責射擊,所以車長火控比炮長火控少了激光測距的功能。雖然目前我們無處得知其性能究竟幾何,但是從外形尺寸上我們可以判斷,至少其結構設計要比俄羅斯T-15步兵戰車使用的要精巧很多。
VN-17的車長和炮長光電頭明顯有區別,車長鏡多了一個直徑較大的光學窗口,少了激光測距,應該加強了寬視野內進行觀察的能力
T-15的車炮長光電頭從窗口布置來看是完全一樣的,且尺寸比VN-17大一圈,只能説:可以,這很俄羅斯
本屆裝甲與反裝甲日上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改變是所有的中國外貿坦克都安裝了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在今年的坦克兩項比賽上96B坦克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所帶來的效果讓人印象深刻。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在99A坦克上首先應用,之後這項技術很快被擴散到VT-4/5和VT-2B外貿坦克之上。不過通過對比三輛坦克上的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發現,這三輛坦克的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與99A坦克上的並不相同。完全是基於不同原理,不同的設計。
99A坦克的炮口偏移自動補償裝置與VT-4/5,96B是完全不同的
理念更新,重型步兵戰車橫空出世。
在過去大規模裝甲作戰中,步兵戰車通常在坦克之後幾百米的距離伴隨坦克進攻。此時敵方重火力點往往沒來得急瞄準步兵戰車時,就被位於步兵戰車前方的坦克幹掉。執行此類作戰的步兵戰車並不需要太多太重的防護,20-24噸之間的戰鬥全重基本滿足。我國對外銷售的VN-11/12系列外貿步兵戰車的戰鬥全重便在此範圍之內。
然而在一些局部衝突中,大規模坦克進攻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小規模裝甲部隊為先導的城市進攻作戰和專門的巡邏偵察行動。在此情形下步兵戰車仍然伴隨坦克作戰,但是不僅沒有了後者的火力支持,還要給後者提供足夠的掩護。這就要求與坦克伴隨的步兵戰車要與坦克有相當的防護,或者至少不應在防護上出現明顯的短板。否則掩護的坦克突入敵方地域,伴隨的步兵戰車被擊毀在半路上,其結果就是繼續上演第一次車臣戰爭俄軍突入格羅茲尼時的慘劇。
2003年,在車臣戰場上被擊毀後熊熊燃燒的BMP-2步兵戰車,這種薄皮的戰車在2014年的烏克蘭戰爭中也是損失最大的裝甲車輛
本次裝甲與反裝甲日主題活動展出的59改和VN-17重步兵戰車便是此種思想下的產物,兩者戰鬥全重皆為30噸級。59改重步兵戰車以59式坦克為基礎大改而來。將原先的後置動力艙變車頭,動力保持不變,並且可以根據需要換裝760甚至更高馬力的發動機。拆除原先戰鬥室和車首裝甲改建步兵載員艙。其車頂目前安裝一門改進型的單30毫米炮炮塔,未來可根據需要搭載不同武器類型的炮塔。
雖然將原先的車尾前置,但其坦克基體仍然具有很好的防護。車尾30毫米的裝甲加上動力艙的發動機和戰鬥室10毫米的裝甲,完全可以抵禦大口徑機關炮和各種火箭筒的正面射擊。為了進一步增強防護,59重步兵戰車在車首、兩側、甚至頂部都安裝了很厚的複合/反應裝甲。這樣一來,其防護能力完全不輸於白板96坦克,完全可以與其一道突入各種高危地域進行作戰。
59改重步戰在不更換髮動機的情況下據稱也能達到50千米/小時的速度,其實對於與較老的坦克配合作戰也夠了,其防護力接近“白板”96式坦克水平
也就是説,典型第二代坦克已經很難擊穿59改步兵戰車正面裝甲了
VN-17重步兵戰車則是在VT-5坦克基礎上發展的一型專門的重步兵戰車。VN-17步兵戰車戰鬥全重在30噸左右。其與59改的定位不同,在保證防護力不降低的條件下,繼承了VT-5坦克的高機動能力,並且擁有一套近乎奢侈的火控系統。因為在未來戰爭中,地面裝甲集羣的高速突擊能力也很重要。當坦克高速突擊時,與其伴隨的重步兵戰車也應具有相當的能力。機動性上不被坦克拉下,火控也滿足高速動對動射擊的需要。
受去年珠海航展展出的40毫米埋頭彈炮塔的影響,很多人都期望VN-17安裝一門35毫米甚至更大口徑的埋頭彈火炮,然而VN-17使用的仍然是30毫米炮的頂置無人炮塔。
理論上VN-17可以搭載各種口徑的戰車炮作為其武器系統。VN-17為了在有限的重量下實現重防護,縮短了整個底盤的車長。這樣一來採用的如果是有人炮塔的話,炮塔吊籃會擠佔載員艙空間,勢必會減少步兵載員的數量。要保證載員艙空間,只有頂置無人炮塔才能滿足需求。頂置無人炮塔顧名思義是將火炮及隨動機構、彈藥及供彈機構、火控及觀瞄系統全部放在一個無人炮塔中。如果要保證高機動作戰時的射擊能力,那火炮及彈藥系統的體積就不能太大。因此最後VN-17採用30毫米炮做為其主炮是經過權衡的,而30毫米炮火力不足的問題則完全可以由車載導彈來補足。
VN-17的防護力與VT-5類似,在高速機動中也能具有很高精度,雖然30毫米炮火力可能略有不足,但紅箭-12半主動激光制導導彈足以對付任何裝甲目標
59改和VN-17雖然屬於外貿裝備的範疇,但是其背後的意義非凡。中國步兵戰車在經歷了08輪式步戰、04A履帶步戰之後,開始向30噸級甚至更重量級步兵戰車邁進。至少先前網上流傳的神秘重步兵戰車並非空穴來風。
自用型重步戰的主炮甚至可以擊穿第二代主戰坦克正面,火力比VN-17強得多
除以上這些近年之外來中國外貿裝甲與反裝甲隨着技術發展而取得的進步還有很多,在此就不再一一介紹。總而言之,經過多年來的不斷積累中國的外貿裝甲與反裝甲已經處於全面爆發的時刻,中國對外軍售取得更多的成績只是時間的問題。在未來的國際軍貿競標中,中國軍售不再像以前那樣憑藉某一裝備或者某項特長來爭取用户,而是憑藉着全面成體系的產品與潛在對手進行競爭。某些國家與其對中國羨慕嫉妒恨,還不如想想如何保住自己的優勢。
有那功夫到處宣揚T-90MS拿下好多國家訂單(其實還沒有),不如想想怎麼保證按時交付,並保證交付的產品性能和宣傳一致
有那功夫搞裁判勝利大法,不如想想怎麼早點搞定T-14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閲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