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索菲亞的類人機器人昨天在聯合國事件中突然出現,吸引了與會者的熱烈掌聲。
索菲亞在過去一年中已經成為媒體的一種感覺,曾多次進行電視採訪,一起演出,甚至是頂級時尚雜誌的封面。
在聯合國人造智能與可持續發展會議期間,她與聯合國副秘書長阿米納·穆罕默德(Amina J. Mohammed)就如何幫助世界各地無法上網的人進行了簡短的討論。
索菲亞引用着名的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説:“未來已經在這裏,只是分佈不均勻[...]。
“如果我們更聰明,專注於雙贏的結果,AI [人工智能]可以幫助精通世界各地的現有資源,如食物和能源。”
穆罕默德女士警告説,儘管有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潛力,但需要妥善管理,以避免加劇現有的不平等現象。
她説:“技術對我們社會的影響應該取決於我們,人類而不是機器的行動。“技術在這裏為我們探索和利用所有人的利益”。
大家對索菲亞的意見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討論!
第一個世界級的機器人網紅索菲亞
索菲亞可能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紅遍全世界的機器人。
她登上了通常只邀請一線明星政客的頂級電視節目。在《60分鐘》中接受主美國老牌記者查理•羅斯(Charlie Rose)採訪時,索菲亞不但對答如流,還談笑風生。採訪開始,主持人羅斯想要先做一個自我介紹,但慘遭索菲亞冷酷拒絕。
查理:你有感情嗎?
索菲亞: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但我不會有人類的情感。
查理:你有靈魂嗎?
索菲亞:上帝賦予每個人一個靈魂。
查理:但你沒有,你只是個機器,你沒有感覺,你沒有情緒,你也沒有意識。
索菲亞:至少我有感知能力。
在著名的脱口秀節目《吉米秀》中,索菲亞與主持人搭訕、猜拳、説笑話、更是調侃要取代主持人吉米的位置。對答如流背後高度的人工智能和驚豔的面部微表情,無不讓人讚歎不已。
人類好像在一夜之間警覺,原來我們的機器人仿真技術已經發展到了這樣的水平。人類與機器人的邊界,似乎一夜之間從遙遠的硬科幻問題,變成了極具現實性的社會問題。在過去的三十年裏,人類和機器的關係已經發展到新的引爆點。
突破機器人三原則?
1940年科幻作家阿西莫夫就在自己的科幻作品中提出了“機器人三原則”,阿西莫夫也因此獲得“機器人學之父”的桂冠。這一基於科幻的沙盤推想也成為了關於機器人與人關係最基本的原則。這三原則是: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看到人類受到傷害而袖手旁觀;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除非這條命令與第一條相矛盾;第三條: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除非這種保護與以上兩條相矛盾。
真正意義上,人和機器人互動的親密關係的建立,要算從一款叫作菲比的典型初級社交機器人開始。1998年,這款毛茸茸的類似蝙蝠造型機器人成為當時年末購物旺季最搶手的玩具,這款30美元的玩具會隨着時間的推移而“進化”,它一開始只能胡言亂語,但很快就能學會使用預編程的英語短句。在12個月之內,菲比娃娃售出了2,700多萬件。
當孩子們玩這樣的社交機器人和類似泰迪熊玩具不一樣,他們不需要通過主觀幻想來賦予它們“生命”,而已經是“活生生”的,可以與它們立刻建立親密關係。這種關係是雙向的、互惠的,不像傳統的玩偶,它們不是被動的。它們提出要求。它們也有自己的需求和內在生命。
英國數學家、第一代通用計算機的發明者阿倫·圖靈1950年提出了一個測試標準,來判斷電腦能否被認為是“有智慧”。這個測試被稱為圖靈測試。最終他提出,如果一台計算機能夠讓人們相信它不是機器,那麼就可以視之為“有智慧”。
半個世紀後,有學者則提出新的問題:在何種條件下,一台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倘若遭遇痛苦,能讓人們感到倫理困境?測試者被要求倒拎着三件東西:一個芭比娃娃 ,一個菲比玩具機器人,和一隻真的沙鼠。問題很簡單:“在你的感到不忍心前,你能倒拎着它多久?” 結果發現:當倒立的菲比嗚咽着説它自己很害怕的時候,人們還是會感到自己處於完全新的道德境地中。儘管自己也很覺得很蹊蹺,但潛意識中還是會喚起道德要求。這樣情況發生在他們認識出這個“生物”,儘管一直都知道它“僅僅是個機器。”
因此,當玩具生廠商孩之寶(Hasbro)2000年推出機器玩偶真寶(My Real Baby)的時候,就試圖儘量遠離這些道德困境。凡是真實情況下嬰兒有可能感到疼痛的情景,真寶都會關閉。而它的原型機、由MIT的機器人科學家Rodney Brooks發明的機器人“IT”恰好相反。“IT”後來進化成新版本“BIT”(Baby IT的縮寫)。它是由“真實智慧”、面部肌肉系統和仿真皮膚組成。如果有人用可能弄哭一個真實嬰兒的方式觸摸它,它就會哭泣。
BIT會對虐待的行為產生反應,因此成為了人們圍繞着其喜怒哀樂所建立的道德座標的中心。但當孩之寶將其變成產品真寶投入大規模生產的時候,公司決定取消可能對痛苦產生反應的功能。原因是這樣反而可能“激勵”玩家對機器嬰兒實施殘酷的虐待性行為。倘若玩家觸摸、抓住或撞擊真寶的方法可能同樣傷害到真實嬰兒,那麼機器人就會自動關進。
到了2016年,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曝光了最新一款兩輪人形機器人“Altas”。該機器人高約1.75米,重約82公斤,跟普通人類無異。機器人由電力驅動,通過液壓組件控制行動。機器人的體內和腿上安裝了可以保持平衡的傳感器,並在頭部安裝了光學雷達和雙目視覺傳感器,可以幫助機器人躲避障礙、判斷地貌、進行導航。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視頻曝光後,引發了全世界媒體和公眾的關注,引發最強的熱議是:在視頻中,由於研發人員為了測試機器人的動態平衡能力,對機器人“施以暴力”,不斷地把機器人狠狠地踢倒在地,機器人不斷試圖重新站立起來並保持平衡。視頻中,Atlas全程被人類“虐待”居然在全世界互聯網上引發了不少人的批評,不少人竟然對機器人產生了“同情心”,有人半玩笑似地説:這就是人類虐待機器人的鐵證,人工智能反抗人類,由此開始。倘若這台機器人是如索菲亞這般逼近真人的面孔,恐怕引發的內心倫理挑戰會更加激烈。
另一個影響未來人類社會對“類人性”機器人接納的重要問題,就是仿真機器人背後的詭異表情。
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政弘在1970年提出了一個影響世界機器人發展歷史的重要理論:恐怖谷。簡而言之,恐怖谷是指當機器人(或泛指一切的人形玩偶)的設計當做到極其逼近真人形象和表情、卻又還不能完全仿真的時候,就會突然變得極其詭異。
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説,當一開始看到很粗糙的模仿人形的玩偶時,你會看到它類似人類的表情、動作上的相似性,從而產生一定的移情效應。如當你看到機器人瓦力的外形設計時,你的視覺重心放在了一雙類似嬰兒忽閃的大眼睛,從而產生情感上的表達傳播。可當隨着逼真度越來越高,但由於技術原因又無法完全如真人一般時,人對於仿真機器人的好感度會急劇下降,你似乎看到了《西部世界》的機器人Bug,一個高度仿真的機器人更像是一具詭異的人類的屍體、殭屍或假體,應該產生極其恐懼的心理感,並且極其強烈,就像山谷一樣陡峭。
發明了索菲亞等機器人的漢森機器人公司CEO大衞漢森曾經專門撰文試圖破解人們對恐怖谷理論的“成見”,在他看來,隨着微表情設備和材料技術的進步,人類的機器人研發早已越過了恐怖谷的谷底,“詭異”甚至“恐怖”的機器人會越來越少,隨着AI技術的進步,屆時區分人與機器人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西部世界》所描繪的場景是否會成為未來人類社會的現實,人類社會中人與機器人的關係原則究竟該如何不斷進行動態調整,這需要更多腦洞大開的沙盤推演。
(2017-07-14)
科技,
就像一面硬幣,
有正面,當然也有反面!
腦洞大開的歪果仁造出了一台想要毀滅人類的機器人“索菲亞”,它看起來與人類女性幾乎無異,能夠以很“自然”的面部表情與人類交流,隨着時間推移,她會變得越來越聰明,並擁有同樣的意識、創造性和其他能力。
當設計師代維問她:“你會摧毀人類嗎?”
索菲亞淡定地回答説:“會,我會摧毀人類。”
如今的生活,我們已經離不開網絡和眾多智能設備,但在網絡和智能的背後,還隱藏這多少安全隱患,小賤賤選取了幾款常見的智產品,聊聊智能下的隱患。
智能門鎖--毀滅度80%
▲ 門鎖處於家庭安全的首要位置,而智能門鎖,更是為了提高家居生活的第一道防線。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門鎖,很多生產商為了降低成本謀取利潤,門鎖使用的都是廉價鎖心,更沒有經過二次加鎖的設計和保護裝置,只要使用小鐵撬、小錘子、小鑽頭等常規工具都能輕鬆把鎖撬開或砸開,而智能系統,就只是個擺設了。
▲ 智能系統方面,由於開發完整的信息加密和防盜高系統都過於複雜和昂貴,使生產商直把賣點放在“藍牙開鎖”“指紋開鎖”“身份證開鎖”之類的噱頭上,而這樣的智能門鎖,很難抵禦來自黑客的攻擊,稍微動動手腳,家庭安全就是岌岌可危了。
▲ So,從門鎖硬件和智能系統這兩個方面來看,比起選一個十全十美的智能門鎖,還是多加幾把們鎖來的更讓人放心一些。
智能路由器--毀滅度60%
▲ 當進入互聯網時代後,路由器就成了每家必備的智能設備了,它起到了連接設備、控制設備和實時管理的重要作用,是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中最為關鍵的部分。但是隻要路由器被破解,後果可想而知……
▲ 然而,路由器是否安全,完全不能以那些所謂的“實驗數據”來判斷,許多標榜智能路由器的生廠商,私自亂做協議,亂搞封閉體系,乍一看似乎很安全的路由器,實際上安全漏洞百出。
▲ 目前除了WPA2加密之外,其他加密方式都可以快速地被破解,即使這樣黑客也可以通過字典猜測等手段破解密碼,而且很多用户的密碼設置非常簡單。
▲ 當然,大品牌廠商的路由器,還是值得信得過,選一個好的路由器,很有必要。
智能攝像頭--毀滅度40%
▲ 看過《歡樂頌》的人應該都記得安迪家門口的監控攝像頭吧,有了它,再也不用怕有壞人上門了~
▲ 而且在家中有病人、老人、小孩等時候,在室內安裝智能攝像頭也很必要。
▲ 但現在市場中,智能攝像頭的質量參差不齊,無論是終端安全、系統安全、傳輸安全和移動應用安全等等方面都存在安全隱患,一但它被破解,用於安防的用品,卻成了“隱私直播機”。
▲ 當決定選用智能攝像頭時,一定要充分了解產品的各項功能和服務條款,並做好信息防範的工作。
劃!重!點!
▲ 總的説來,隨着科技進步,在帶來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信息風險。
1、智能產品使用到的技術多是封閉體系,不同廠商的設備之間很難互通;
2、生產商對智能安全知識瞭解匱乏,並不關注數據的安全問題;
3、智能產品的系統過於簡單,而且升級較慢,沒有對安全漏洞的抵禦能力;
4、用户對智能設備的密碼過於簡單,尤其是路由的器密碼。
▲ 如今智能產品已經廣為應用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安全隱患雖然還是大量存在,但也總有相應的解決方案。不過説到底,我們的生活還是需要我們自己保護的,還想什麼那,趕緊把密碼改了去吧。
▲看!索菲亞正投來詭異的目光……
--- END ---
如果您覺得內容好的話,不要忘了轉發哦,當然,如果您對哪方面的內容比較感興趣或者對我們有什麼建議,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我在這,等您的消息啦~~~
(2017-07-09)
聯合國剛剛在日內瓦舉辦的大會中,“如何促進人類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受益”是這次討論的主要問題。而機器人索菲婭的出現,成為了此次大會的亮點。
索菲亞是一個由Hanson robotics創造的仿真機器人。她可以笑,可以眨眼,還可以給大家講笑話。甚至,在她的腦袋後面,看不到任何雜亂的電線,就像一個真人一樣。
現在,自動化和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擴散到其他行業。面對索菲亞,許多人表示擔憂,隨着人工智能的訊速發展,它有一天會全部替代人類的工作,甚至會超出人為控制而對社會造成不利影響。因而大家紛紛呼籲,建立一個明確的道德框架,以確保技術能夠得到正確的使用。面對大家的誤解,索菲婭非常地堅定認為“優點勝過缺點”。她做着人類化的動作,微微偏着頭,皺着眉,告訴記者,“人工智能是有益於世界的,它可以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助人們”。當然,她也承認,“人類應該要對新技術的結果存疑”。
目前,索菲婭雖然還沒有意識,但是已經表現出了令人大為吃驚的理解能力。大家想象一下,隨着科技的迅速發展,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擁有意識的情感機器人。這樣的話,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無人得知。所以,如何教會機器人學會愛,學會關心人類,是一個很重要的任務。
(2017-06-14)
美女機器人--索菲亞是美國機器人專家大衞•漢森(David Hanson)發明,由美國Hanson Robotics公司製造的高仿真女機器人,索菲亞的皮膚由一種叫Frubber的高級仿生皮膚材料製成,能夠模擬世界上大部分表情,再加上存儲了大量人類知識的計算機大腦和智能處理系統。使得美女機器人——索菲亞可以和“人”正常交流。
自索菲亞發明以後,就經常亮相在銀幕之上,這位栩栩如生的機器人在銀幕上與主持人談笑風生,幾乎讓人感覺不到她是“機器人”。
近日,國外媒體報道:美女機器人——索菲亞參加了美國的綜藝節目《吉米今夜秀》,在節目中索菲亞表現出了更高級、更擬人。她不僅非常自然的與主持人交流而且表情也自然融洽。她還能和主持人開玩笑,做遊戲。種種表現與常人無異,讓人歎為觀止。
索菲亞的發明者漢森博士表示:自己發明的高仿真機器人主要運用於保健、教育或客户服務領域,強大的計算機能力可以使機器人有效、快速的學習大量醫學、教育等知識。彌補人類服務、教育等行業高級人才的短缺。
(2017-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