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丹麥歐登塞的Shanta今年17歲,這位少年瘋狂喜歡足球超級明星C羅,不惜花費幾千英鎊來模仿他。他甚至用上了和他偶像一樣的姓氏“ Ronaldo”,而且還定期前往馬德里與自己的偶像見面,現在與自己的偶像也成為了朋友,這段追星的經歷也讓他在社交網站上收穫了大批粉絲。
對於這位17歲的少年來説,買和自己偶像同樣的球衣是最基本的,他表示“我對C羅的痴迷是非常深厚的,我不知道具體花了多少錢來模仿他,但絕對是成千上萬的。”
“我想要像他那樣生活的原因是他有錢、有名,過着光鮮的生活!”2009年,當C羅簽約皇馬時,Shanta就開始追隨這位球員,他購買了c羅的每一件襯衫,也痴迷於追隨他的時尚品味。
現在C羅也記住了他,也就意味着每次他去到馬德里都能和自己的偶像交流,現在他在社交網站上有了2萬多粉絲,自己也儼然成為了一個明星,由於與C羅有一定相似度,他的家人和朋友甚至直接稱呼他為”C羅“。
追星
——來自一枚985大學研究生的現身説法
誤解一:
娛樂圈對社會無貢獻價值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題為“兩位科學家泰斗隕落,而國人卻為了兩個戲子狂歡”。
文章大意是説偉大的科學家逝世無人問津,而明星八卦卻在吸引大眾的眼球。
我贊同為社會發展作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和物質保障,也贊同無聊的明星八卦充斥着我們的生活。
但看到下面這一句我實在坐不住了,作者用紅色加粗的字體寫到“娛樂圈對社會的貢獻價值,幾乎等於0甚至還趨向負數”。
看到這兒我只想説,包括這個作者在內的一些人,他們對追星一無所知,總是以一種看似正義的口吻批判着他們看不慣也不瞭解的事物,捍衞着紅衞兵的尊嚴。
暫不説不去分析這種現象的深層原因,僅僅是把矛頭對準娛樂圈,這是不是太片面了?
誤解二:
強行甩鍋
前幾日,著名化學家申泮文院士逝世,我的朋友圈被悼念院士的內容刷屏了,社會各界共有30萬人通過h5進行了線上鮮花來寄託自己的哀思。
而每當有老科學家老革命家逝世時,在微博上也經常能看到人們轉發點蠟,紀念這些泰斗為中國發展作出的貢獻。真的像某些人所説民眾對科學家冷漠不關注嗎?
我承認人們對於科學家的關注不及對明星的關注,但把科研工作者和娛樂明星相比較有可比性嗎?
科技和娛樂不能相提並論,科技的發展是國家發展的動力,娛樂也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調味劑。
人們關注娛樂就不會關注科學發展了嗎?人們不關注娛樂就會更加關注科學發展了嗎?這恐怕如何都説不通吧。
就像之前王者榮耀推出最強防沉迷措施,兒童沉迷遊戲背後反映的是家長缺少對孩子的陪伴以及缺少對孩子其他興趣愛好的培養,而把責任全部推到遊戲身上。
真是甩得一手好鍋。
誤解三:
追星的定義
再來説説追星,首先要對追星做一個定義。
我所説的追星既不是叛逆期的青少年揹着家裏逃學去看自己偶像,也不是私生飯每天窺探明星的生活隱私,更不是偶像一結婚就一哭二鬧三上吊。
而是你有你的生活,我也有我的生活,各自安好,互不相欠。
舞台與台下的距離,作品與觀賞者的距離,離Ta的作品近一點,離Ta的生活遠一點。
這才是健康的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
誤解四:
對追星的歧視
有人可能會説,有些“粉絲”為了自己的“偶像”去攻擊中傷別人,我認為這只是性格極端者打着追星的旗號找到一個出口去發泄對社會的不滿。
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方式不單單是靠追星塑造的,一個身心健康、有正常思維和行為能力的人完全可以平衡好追星與工作學習的關係。
把追星當作生活的調劑,並從偶像那裏汲取正能量激勵自己的成長。這樣有益身心的追星關係,又有什麼可非議的呢?
關於自己:
偶像的影響一
説説我吧,本人是國內一所985大學在讀的碩士研究生,90後。
小學畢業時沒參加小考,提前考小卷進入了全市前幾的中學學小語種,全市幾千名報考的小學生中只錄取了90人。
而後直升到本校上高中,學了六年小語種卻在高三時毅然決然地放棄了保送至外國語大學繼續學小語種的機會,參加高考以644分的成績考入一所國內知名大學學管理。
作為一名上大學時英語還停留在小學水平的本科生,大一重拾英語,四六級均裸考一次通過,後背了背單詞又取得了六級610分的成績。
本科畢業後保送至本校讀研,自認為一直是一枚根正苗紅的小苞谷。貫穿我從小學畢業到研究生12年唯一的一個關鍵詞就是追星。
我的偶像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使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於自己:
對偶像的理解
雖然每當別人説我追星,我總是會説“我不是追星,只是我喜歡的人剛好是個星”,有的朋友嫌我矯情露出鄙夷的神情,但事實就是這樣,只是像在追隨一個喜歡的人而已。
我的愛豆在一次演唱會説了這樣的話,“我想了很久,突然有一天才發覺,其實能夠遇見,偶爾見面,收藏彼此的點點滴滴,見證彼此的成長,已是最浪漫。
現在,我什麼都不要做,我們用一分鐘的時間,我坐在這裏,你們坐在台下,讓我們彼此好好地看一看對方,看一看陪伴了九年時光的人的樣子,有沒有什麼改變。”
可能有人永遠也想不到,偶像和粉絲之間也可以是一種老朋友的關係吧。
關於自己:
偶像的影響二
從一上大學開始,我不僅實現了經濟獨立,還通過兼職有了幾萬元的積蓄,每年靠自己的能力去看愛豆的演唱會是自己對自己的約定。
去年巡演,和媽媽一起去了北京場,一個人去了福州、南京、重慶。這些年追隨着愛豆走過了許多地方,領略了祖國的大好河山,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素未謀面也能一見如故。
追星使我更加開闊包容、更加愛好廣泛、更加熱愛生活,如果沒有愛豆,我可能不會成為一個如此鮮活的我。
追星本無罪,不應因為一些偶然極端現象的出現而被妖魔化,娛樂也不是一無是處的東西。
生活除了柴米油鹽的世俗日常,總需要一些風花雪月不帶功利的義無反顧。
(2017-10-26)
前幾天,網上曝光了一組TFboys成員的小凱童鞋上課的照片,傳説因為小凱童鞋的迴歸上課,出晨功不逃課不説,還有好多同班童鞋為了給小凱童鞋講題,為了下次給小凱童鞋提醒正確答案,紛紛都參與自習並積極進行課前預習,一下子讓北電學風增光不少,連老師都説這是帶過的最好的一屆,而最大的功臣王俊凱童鞋依然低調的跟其他普通大學生一樣上課、吃飯。
其實,我個人對於明星並沒有什麼概念,可能平時明星帶來的負面太多了。但是像這樣可以低調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知道把時間合理安排並且可以帶動整個一屆學風的目前我就知道這一個。
孩子正常也得有十幾年甚至更長時間處在一個上學的階段,不斷的從理論、實踐中尋找適合自己的東西,打造屬於自己的面世鎧甲,讓自己應對於這個世界的千變萬化。
孩子上學會經歷從有趣到枯燥再到有趣的一個過程,但是這個過程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比如情緒波動受影響,比如老師態度不端正等等各種主觀的、客觀的問題,這些其實都不算是問題,只要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找一個合適的目標堅定自己的信心,這個很有必要。
很多孩子選擇明星做自己的偶像,這個無可厚非,記得我上學時候就有很多人追星,迷的不要不要的,但是迷的不是説他的帥他的酷而是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素質、品質等。我感覺如果孩子有一個這樣的偶像激勵,並且想法設法靠近偶像方向,他的學業並不會很差,他的內心也會很堅定。
首先一個正面的偶像帶來的是一個從內到外的鼓勵,明星達到那樣的一個程度也是自己辛苦努力的成果並不是各種後門也並不是想怎麼樣就怎麼樣,他們一樣需要做作業做設計參加考試拿畢業證,他們付出的是更多於常人的努力。
其次選擇的明星肯定是有可取之處,或者才思敏捷或者妙語連珠等等,這些都是一個心智和思想正在成熟的孩子需要學習的,接觸到這些優點,孩子的內心是激動的,偶像的強大讓自己也變得很強大。
最後孩子偶像具有團體性,因為是同齡孩子所以很多情況下她他們的偶像是同一個人並且大家可以更好地挖掘偶像身上的優點,小夥伴團體互幫互助靠近偶像更值得推薦,抱團走得更遠。
當然偶像如果帶有負面影響,還是希望爸爸媽媽多跟孩子溝通一下分辨性看待,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辯證性看待偶像,不盲目的追隨花裏胡哨和亂七八糟,這樣學業不受影響還會自信滿滿。
孩子追星不是壞事,家長朋友在鼓勵孩子追星的同時也要給孩子控制一個分寸,幫助他們分清真假,這樣才不會有損學業教育又要達到偶像作用。
(2017-10-22)
追星對於我們而言,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娛樂圈中的明星也追星,是不是沒想到呀?
其實,追星不一定是貶義,適可而止的追星可以成就更好的自己,然而,腦殘的追星不僅不會得到好處,還會被他人唾棄。娛樂圈中也有着追星一族,看看他們是怎麼追星的吧!
杜海濤
杜海濤是權志龍的粉絲,但在一次盛典中,杜海濤見到自己偶像竟行下跪,被網友噴。男兒膝下有黃金,雖是古語,但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作為男性,怎麼可以隨隨便便下跪,即使是表達對自己偶像的敬意,下跪這禮確實有點大,更何況是給韓國人,杜海濤追星確實是有點過了。
杜海濤與權志龍合影
杜海濤下跪權志龍
Angelababy
Angelababy也是權志龍的頭號粉絲,更厲害的就是在婚禮上黃教主為博夫人一笑,還特地去學了權志龍的舞蹈。在跑男中,也能看出Angelababy時常會哼起權志龍的歌。在一次Angelababy和權志龍同台的時候,Angelababy激動到蹲在地上,一直傻笑,可見對權志龍真的是很喜歡啊!
王俊凱
王俊凱算是追星當中很成功的了。王俊凱的偶像是周杰倫,人家追星不僅能和偶像同台,周杰倫也為王俊凱寫歌,不得不説,王俊凱追星真的相當成功了。
甜馨
小甜馨可以説是對王源情有獨鍾了。一口一個“王源哥哥”,看來對王源哥哥的感情很深嘛!再加上自己父母的原因,使小甜心的追星之途變得十分平坦。和王源合照,和王源微信,更有最近王源教甜馨彈鋼琴的照片傳出,看來甜馨對王源真的是真愛呀!
只看背影,讓不少王源粉絲感嘆甜馨太幸福了!
和王源合照時,這小眼神也真的是沒誰了!
雖然追星只是一種個人行為,但是還是要適度地追星哦!
(2017-09-28)
伴讀第四季《讀懂孩子》第24天
朗讀者 | 王澤宇
學校 |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
養育策略
壹
中學階段的孩子有自己的主見,對自己崇拜的明星很看重,如果家長專橫地命令孩子不準追星, 孩子不僅不會接受,反而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為。
例如,有的孩子可能會很生氣地跟家長辯駁,為明星辯護,甚至可能因父母對明星的“偏見”負氣出走。
當然,如果孩子在追星過程中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比如,有的男孩看着自己心目中漂亮性感的女明星,容易產生性幻想;有的女孩過於迷戀某男星,做出非某 “星”不嫁的表示。孩子“追星”如果到了如醉如痴、神魂顛倒的地步,家長要想辦法干預,必要的時候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貳
面對孩子的追星行為,家長最應該做的不是“堵”,而是“疏”。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從明星身上找到優點進行借鑑,讓孩子所追的“星”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家長可以邀請孩子一起觀看有關明星的訪談節目或是瞭解明星成名的背後故事,讓孩子更多地瞭解明星光鮮表面背後的生活和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看了有關王力宏的訪談節目後,孩子瞭解到,王力宏在創作的時候常常十幾天都不出家門,天天靠泡麪度日,孩子從中學習到偶像努力工作的態度。
家長要跟孩子交流家庭的狀況,讓孩子知道家庭能夠承擔的追星花銷是多少,希望孩子可以體諒家庭的經濟狀況。避免孩子為了追星無盡地向父母索要,影響了家庭的正常開銷。
例如,當孩子知道父母每月工資只有幾千元,就不會總是想買前排上千元的演唱會票了。
叁
擴大孩子的知識面和眼界,讓孩子明白,並不是只有明星才值得崇拜,還有很多優秀的、值得敬佩的人,他們身上的品格和智慧更值得崇拜。家長可以給孩子推薦一些人物傳記,讓孩子去閲讀,從而確定新的、更值得推崇的偶像。
例如,給喜歡軍事的孩子買一本《巴頓將軍傳》或《拿破崙傳》,給喜歡信息技術的孩子推薦《馬雲傳》或《李彥宏傳》,給喜歡文學的孩子買一本《我是馮驥才》,給喜歡藝術的孩子推薦陳丹青的人物傳記。
肆
孩子追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追星讓他們獲得身份認同感和價值感體驗。有的家長在平常跟孩子相處中,不注意孩子的這種需求,使孩子在家中無法獲得這種體驗。
有些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總是不相信孩子,愛打擊孩子。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信任,自我價值感體驗很少。
例如,有的家長愛抱怨,説“我們家孩子太讓人操心了,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兒,還愛頂嘴……”羅列孩子的一堆“罪狀”;孩子想做什麼事情時,有的家長愛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別瞎折騰了,你説你以前做的哪件事做成了?你肯定不行……”
對於這種總是批評、否定孩子的家長,在跟孩子的日常相處中,要注意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孩子,尋找孩子的優點,及時給孩子正面評價,相信孩子。
例如,如果孩子愛跟大人頂嘴,説明他有自己獨立的見解,敢於在權威面前堅持自己,這是很難得的品質;如果孩子喜歡打扮,説明他對美有更高的要求,那他長大以後可能會更注重自我修飾,成為一個有品味和追求的人。
有些家長在跟孩子相處時,不尊重孩子的意見,不把孩子的話當回事。
例如,大人在談事情的時候,孩子插嘴,説自己的看法或主見,有些家長這時會不耐煩地説:“去去,到一邊去,小孩子懂什麼!”或者説“你安心學習就好,別管這些閒事!”
對於不尊重孩子意見的家長,應注意傾聽並保護孩子的觀點,並在徵求意見的基礎上,讓孩子參與實施。
例如,對於家庭存款是儲蓄還是購買基金股票、假期去哪裏旅遊、過年是去爺爺家還是姥姥家,不管大事還是小事,都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
例如,讓孩子代替自己陪老人去醫院體檢,讓孩子跟自己一起選購新的傢俱,旅遊前讓孩子負責訂賓館、機票等。
作者:邊玉芳,北京師範大學腦與認知科學研究院、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兼任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
-出版-
《讀懂孩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市第十八中學 | 王澤宇
座右銘: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今日話題
#您的孩子追星嗎?#
1,在微社區或微博,參與每日"不發火"活動打卡,堅持打卡的讀者將有機會獲得神秘禮物。
2,參與每日話題討論,在本篇文章下留言,位列第5樓的讀者,將有機會成為幸運讀者。
小編推薦
想了解更多《讀懂孩子》內容?
後台回覆關鍵字“伴讀4”收看往期節目
編輯製作:劉嘉欣
中國網教育頻道出品
(2017-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