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整形市場潛規則還敢隨隨便便在自己臉上開刀嗎!美容養生店內也可微整形宣稱與整形醫院合作
針劑來源及合作醫院信息説不清
“水光針、瘦臉針的針劑安全嗎?”
“放心,都是從醫院拿的。”
“哪家醫院?”
“有韓國的醫院,也有國內的。”
這是《法制日報》記者近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暗訪多家美容美甲店過程中,與服務人員的對話。
《法制日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美容店開設在寫字樓或是居民樓內,在提供護膚項目的同時,也提供微整形服務。這些店鋪號稱與整形醫院合作,但具體到哪家醫院,又不願多説。
在合肥市一大型商貿中心寫字樓裏,有一家韓式皮膚護理中心。記者看到,這家店面裝潢比較高檔,一進門是接待區,往裏走是不同的房間,房間裏擺放着牀位和儀器。
微整形市場潛規則 還敢隨隨便便在自己臉上開刀嗎
記者以想要美白和補水為由進行諮詢。該中心一名號稱是皮膚科專家的工作人員遞給記者一本產品手冊,裏面有一頁介紹的是水光管理,價格是2000至2800元不等。
“這個是水光針,一個療程要注射3次。注射前會敷麻藥,注射時不會痛的。”這名工作人員介紹説,這是通過皮膚內的5個通路注入皮膚再生成分,讓皮膚水嫩。
“不用開刀、手術,打一針就變美”,這是微整形機構慣用的噱頭。“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近來,各地頻發微整形美容變毀容事件,很多求美人士微整形後出現嚴重併發症,嚴重者甚至導致失明、危及生命。
微整形導致失明、中毒等病例明顯增多
目前,注射美容常用三類針劑:肉毒素、玻尿酸和膠原蛋白,可以局部改變形狀,產生隆鼻、隆下巴、瘦臉等效果。
記者從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整形美容科瞭解到,因注射美容針引發嚴重併發症的病例十分常見。近兩年,該院每年都會接收近百例患者,並且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近一個月內,該科室連續接診3起此類病例。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專家介紹,微整形併發症臨牀表現有血腫、神經損傷、栓塞、組織壞死、感染、皮疹、表情失衡、疤痕、肉芽腫等。根據常年接診經驗,注射美容針引發嚴重併發症的案例主要有三種類型:
——注射玻尿酸隆鼻導致失明。30歲左右的朱小姐今年在廣州珠江新城一民宅內舉辦的“美容整形培訓班”上,與“同學”互相注射玻尿酸隆鼻,導致當場失明。
據朱小姐介紹,這個美容班通過微信圈招募,號稱請了一些台灣、香港的老師來培訓注射玻尿酸隆鼻。培訓班內20個人,兩個人一組相互打玻尿酸,朱小姐自己給別人打沒事,別人把自己的眼睛打瞎了。
——注射不正規肉毒素導致中毒。近日,一位女士在廣州一家美容院打所謂韓國進口的肉毒素瘦小腿,結果導致循環呼吸系統麻痹,危及生命前來該院治療。
“這明顯是肉毒素中毒的症狀。患者給我看了這個全是韓文的肉毒素包裝盒,因來源不明,很可能滴度不對。”該院整形美容科主任羅盛康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就在今年4月份,全國各地接診了二三十個類似的因注射肉毒素而導致頭暈、噁心、嘔吐的病例,這是典型的肉毒素中毒症狀。
微整形市場潛規則 還敢隨隨便便在自己臉上開刀嗎
——注射明令禁止注射的藥物導致組織非正常增生。比如,生長因子只允許外用於創面,卻被非法注射到體內。羅盛康介紹説,該院一位患者在廣州番禺區的一家生活美容院注射生長因子隆下巴,半年後,她的下巴組織不受控制地增生、瘋長。最近前來就醫時,這位患者的下巴已經“長得像鞋跟”,很嚇人。“這些生長因子注射時並沒有異樣,一般都是半年後產生併發症。”羅盛康説。
6角錢的凍乾粉冒充8000元的肉毒素,非法行醫者拖拉桿箱到處“串場”
記者採訪瞭解到,一方面是有問題的美容針劑產品,另一方面是不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人員在各種不正規場所開展微整形服務,這些都使微整形行業暗藏風險。
記者在多地調查發現,美容填充劑假貨盛行。南京市公安局棲霞警方曾搗毀生產、銷售假藥窩點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扣押上千萬元的假藥品及醫療器械。
“售價動輒一兩千元、甚至達到每瓶8000元的‘肉毒素’,有的竟是由藏在民居里的小作坊加工的,原料是成本僅每瓶0.6元的凍乾粉。這樣的利潤遠超販毒。”南京市公安局棲霞分局燕子磯派出所教導員龔恩東説。
浙江嘉興市海寧警方證實,當地警方最近破獲一起生產、銷售假美容藥案,繳獲大量未經我國藥監部門批准、非法入境的溶脂針、肉毒素、瘦臉針等假藥,涉案價值5000餘萬元。
羅盛康介紹,以玻尿酸為例,國家批准使用的產品屈指可數。“我們拿正規產品的包裝盒給併發症患者看,約有一半的人表示用的不是這些。”瑞藍2號玻尿酸具有唯一的防偽編號,市面上居然出現100多個假冒產品貼了這一防偽編號。
此外,良莠不齊的行醫從業人員,不正規的醫療美容場所,與微整形併發症的發生不無關係。
一位市場監管業內人士介紹:“一些美容師沒有經過基本的業務培訓,其注射的位置、劑量都問題多多。”
記者瞭解到,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相當一部分不具備相關資質的美容院甚至私人診所、小區會所也開始做起了注射美容。根據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統計,出現注射美容併發症的病例,有三分之一來自非醫療場所,很多是在生活美容機構、民房、酒店等,還有三分之一的病人來自非整形美容醫生如婦產科醫生跨界做的手術。
微整形市場潛規則 還敢隨隨便便在自己臉上開刀嗎
據上海市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綜合執法大隊上官士浩介紹,一些非法行醫者打着醫生旗號,拖着拉桿箱在各個美容院之間趕場。通常是事先通過美容院約好手術時間,術後“醫生”馬上離開,不給任何票據。
此外,QQ、微信等,成為不正規微整形美容的推銷窗口。記者隨機加了幾個美甲店的微信號發現,雖然實體門店從表面上看只從事美甲或美睫業務,但其朋友圈裏一直在推薦各種注射類的美容項目。一家美甲店主告訴記者,肉毒素和玻尿酸是目前做得最多的項目,每個月都有醫生到固定的酒店幫助注射,提前預定即可。
違法成本低,監管處真空
據瞭解,微整形在國內已經擁有巨大的市場。然而,目前對其監管卻接近“真空”狀態。
一位市場監管人士説:“目前這一領域存在一個尷尬的現狀,醫療美容通常屬於衞生行政管,但很多注射美容都是發生在非醫療機構裏,如一些理髮店、美甲店、會所、工作室、生活美容院等,這讓衞生行政部門無能為力。而生活美容場所則又不在藥監的監管範疇內,導致監管出現困境。”
羅盛康説:“很多時候是因為美容變毀容後消費者才舉報,有相關部門介入,預防性、前置性的監管很少。”
杭州市一醫院美容科主任張菊芳認為,“非法行醫之所以猖獗,主要因為違法成本太低。不具備醫療美容資質的美容院、美容師被衞生監督部門查到,可能只罰幾千元,比起賺幾百萬元微不足道。而且一個窩點查掉他們能迅速換一個地方。”
一些監管人員建議,需加大源頭打擊,減少市場上的假藥橫行。同時加強跨部門協調,進行數據共享和聯動查處。此外,應對造成人身傷害的行為從嚴懲處,將有消費者投訴的美容機構列入“黑名單”,同時,嚴禁無資質人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