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貨逆襲!拿什麼支撐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

由 諸葛寒香 發佈於 綜合

  華為手機受阿根廷消費者青睞 馬丁・薩巴拉攝

  國貨逆襲!拿什麼支撐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

  洋火、洋麪、洋傘……早在上個世紀初,洋貨就是高端的代名詞,國貨給人的印象就是低劣。但如今,人們的這一印象正在改觀,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國貨才是“首選”和“優選”,國人的國貨自信正在悄然生長。

  國貨開始逆襲

  8月初,一個短視頻引爆國人自豪感,在朋友圈被廣泛轉發:一外國人提着一個裝滿手機的袋子,對着記者的話筒説:“裏面是小米手機。在我們國家,人們經常購買小米手機。我幫他們代購。”

  網友“天然萌”在評論中感慨:“10年前,大家都在談諾基亞、摩托羅拉,現在朋友們都在用小米、華為。”

  中國信息通訊研究院發佈的報告也印證了“天然萌”的感受:今年上半年,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2.16億部,佔同期國內手機出貨量的90.5%。國內手機銷量排行榜上,前三名都是國產品牌;全球十大智能手機品牌中,有6個是國產品牌。

  事實上,在不少高科技領域,中國品牌都大放異彩。如大疆無人機,已經佔全球消費級無人機市場70%的份額;又如中國高鐵,截至2016年底累計投入運行的動車組高速列車達到2595組,超過全球總量的60%,通車高鐵里程長達2萬多公里。

  在傳統的居家消費品領域,國產品牌的集體發力也重新刷新國人認知。

  “我們的智能馬桶產品一度脱銷。”九牧廚衞品牌經理洪智明説。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九牧廚衞公司的營業額增幅達到30%,在國內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大部分國際品牌。

  近些年來,格力、小米、美的推出的電飯煲新產品,也開始叫板日本同行,其中美的集團2009年就成為全球電飯煲產銷量冠軍。

  在整個汽車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廣汽傳祺產品實現了逆勢增長。“我們的整體市場缺貨量一直維持在2萬輛以上。”廣汽乘用車總經理吳松介紹,廣汽傳祺首款產品銷量5年來增長了近10倍,單車售價達到甚至超越部分合資品牌。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自主品牌正在逐漸發力,一點一點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在一些細分領域甚至超過了國際品牌。2017年上半年,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493.95萬輛,同比增長4.33%;國產品牌佔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3.90%,佔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1.14個百分點。

  “進口黨”變身“國貨粉”

  長期以來,“中國造”憑藉低廉的價格橫掃全球,同時也常常被打上“劣質”和“山寨”的標籤。但如今,國貨崛起的關鍵詞已變成了“信任”。

  正是因為信任,今年初,廈門市民房進義買了一款國產的智能馬桶蓋。他説:“曾經一直覺得進口質量好。但這一次我對比了一下,發現這款國產的馬桶蓋質量不比進口的差,價格卻便宜了一半多。”

  近年來,國貨在市場上的良好表現,讓諸多像房進義一樣的“進口黨”在慢慢改變消費理念。其中不少人在有過美好的用户體驗之後,慢慢變成了“國貨粉”。

  細數家裏有哪些“國貨”時,重慶市民王海藝自己也吃了一驚,她買了錘子手機、格力空調、海爾冰箱和洗衣機、聯想電腦……她説:“我買國貨,就是覺得質量好,用起來舒服。”

  隨着時間的積累,國產品牌的口碑效應開始顯現。在北京一所大學內任職的教師顏賢斌是一個十分在意生活品質的人,在買車之前,他曾一度擔心國產車的質量不穩定,容易出小毛病,但在仔細研究過用户評價之後,他打消了這個疑慮。“我看中的哈弗汽車,這麼多年了,在SUV中銷量第一,評價也都很好。大家説好,才是真的好吧。”

  在一則“‘歪果仁’覺得中國哪裏最厲害”的新聞節目中,十幾位外國人列舉了支付寶、微信、地鐵等令他們感到印象深刻的產品。一項針對20國青年的調查顯示,高鐵、網購、支付寶、共享單車,成為這些在華外國人心目中的中國“新四大發明”。

  顏賢斌説:“國際上都這麼認可我們的品牌,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自信一些呢?”

  國貨自信需要實力支撐

  自信的背後是實力的支撐。

  專家認為,國產品牌贏得消費者信賴,依靠的是實力,而非盲目的民族保護主義;消費者對國貨的信任並非“迷之自信”,而是“中國造”的質量進入歷史新階段的客觀反映。

  近年來,隨着各項鼓勵技術研發政策的出台,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正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和“中國智造”轉型。

  一些老字號品牌也在通過技術創新尋求復甦。紅白雙色的回力鞋曾經是幾代人的經典回憶,如今,回力鞋把智能穿戴設備作為新的突破口,在部分鞋子內安裝定位芯片,可以防止孩子老人走丟,年銷售額節節上升。在歐美地區,原本售價2歐元的回力鞋銷售價格已經達到50歐元。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常務理事賈新光説,過去自主品牌汽車和進口品牌差距主要是不掌握核心技術、產品靠抄襲模仿等。近年來,很多企業注重生產管理和提高服務水平,產品質量有明顯提高,特別是汽車造型有明顯進步,成為贏得國內消費者的關鍵。

  另外,一些國產品牌充分認識到自身與國際品牌的差距,並針對自身的弱點進行國際合作,補齊短板。比如,針對國內馬桶功能和外觀設計較弱的特點,九牧廚衞在2011年開始和IBM合作,以改善自己的管理系統,並與鳳凰設計等機構合作,以提升產品研發能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建立信任難,毀掉信任卻很容易。專家建議,“中國造”在不斷創新和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證質量的穩定。在此過程中,國家要健全各類產業的技術標準和各種產品標準體系,政府要完善知識產權的法規體系,打造誠信守法的市場環境,企業要更加註重產業的核心技術研發。

  國人正對國貨放棄成見,國人消費自信已逐步建立,國貨認可度正在不斷提高,購買國貨漸成消費風尚。在廈門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靳濤看來,國貨的春天才剛剛到來。(半月談記者 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