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劇報告:“蝦稻共作”成脱貧利器 潛江乘“小龍蝦”奔小康
中新社潛江8月11日電 題:“蝦稻共作”成脱貧利器 潛江乘“小龍蝦”奔小康
中新社記者 張明新 董曉斌
“非常感謝小龍蝦的‘幫助’,讓我們的收入翻了幾番,現在全組人養蝦都特別積極。”在湖北省潛江市漁洋鎮躍進村一組,農民黃國祥一説到自己的蝦稻田,就顯得異常高興。
有“中國小龍蝦之鄉”之稱的潛江屬於插花貧困地區,有3個省定貧困鎮,3個重點老區鎮。黃國祥所在的躍進村,是潛江一個貧困自然村,全村有6個村民小組,總户數345户,共有貧困户124户。
資料圖:小龍蝦已經成為中國著名流行美食。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蝦稻共作”生態種養模式發源於潛江,最初名為“蝦稻連作”。這種模式是利用低湖撂荒稻田,開挖簡易圍溝放養小龍蝦,使其自繁自養,可提高農田複種指數。通常情況下,畝產小龍蝦達400斤左右,畝平純收入在5000元左右。
潛江市委書記黃劍雄介紹,2017年,潛江小龍蝦養殖面積已達50萬畝以上,建成了9個萬畝和50個千畝的集中連片“蝦稻共作”生態種養基地。為此,潛江立足貧困地區的特色和優勢,將龍蝦產業作為脱貧攻堅的主導產業。
“再過20天,等水稻長得‘垂下頭’,我就能撒下蝦苗了。”黃國祥一邊查看水稻的生長情況,一邊計算着哪天能把蝦苗撒進稻田。黃國祥今年55歲,之前他農忙時種田,閒時就在潛江當地打些零工,每年的純收入只有1萬多元。
剛聽説“蝦稻共作”時,黃國祥和躍進村一組的其他貧困户一樣,積極性都不高,都不願將農田改造成“蝦稻田”。“我一直都在種棉花,村裏突然讓我把水稻田挖了養小龍蝦,覺得既麻煩也有風險。”他説。
為打消他的顧慮,村幹部帶着他去潛江的“蝦稻共作”典型地區參觀考察,得知一畝蝦稻田收益最少5000元(人民幣,下同)後,黃國祥心動了。從2015年開始,他承包了13.9畝的水稻田用於養蝦種稻,如今他每年毛收入10萬元左右,純收入近5萬元。
看到黃國祥的收入後,村裏人也坐不住了,紛紛提出要跟着他一起幹,組裏的12户貧困户户户養蝦。黃國祥介紹,他每年可以在4月至6月先賣小龍蝦,6月底插秧後,秋季可以把蝦稻賣出去,最後在春節前後還能賣蝦苗。
黃劍雄介紹,針對貧困户養蝦,潛江出台了相關扶貧政策,由相關企業負責對貧困户的蝦池開挖、蝦苗投放、養殖和病蟲害防治等進行技術指導。同時,企業按照每畝500元的標準無償投放蝦苗,2000元封頂,並簽訂產品保底價回收合同。
在躍進村5組貧困户李德濤家中,記者看到,和許多農民的房屋一樣,儘管這是一棟兩層小樓,但是屋內異常簡陋,就只有一張四方桌和四條長凳,牆邊堆放着一米多高的龍蝦飼料和雜物。
下午3點,李德濤正在家中午休。經過了4、5、6月的“旺季”,7月已是潛江小龍蝦的“淡季”。由於出蝦量較少,李德濤每週只在其中兩三天收蝦。其餘時間,他就偶爾打理一下種植的棉花,或者去蝦池清理一下水草。
李德濤今年43歲,一家5口人全靠他和妻子兩人勉強支撐。此前,李德濤在浙江温州的建築工地上做泥工,每年毛收入4萬多元。返鄉後,李德濤借錢承包了26畝農田進行小龍蝦養殖,並利用扶貧政策申請到了2萬元的無息貸款。
“照顧小龍蝦必須要很細心,雖然辛苦,但是我覺得很值得。”李德濤説,他從2016年開始有了收益,今年高峯期每天的收蝦量為500到600斤,上半年已有8萬元進賬。如今不僅把借款還清了,還買了一輛旋耕機。
“2016年,潛江共有9102名貧困對象通過發展‘蝦稻共作’產業脱貧致富。”黃劍雄説,到2017年底,5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64052人全部脱貧,2018年至2019年將全面鞏固提高,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