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教授”24年紮根一線 培育1200多人次競賽獲獎
鄭賢帶領學生到農科所參觀
羊城晚報記者 周聰
在廣州市海珠區實驗小學有這樣一位教師,她32歲半路出家當老師,如今成為廣州僅有的8位“小學教授”之一;她不是科班出身,卻在24年的教育生涯中,獲得全國模範教師、廣東省小學特級教師、廣東省首批名教師等大大小小的榮譽超過一百多個;她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一直活躍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領域,在她輔導學生中有1200多人次在各級計算機競賽中獲獎――她,就是鄭賢。
她那充滿“激情和親和力”的課不僅深得孩子們喜愛,青年教師們也從她身上獲益匪淺。在省內外,有近83名青年骨幹教師是她的徒弟,他們有的成了當地的名教師、有的成了學科帶頭人、有的成了教學能手,更有一位成為廣東省小學特級教師。
從工廠主管到小學教師
鄭賢原來在廣州一家自動化儀表廠任業務主管。1993年初,海珠區教育局向社會公開招聘教師,擁有本科學歷的鄭賢一試即中,來到同福中路第一小學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段旅程。
跨進校門,32歲的鄭賢發現自己雖有理工科功底,但在教學上起點低、年紀大,比同齡的老師更是有10年的教學經歷差距。於是,她為自己定了個規矩:每天至少比其他老師多工作3小時,一邊在廣州大學教育學院進修,一邊自學計算機信息技術知識,“用比別人多幾倍的時間來彌補差距!”
剛涉足教壇,學校領導便給她佈置了一個任務――培訓學生參加兩個月後舉行的市級計算機LOGO程序設計比賽。而當時鄭賢對LOGO程序設計都只是一知半解,在小學開展信息技術教育的初期,學校裏能有一個略懂電腦的老師就已經是“救命稻草”。鄭賢挑了三個學生,硬着頭皮和學生一起從頭學起。為此,鄭賢發動全家人幫她搜索全城的書店,購買相關書籍。她每天晚上都鑽研相關知識,到了第二天放學後輔導學生。頭天晚上自學,第二天教學生,結果這幾位初出茅廬的師生,竟獲得了兩個一等獎,一個三等獎。
這段日子不僅給鄭賢樹立了威信,更建立了自信,悟出了教育之“門”:師者,必須先是學者。
從教20多年,鄭賢輔導的學生參賽獲獎,從最初的三個,到後來常常“一車一車地捧着獎狀回來”。1200多人次獲獎,這樣的成績在全市都是領先的。
成名於“培優”
致力於“扶差”
長期深耕教育一線的鄭賢深深地感到,優秀的孩子在競賽裏多拿一個獎或者少拿一個獎,對他們的影響其實並不大。但是對於中下生來説,老師的關注、引領、鼓勵、幫助,則很有可能改變他們的一生。
2015年在學校開學後的9月底,鄭賢突然被學校急調即任四年4班班主任。當時的4班有些孩子是出了名的調皮。 “四大天王”、“八大金剛”,每天班級管理日誌上記錄的,都是他們的名字。其中沒有同桌的小W,就引起了鄭賢極大的關注。
小W調皮好動,腦瓜子靈,常有一般人意想不到的點子和想法。但他上課愛搞小動作、開小差,課間不時搞一些“花樣”捉弄同學,還常畫一些不雅的畫去影響同學等等。幾乎每天都被同學投訴。
“小W你怎麼是一個人自己坐呢?”
“是啊,我一直都是自己坐的,從一年級開始到現在。”
“你喜歡一個人坐?”
“不是,我不喜歡。”
“那我安排一個我班優秀的孩子與你同坐,但你要自覺,要認真上課,不能影響他人,你能做到嗎?”
……
在一次與小W的深談中,鄭賢得知從一年級起,小W就是班上的調皮大王,為了讓小W不妨礙其他同學,早早地對其進行“隔離”。
鄭賢試圖安排班裏表現比較好的孩子與小W同坐,誰知道,問了一圈誰都不願意跟小W坐。最後中隊長嘉恩在鄭賢連贊帶哄的激勵下,很勉強地與小W同桌了。在嘉恩的幫助下,小W開始有所改變,有所進步。
對差生小W,鄭賢可謂十分“偏心”,只要有適合他的活動,都會盡量讓他參加,希望羣體的活動,能給他帶來更多的正面影響和引領。
一個偶然的機會,鄭賢知道“第二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七巧板創意製作競賽活動”將在廣州舉行。鄭賢靈機一動,何不培訓、組織班裏的孩子參加比賽?何不讓充滿挑戰的活動,來促進調皮搗蛋的熊孩子們轉變。
於是一支由班上最調皮的男生和最優秀的女生組成的隊伍就此誕生。鄭賢希望通過競賽的辦法,讓學生們找到自信,轉變學習態度。鄭賢的想法果然沒錯,這10位孩子在比賽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有4位學生還獲得了一等獎,小W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