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遇到困難,對父母説“我不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回應呢?對於現代父母來説,我們更推崇鼓勵式育兒的方式,而“我不行”三個字背後具體隱藏了孩子哪些情緒,就需要父母多和孩子溝通才能深入瞭解。
若孩子是因為自卑情緒影響到日常行為,而父母還沒及時發現幫助引導,那麼有可能影響的會是孩子的一生。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及時察覺才能阻止情況惡化。
行為1:自我封閉,喜歡獨處
經常説“我不行”這句話的,多半是打心底自卑的孩子。跟大人出去時總愛躲在身後,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學校的活動永遠不敢參加,只喜歡一個人獨來獨往或者獨自相處,就有可能是自卑的表現了。
在孩子“露怯”之時,不少家長都喜歡當着其他人的面責罵孩子:“你看別人家的孩子都大大方方的,再看看你!”,言語間充滿打擊。當形成“受到打擊——更加自卑——愈發唯唯諾諾——再次受到責罵”這條惡性循環時,孩子將越來越自卑,更不喜歡與人交往了。
行為2:愛逞強,過分追求表揚
自卑的人的另一個特點是自負。心理學家研究發現:自卑感強的孩子,總感到不如別人,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他們比一般的孩子更希望獲得別人的讚揚,甚至會用一些不恰當的手段去證明自己。
為了減輕自卑的感受,孩子開始愛上爭強好勝。當孩子出現過度的好勝心,處處做給別人開,那麼他一定很累。這時候父母需要向孩子展示一顆平常心,坦然對孩子説:努力很好,但是快樂更重要,我們希望你能放鬆下來。
行為3:愛推卸責任,永遠是別人的問題
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不小心就會闖禍。當麻煩找上自己,那些自卑的孩子第一反應就是把責任推卸給對方,而這也恰恰暴露了內心的自卑和怯懦。他們害怕承認錯誤和失敗,長此以往,在工作和生活中會嚴重影響到自身進步和人際關係。
不管到什麼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最強大的心理依靠。當孩子經常流露出推卸責任的表現,父母需要進行寬慰:不要害怕失敗,也不必迴避錯誤,爸爸媽媽會理解你,陪你一起去面對錯誤,但是你首先要勇敢正視自己。
行為4:敏感多疑,過多的在意別人的評價
心理學家表示:太在意他人看法的真正原因在於“承認欲”,過度追求別人的認可和肯定。有時候心虛,其實也是自卑的表現。
導致這種結果的,八成是因為孩子從小就很少聽到父母説鼓勵的話,讓他誤以為無論自己取得什麼樣的成績都無法得到父母的認可,於是懷疑自己接着更加努力,這種努力就像一個無底洞,無論營造出多少光亮,始終無法填滿,最後形成深深的自卑。
接納孩子的平凡和不盡人意,看到他內心的訴求和渴望,瞭解並尊重孩子,才是作為父母的基本功。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和陽光般的愛,就能驅散他內心的自卑,更大膽地向前行。
各位父母,你的孩子會經常説“我不行”嗎?在什麼情況會顯露出自卑情緒?歡迎大家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