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讓霧霾消散在路上 嚴查超標小客車

“冬病夏治”讓霧霾消散在路上 嚴查超標小客車

  朝陽區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調試遙感監測設備。

  每當冬季空氣重污染來臨,停產、車輛限行等一系列應急措施啓動,不少市民都會忍不住“吐槽”空氣污染治理為何如此之難,應急措施為何只能“削峯減速”,不能除斷“病根”。事實上,大氣污染治理是一場持久戰、攻堅戰,發達國家用幾十年才解決的問題,我們不可能在幾年間就徹底完成。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我們可以無為而治。

  此前環保部針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作出了“冬病夏治”的部署――冬季重污染,光靠污染來臨時的應急減排措施遠遠不夠,必須以全年的尺度加以系統規劃治理,包括削減燃煤、治理超標排放機動車和散亂污企業等多種措施,很多工作要在秋季,甚至夏季、春季就要鋪開。今年是落實國家“大氣十條”和北京市“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全市上下都在推進各項措施,全力將冬季污染之“病”,在夏秋季就斬斷“病根”,讓更多藍天留在北京。記者最近跟隨環保人員,走訪了多個治理現場。

“冬病夏治”讓霧霾消散在路上 嚴查超標小客車

  京港澳高速興禮檢查站,房山區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的工作人員在檢查車輛尾氣

  淘汰老舊車嚴查超標小客車

  現場:疾馳超標車難逃遙測“法眼”

  8月14日上午10點,朝陽公園東四門附近的四環輔路上停着一輛印有 “環保監察”字樣的依維柯中巴車。中巴車的後側約5米,一部約半人高的遙感監測設備正在實時監測來往車輛的尾氣。於兆匯、於爽頭頂着烈日,在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況。在車內,王萌目不轉睛,盯着屏幕上顯示的一輛輛汽車通過的排放信息。王萌、於兆匯、於爽都是朝陽區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的隊員。

  10點15分55秒,一輛出租車疾馳而過,依維柯車廂內的計算機屏幕上立即跳出了排放超標的提示。幾乎同時,該車的車速、超標數據、車輛照片也被立即鎖定,存入了數據庫。這輛車一氧化碳體積分數濃度達5.14,而標準限值是不超過2.5,“它必須得去修車,否則沒法驗車通過年檢,還要接受處罰。”王萌對記者説,這套遙感監測設備非常先進,0.1秒內就可以監測並分析出車輛排放是否超標,“剛才出租車時速52公里,遙感設備鎖定非常輕鬆,城市道路行駛中,沒有車輛能逃脱它的‘法眼’。”王萌自信地説。

  王萌介紹,目前朝陽轄區內遙感監測的點位增加到了1個固定高架點、7個移動遙測點,更多超標車納入了“監管範圍”,為了讓超標車無所遁形,今年朝陽區還將再增加兩個固定式遙感監測點。

  處方:市環保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底全市共完成老舊機動車淘汰26.7萬輛;為8000輛出租車更換了三元催化器,提前完成全年任務,兩年累計更換5萬餘輛;上半年新增上牌純電動汽車2.75萬輛,本市累計達到近13.7萬輛,電動汽車規模全國第一。此外本市上半年累計抽查機動車尾氣排放847.5萬輛次,查處違規車6763輛次,處罰金額335萬元。本市還創新性推進跨區聯動執法等模式,滾動式曝光違法信息、向環保部上報外埠違法車輛。

“冬病夏治”讓霧霾消散在路上 嚴查超標小客車

  環保監察執法隊員檢查燃煤鍋爐。

  重型柴油車逢車必檢超標必罰

  現場:手“踩”油門揪出“黑煙車”

  8月15日晚上7點,位於房山區的京港澳高速興禮綜合檢查站,一輛輛準備進京或者過境的大貨車排着隊依次通過檢查點。房山區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站的劉亞森、張昊辰、杜永昌正對每一輛柴油大貨車進行尾氣檢查。

  “您好,請接受尾氣檢查!摘空擋、拉手剎、別熄火!”劉亞森在隆隆的發動機馬達聲中對司機喊話。司機打開車門,劉亞森攀上駕駛室外梯,手直接伸進了方向盤底部的油門處,用力摁下了油門。與此同時,張昊辰、杜永昌死死地盯住了尾氣口,這輛罐車排氣管噴出了黑煙,該車司機立刻被“請”到了旁邊的停車場接受處罰。司機告訴記者,他這趟是運送液氨從保定去內蒙古赤峯,“是不是加的油出問題了,我的車一直沒問題啊?”他對環保執法隊員解釋道。不過沒有用,“修車+罰款”,這車跑不了。

  對於劉亞森他們而言,晚上的夜查才剛開始不久,“至少要幹到半夜12點以後,有時候車太多就直接到第二天清晨了。”記者看到,劉亞森的雙手已經沾滿黑色的粉塵,記者追問為何要用手“踩”油門,他解釋説,如果全身爬進駕駛室,坐到駕駛位上,再用腳踩油門,太花時間,後面就堵車了,“我現在這樣查一輛車能節省近半分鐘時間,一天折算下來能多查好多輛車呢。”他告訴記者,大貨車油門很沉,車多時手都能“踩”腫了,變黑變髒就更顧不上了。

  記者在檢查點站了兩個小時,劉亞森和同事們一共手“踩”油門檢查了87輛大貨車,逢車必檢,發現並處罰超標車9輛。

  處方:市環保局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本市日均有進京重型柴油車7萬輛次,過境重型柴油車3萬輛次,檢查發現,部分進京或過境的外地重型車輛無法達到綠標車排放標準,這些車輛每車排放量相當於200多輛國四小客車。

  為加大對機動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車的監管,環保部門利用“三道防線”開展路檢夜查。“三道防線”包括市界綜合檢查站、五環路沿線貨車卡控崗、城區主幹道,固定安排1至2組執法人員全力配合,細緻開展車輛排放執法檢查。對排放超標車輛依法處罰,對拒不接受處罰的,移交屬地執法機構;對違法行為未處理的,禁止進京。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共檢查重型柴油車53萬輛次,處罰排放超標車8897輛次,是去年同期的2.5倍;其中本地車處罰2906輛次,外埠車處罰5991輛次,是去年同期的4倍。合計處罰金額395萬元,是去年同期的2.7倍。

  聯手“環保警察”嚴打違法排污

  現場:神秘洗衣廠半夜“復活”偷排污水

  市區兩級環保執法隊員聯合行動,環保監察執法隊員與“環保警察”強強聯合。8月14日,全市打散治污專項執法行動正式“打響第一槍”,記者全程跟隨執法力量進入打散治污第一站――通州區。

  執法隊員按照舉報線索來到潞城鎮後榆林莊村一個大門緊閉的大院,反覆敲門,無人答應。從門縫裏看,院子裏面堆滿了雜物,看似已經廢棄了不少時間。執法隊員不氣餒,終於進入院內,裏面一個車間裏堆滿了待洗的牀單、被罩等物品,看守的一位老太太稱這家洗衣廠是自己老伴兒開的,已經停了很久了,“準備搬到外地去”。

  事實果真如此嗎?一台電腦引起了執法隊員的注意,打開電腦,一套視頻監控系統進入隊員的視野,打開視頻監控,8路攝像頭畫面揭開真相:這家洗衣廠在13日凌晨1點、深夜10點還處於“復活”狀態,工人加班加點清洗牀單、被罩,13日清晨,還有金盃麪包車來運貨。執法隊員立即對這家洗衣廠的設備進行了查封,潞城鎮政府負責人當即表示,近幾天就會責令這家洗衣廠關停搬遷。

  臨近午夜,執法隊員和“環保警察”又來到張家灣鎮北大化村,一家作坊式洗衣廠正燈火通明地運行,9台洗衣機、烘乾機、熨燙機隆隆作響;廠房外,一台破舊的燃煤鍋爐冒着刺鼻的濃煙。令人震驚的是,這家洗衣廠產生的污水竟然直接流入下水道,通過一根暗管排到廠院外。工人們透露,他們從不在白天生產,都是從下午五六點開工,一直幹到凌晨五六點,然後休息。執法隊員和“環保警察”當即叫停企業的違法生產行為。記者瞭解到,環保部門立案處罰以後,將會把該案件移交“環保警察”。

  處方:從8月14日開始,市區兩級環保監察隊員和“環保警察”在通州啓動對散亂污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企業的全面檢查。檢查將依託京津冀地區熱點網格進行,“環保部劃定的網格是3公里乘以3公里,我們目前正在嘗試在這個網格內進一步細化,精細到500米乘以500米,便於精準督查,企業違法排污將無所遁形。”市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李斌説。

  據通州區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通州區打響“藍天保衞戰”以來,截至8月4日,1240家“散亂污”企業已停產。

  本報記者張航 文並攝 J067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126 字。

轉載請註明: “冬病夏治”讓霧霾消散在路上 嚴查超標小客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