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 沒有博士學位的人是造不出來的 你要你的高學歷有什麼用?
地溝油是質量極差、極不衞生,過氧化值、酸、水分嚴重超標的非食用油。它含有毒素,流向江河會造成水體營養化,一旦食用,則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
“過菜油”之一的炸貨油在高温狀態下長期反覆使用,與空氣中的氧接觸,發生水解、氧化、聚合等複雜反應,致使油黏度增加,色澤加深,過氧化值升高,併產生一些揮發物及醛、酮、內酯等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這些物質具有致癌作用。“泔水油”中的主要危害物—————黃麴黴素的毒性則是砒霜的100倍。
以假亂真,以次充好
國家及相關部門還在研討論證地溝油檢測方法,經驗總結以下幾點供你參考。
四招可以辨別:
1、嘗味道:如果油味中含有辣味,很有可能是用地溝油煉製的食用油;
2、辨異味:取少量食用油於掌心,用手掌來回搓,如果其中有異味,很有可能摻入了地溝油;
3、放冰箱:將油品放到冰箱5至8攝氏度的冷藏區內,2-4小時候,出現凝固結晶,很可能就地溝油。因為在地溝油加含有相當成分的動物油。
4、高火燒:如果用高火燒製後,油色發生改變,顏色變濃、變黑,就説明很有可能是地溝油,因為地溝油中含有的小顆粒燒焦後容易變色。
5、看油透明度。正宗食用油都是清澈透明的,在一邊放紙條,從對面在光下可以很清楚的看清對邊的字樣,而地溝油肯定渾濁不清,摻的越多,油越渾濁。
小編認為人都有七情六慾,人的道德修養與學問大小並不一定有太大的關係,生活環境不同,走的路不同,有的人是自小心底就有邪念,在一定的環境下,就把壞的缺點放大了,有時沒學問的人不見得沒修養,做地溝油的,據説都要有博士以上的專業水準才做得出來,還有一些重污染的工業,那些工業家,都是高學歷的大才,可為了一展抱負,就把道德的底線給踩過了界了!希望大家進行轉發提高辨別意識!!!
CambridgeUniversityis advertising for a PhD student to examine the qualities of chocolate in hot weather. 劍橋大學正在徵聘巧克力的博士生,來如何在高温下保證巧克力的質量。
It could be a sweet job for the right candidate, but demands a gooduniversitydegree, engineering and physics skills, a track record in scientific experimentation, extensive experience of studying soft solids, and good maths. A sweet tooth might also help: more than three years of full-time chocolate is not a career for the soft-centred.由於這項研究項目屬於“實驗性質的科學研究”,有意者至少要擁有名校本科學歷、具有紮實的數學基礎才能勝任。此外,課程中還需運用大量工程學及物理學的知識。如果你是一名甜食愛好者,這可能也會是個加分項——和巧克力共處三年多可不是人人都能勝任的。
CambridgeUniversityis advertising for a PhD student to tackle a three-and-a-half-year research project, into how chocolate can "remain solid and retain qualities sought by consumers", when stored and sold in warm climates.劍橋大學為一個為期三年半的研究項目徵聘博士生,專攻如何在温暖的環境中阻止朱古力過早溶化;同時要保證巧克力的味道質量不受影響,從而讓巧克力可以在温暖的氣候下妥善保存和出售。
The problem will be familiar to anyone who has ever put aside a treat to consume later on a warm day and been heartbroken to discover it turned into chocolate sauce: chocolate, the ad points out, "has a melting point close to that of the human body".有時我們會將巧克力放在一邊想着稍後再吃,然而卻“悲劇”地發現它變成了巧克力醬,這一場景對我們來説再熟悉不過了。正如宣傳中指出的,巧克力的熔點和接近人體温度,因此很容易變軟。
The job – only open to EU candidates – has an undisclosed sponsor described as having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is field". The project, the ad continues, "will develop a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area which extends beyond the industrial need".這次徵聘只面向歐盟國家,其資助者身份不明,據悉,他已經擁有了“該領域的既存技術”。宣傳廣告上還講到,這一項目“已經不僅僅限於滿足工業需求,它會深化人們對這一領域的基本認知”。
The job, based in the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will start on January 2015, so candidates might do well to find a large bar and a cool place, and put in a bit of practical research immediately.此項目於2015年1月開始,它以化學工程技術和生物工程技術為基礎,因此研究者們最好找一個大巧克力棒和涼快的地方,並立刻開始研究。
(翻譯:進擊的Meredith)
聲明:本雙語文章的中文翻譯系滬江英語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中文翻譯僅代表譯者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指正。
(2017-07-18)
胡適向來給人一種謙謙君子的感覺,他一生共獲得35個博士學位,做過北京大學校長,還是新文化運動的領導者之一。據説他是當時文人之中工資最高的一個,那每個月能拿多少錢呢?
説起來也挺有意思的,胡適雖然一生獲得了35個博士學位,但只有一個是正式的,其他34個都是名譽博士,而這個正式獲得的博士學位還曾被人懷疑造假。因為1917年他從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系畢業時提交了一份研究中國古代哲學的論文,但是由於考評教授們基本上都對漢語和中國文化不瞭解,所以論文就被擱置了,胡適着急回國就沒有參加論文答辯。回國後他那篇論文被髮表了出來,署名為胡適博士,然後就有很多人質疑説他是假博士,十年後到美國訪問又重新提交了那篇論文,這才正式獲得哲學博士學位。
至於另外34個博士學位,都是外國一些高校給予他的榮譽學位,文學、法學、人文等領域都有,光美國就佔了31個,其他的還有加拿大、英國和香港。後來還有一些高校要給予他同樣的榮譽,然而胡適拒絕了,或許是因為他感覺博士頭銜太多了也沒有什麼意思吧。地位高,收入高,生活無憂無慮,胡適在民國時期的文人裏可以説是最幸福的。
據統計,故事在擔任北京大學校長的時候工資是600塊一個月,這裏還不算其他方面的收入。600塊是什麼概念呢,當時在北京買一套四合院還用不了1000塊大洋,胡適這一個月的工資就快能買上一個四合院了。曾經美國一個大學要聘請他當教授,年薪一萬美金,相當於40000塊大洋,就這他都不幹。話説老胡有別墅、轎車、大型游泳池,還聘請了什麼司機、保姆、看門人等,沒事跟朋友來個大型的聚會,別提多自在了。相比之下魯迅就慘了點,工資一個月雖然也有300塊,不僅剋扣,而且還拖欠了三年的錢,你説人家能不痛恨嗎?
有人説那個時候的文人是幸福的,其實也不盡然,像胡適這樣的與高層關係好的幸福,魯迅這樣的就不行了,扣你工資你也沒辦法。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江南俗士1”:8個
網友“黑蝴蝶31”:那個時候的教授工資高地位高,沒有説三道四。現如今教師工資低地位更低,與民國時的教師待遇差了無數倍,比許多部門許多行業的工作者都低,可還有許多人在編排教師。因為他們已習慣把教師與農民或農民工相比,真是無語、無奈!
網友“手機用户52033480732”:魯迅能活到新中國,幾次運動下耒,必死無疑
網友“唐朝0537秀才”:民國是中國文人最黃金的時代
網友“夢天159620011”:胡適和魯迅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的,胡適為中國的文化和抗戰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功在千秋萬代!
網友“masato1163788841”:胡適是大預言家。名言,跟着蘇聯,有面包沒自由,跟着美國,有面包有自由,他們來了,沒麪包也沒自由。
網友“愛背帆布包的少年”:一塊大洋估計能換200多RMB吧 ,那時的讀書人就是吃香啊
網友“愛背帆布包的少年”:魯迅最低也是個千萬富翁吧,那時文人都特別有錢,動不動就幾百大洋一個月╮(╯▽╰)╭
網友“wholenew”:看圍城,方鴻漸留洋費用,然後回來在野雞大學擔任副教授的收入,相當於現在的年薪百萬吧。不過那個年代90%的人是文盲,沒幾個讀書人,不像現在教授到處都是
網友“這裏我不敢”:那時圖書管理員2個大洋。
(2017-07-12)
圖為58歲的Emma Auerbach,她畢業於英國的牛津大學,且取得博士學位。然而這樣一個高材生,卻選擇在深山隱居,已經在深山裏生活了18年!
儘管Emma的家人都反對,但是她非常堅持,最後他們也只能選擇尊重女兒。圖為Emma為自己搭建的小木屋。
在這18年中,別看她一個人,但是她的生活能力很強,她養了幾隻羊和雞來陪伴自己,生活都是自給自足,圖為Emma在擠羊奶,她覺得這就是生活本身的樣子,因此很享受!
她的小木屋旁邊都是樹,她在樹上搭了幾根繩子,來晾曬衣服。
這是Emma修建的廚房,另一邊是衞生間,這廚房裏的所有小設備都是她親手置辦的。
Emma除了飼養雞和養,她還飼養了兩匹馬,出去辦事方便多了,而且還環保。
這是小木屋內一角,感覺很乾淨很衞生。
晚上了Emma生爐子做飯,一邊生爐子一邊演奏凱爾特豎琴,來增加生活情調。
圖為Emma坐在屋門口很開心,她之所以來深山隱居,是因為她接受不了現代社會的污染環境和社會的壓力,她希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一路風景161848344”:讀書讀傻了
網友“攢夠失望就離開了”:生活態度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
網友“shuoshenmene”:這叫享受人生,天堂日子。。
網友“徒步者1104520”:我的人生我做主!
網友“你丫蛋疼”:在中國她要是出去,她的這些東西早就被人偷了
網友“祝君好45”:與世無爭視錢財如糞土 只求共存長青~
網友“短褲破了打個補丁”:做個破屋都那麼有個性
網友“請守護我76805182”:我要是一個人住能嚇死
網友“杏子143707742”:尊重!最佩服這種自己能主宰自己生活、又能跟自己獨處女人。
網友“黑手15384491836”:看破紅塵了!
(2017-07-08)
人生的終極追求是什麼?是無窮無盡的財富,還是聲色犬馬的生活,亦或者是寧靜的午後品一杯香茗。每個人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今天科學君就為大家介紹一位有着與眾不同追求的人,她的名字叫艾瑪·奧爾巴赫Emma Auerbach,一位58歲的英國女性。
艾瑪愛撫着她的馬兒,這兩隻馬是她最愛的寵物,也是她平時出行的交通工具。為什麼艾瑪騎馬出行呢?因為她不是生活在城市中,而是獨自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山中。
艾瑪在18年前,也就是她40歲的時候終於拿到了牛津大學的博士學位,原本她可以擁有一個很不錯的工作機會,但是她卻毅然決然地離開了城市,來到一個荒無人煙的深山中,開始了野人般的獨居生活,而且這樣的生活一過就是18年。
這是一座又小又破的房子,周圍樹木叢生十分破敗,艾瑪平時就住在這裏,過着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活。
就連這座木屋也是艾瑪親手搭建的,艾瑪用樹枝搭建起房子的框架,再用泥土堆砌了房子的牆壁,每次下完大雨之後,艾瑪都不得不修補這些受損的牆壁。
艾瑪稱自己現在很快樂,她養了幾隻山羊和母雞,平時可以擠點羊奶和收集點雞蛋給自己加個餐。
這是艾瑪房子的內部照片,看上去猶如童話小屋一般温馨、自然,整座房子裏唯一的電器就是這些電燈了。
有空的時候艾瑪就會彈自己的豎琴,這是她最愛的放鬆方式。艾瑪為什麼會有如此特殊的生活選擇呢?原來在很多年前,艾瑪和自己男友約定,讀完博士兩人就結婚,然而第一次考試時艾瑪沒考上,而自己的男友卻順利考上了,艾瑪沒有放棄,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最終在40歲時拿到了牛津大學的博士畢業證書,可是她的男友卻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
痛苦的艾瑪接受不了這個現實,於是開始隱居深山,過起了去世隔絕的生活,再也不想那些是是非非。
真是一枚痴情的奇女子!
(2017-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