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長坦言:這類孩子看着聰明,將來多半沒出息,別瞎高興
孩子有出息是父母的期盼,有個優秀的孩子,父母的臉上也會有光。但如果父母認為孩子有出息只是孩子聰明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孩子小時候做的事情中,會顯現出自己的小聰明,這不是優秀的表現。
01
案例
小張與丈夫在平時工作很忙,在生下兒子之後,就交給孩子的奶奶來照顧。小張覺得自己對不起自己的兒子,每次休息的時候,都會來看望孩子。在一次節假日中,小張特地來兒子的奶奶家,買了一些孩子愛吃的菜燒給孩子吃。兒子就吃了一些葷菜,不願意吃素菜。小張只能説,孩子把素菜吃掉,就帶着孩子出去玩。
之後,小張去洗碗了,在洗碗的時候,看到孩子偷偷地把素菜往垃圾桶裏倒。當小張來到孩子面前的時候,孩子一臉得意的看着自己的媽媽。小張敢打渾身不是滋味,在跟兒子的奶奶談到這件事情的時候,奶奶卻説自己的孫子做的很聰明。這就讓小張意識到,孩子的這種小聰明還在奶奶這裏得到了“認可”。
根據調查,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家裏成長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問題。老年人在生活上,存在一點
市儈,精明,心細
等等的特點,這對於老人來説,是一種生活習慣,是無法改變的了。但是,孩子還小,還是很天真,純潔的。
老人帶的孩子,就是過早地讓孩子接觸都社會中的一些負面的情況,這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好處的。就像事例中,小張的孩子一樣,在奶奶家,可能經常見到奶奶這樣耍小聰明的時候,久而久之,就會模仿,變得一樣的有小聰明,而不是真正的聰明。
02
分析
在生活中,孩子的哪些行為不是真正的聰明呢?家長別瞎高興
1、喜歡利用父母的軟肋
父母的軟肋就是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父母都無法有合適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哭泣。孩子一旦哭泣的話,父母就會心疼,就會想辦法來滿足孩子,還有的父母對於孩子的哭鬧感到很心煩,也會想辦法來滿足孩子。尤其是讓老人來帶孩子,面對孩子的哭鬧,老人會更加心疼,也就會想盡辦法來滿足孩子。
其實,這樣的孩子長大的孩子會認為,自己不需要多努力,只要會哭鬧就能夠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自己會哭,就一定會有人來幫助自己。最後,就會被現實的社會所打擊。
2、喜歡利用小聰明來獲利
其實,在生活中,耍小聰明的人有很多,在做事的時候,他們會獲得一定的利益,但是,這都是小利,只是暫時的,沒辦法長期的維持下去,社會上對於這些人基本是很輕視的。孩子在成長的時候,智商在飛速的發展,學東西學得很快,
好地學得很快,不好的也學得很快。
就像上文例子中小張的兒子,在很短的時間裏面,就學會了奶奶的市儈,精明。如果父母沒有及時的引導孩子的話,孩子就會學壞,一旦孩子發現,耍小聰明的收益大於付出的話,孩子就會經常這麼做,使得孩子的人生格局越來越小。
3、喜歡耍手段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求他們做的事情,一般都是孩子不喜歡做的事情,對於不喜歡做的事情而父母又逼迫自己的時候,有的孩子就會耍手段。
比如,父母讓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孩子就會把自己喜歡看的課外書放在作業本下面,父母一離開,就把書拿出來看,父母一來,就做出學習的樣子。這種事情不少孩子都會做過,但是,該學習的時候,還是要注意力集中的學習,三心二意的學習只會沒有收穫。
北大的校長也曾説過,這些孩子看似是很聰明的,其實,長大之後是不會有出息的。
03
結論
而孩子的這些行為歸根結底還是父母教育得不到位,
為了讓孩子能夠真正的成長,父母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孩子的成長,最基本的就是模仿,而模仿最多的就是父母了。如果父母在平時是喜歡耍小聰明,耍手段的話,也會影響到孩子。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腳踏實地地做事,不要去弄虛作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2、要保持足夠的耐心
對於孩子做得不夠好的時候,父母要包容孩子,要鼓勵與支持孩子而不是指責與批評孩子,父母對孩子的批評與指責,只會讓孩子感到無助,他們只能採用一些方式來規避父母的責罰,也就會耍手段與耍小聰明。因此,在生活中要對孩子有耐心,要鼓勵與支持孩子,引導孩子走向正途。
在孩子身上,父母會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孩子有做得不好的情況的話,父母需要反省一下,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做得不夠好,有反思的教育才會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