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網民信息泄露
近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調查報告顯示,有近八成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近半數網民個人通訊信息被泄露。網購也成為了信息泄露的重災區。
7月22日,2015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論壇在京召開。論壇上,中國互聯網協會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發佈了《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
這一報告具體説明了在2015年期間,中國網民所遭受的各種權益事件統計,包括對這些統計的説明和解釋,其中網民個人信息泄露是人們最為關注的問題。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具體報道吧!
調查顯示,近一年來,網民因個人信息泄露、垃圾信息、詐騙信息等現象導致總體損失約805億元,人均124元。其中,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過,包括網民的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被泄露過,包括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
《報告》還羅列了網民遭遇到的五類典型詐騙現象,其中最嚴重的是“冒充銀行、互聯網公司、電視台等進行中獎詐騙的網站”,佔比達76.3%;其次是“冒充10086、95533等偽基站短信”和“冒充公安機關、衞生局、社保局等公眾機構進行電話詐騙”,佔比都超過半數。
《報告》中還顯示有85.5%的網民遇到過有網站“誘導用户點擊”的現象,這在對網民選擇權和知情權的侵犯中最為嚴重。此外,“無法關閉廣告信息”“手機、電腦中有些軟件不知怎麼來的”“預裝軟件無法卸載”等現象也十分突出。
如今,就連網購也成為了侵權重災區。網購、網絡搜索、社交軟件、遊戲、在線旅遊網站等成為是網民權益遭受侵害的“重災區”。其中,網購令網民權益損失最嚴重,網民遭受損失的範圍廣,平均損失規模大,曾在網購中遭受損失的網民比例高達65.3%,平均經濟損失為176.2元。
相關的法律專家指出,我國網民的網絡權益受侵害情況已非常嚴重。但大部分網民受騷擾的程度不深,網民經濟損失數額較小,較少人會藉助司法途徑尋求保護。網民要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和維權防範意識。
近八成的網民信息被泄露,想想都覺得可怕,不知不覺中,你彷彿赤身裸體的活在眾目睽睽之下,還有何安全感可言,不少飽受詐騙信息困擾的人們忍不住概嘆“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