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哥:直播業頻現瘋狂打賞 專家: 可借鑑國外遊戲分級

  14歲的男孩子先是沉迷於王者榮耀,然後沉迷遊戲直播平台。一邊是進入初三後壓力陡增的學業,一邊是帶他進入酣暢遊戲世界的女主播,少年做起了英雄夢,兩個月打賞16萬元。而他的父母是服裝廠流水線縫紉工,縫一個牛仔褲褲頭0.3元,每天加班到晚上12點,16萬元是10年積蓄 錢能不能要回來?家長努力收集證據,平台展開調查,監管部門也開始介入。但是一圈採訪下來,我們更擔憂了:沉迷遊戲、偷錢借錢打賞女主播,這樣的社會現象似乎愈演愈烈,我們,該做點什麼?又能做點什麼?

新聞哥:直播業頻現瘋狂打賞 專家: 可借鑑國外遊戲分級

  瘋狂的遊戲直播網站,無論什麼時候打開都有數十萬人在圍觀。

  孩子迷上女主播

  遊戲平台越來越像社交平台

  直播平台只是提供用户觀看遊戲,孩子和女主播之間沒有太多利益糾葛,並不存在孩子要靠討好女主播來晉級自己的遊戲段位,那麼孩子為什麼痴迷打賞?從今年7月底第一次充值打賞500元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到8月底9月初,每次充值5000元用於打賞,10天裏花了5萬元。孩子這是在遊戲直播平台,在充滿暴力的虛擬世界裏迷幻出自己的英雄夢,全心全意地討好一個網絡那頭從未謀面的女孩子。

  孩子開學讀初三,住校,現實是壓力越來越大的學業,而遊戲平台上是叫他小哥哥的美女。在這樣的召喚下,孩子一有空就去拿媽媽的手機,謊稱“讓我看看老師發在家長羣裏的作業”,其實偷偷打開了支付寶。

  支付寶裏的“充值中心”裏除了充話費,充流量,水電煤寬帶,緊隨其後的就是“娛樂充值”,“娛樂充值”裏你可以直接往各個稍微有點名氣的遊戲平台充值。

  孩子交代説,好幾次他甚至熬到父母半夜加班回家下樓沖涼後(他們家租的是廉租房裏的小間,浴室在樓下,公用),拿起媽媽的手機趕緊支付寶轉賬充值,然後刪除轉賬短信。

  直播平台瘋狂打賞

  每天都有“新聞”在發生

  14歲熊孩子花了16萬元打賞女主播上了熱搜。我們發現這樣的新聞不是個例。

  9月27日,報道《男子沒錢給娃買奶粉,卻借高利貸打賞女主播十幾萬》。

  同一天,9月27日,渝北區公安分局民警千里追蹤,將捲走某超市18萬元營業款的工作人員小玉(化名)緝拿歸案,讓辦案民警吃驚的是,小玉竟然花費12萬多元去打賞某平台直播間主播。

  發生在杭州,8月31日,也有新聞報道,《偷拿家裏還貸的錢,男童3天打賞主播2萬元》。

  相對這樣的瘋狂

  行業自律和部門監管都太弱

  昨天,某直播平台副總裁楊淑玉主動來錢江晚報溝通情況。

  該平台於2015年在杭州成立,專注手遊直播行業。楊淑玉説,公司的利潤來源絕對不是靠“打賞”,而且他們也引導主播不要靠粉絲打賞吃飯。和大部分平台一樣,該平台也是通過經紀公司來簽約主播的。對於公司簽約主播,公司都發數千元底薪。真正在平台上排位靠前的主播都是遊戲高手,一邊闖關一邊解説,粉絲數百萬,因為他們的超高人氣,公司給他們的報酬也是百萬元級的,對於這些超級大主播來説,他們往往叫粉絲不要打賞,他們要的是人氣。

  這回讓14歲男孩打賞16萬元的,是個粉絲5.1萬的小主播。

  粉絲打賞的錢,女主播拿一半,剩下的一半里,經紀公司拿2 3,平台拿1 3。

  但是無法迴避的一點是,如此量大面廣的女主播,其實入職門檻非常低。目前行業監管只有一條:實名制。也就是説,只要女主播上傳身份證核實身份信息就可以當主播。至於素質,“確實沒去管過”。

  該平台方面表態,如果確實是熊孩子打的賞,他們一定想辦法退錢,包括儘量説服主播把她的那部分提成也拿出來。

  事情發生後,直播平台的監管部門杭州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也展開調查。工作人員説,他們主要調查的是平台證照是否齊全,內容有否違法,還有主播有沒有實名制。

  可借鑑國外遊戲分級等做法

  更應強化家長的責任

  昨天,報道在錢江晚報,以及官方微信、微博,和“浙江24小時”推出之後,報道迅速成為熱點。讀者和網友們除了表達對這類現狀的擔憂,還提出了不少建議

  比如,能不能通過實名認證和人臉識別來嚴格甄別是否未成年人上網。但是一來沒有立法規範,二來對於利潤驅動的企業來説,這樣成本激增還流失用户,有時候在沒立法規範的情況下,社會責任就會被放在一邊。

  浙江某律師事務所是一家專注於網絡法的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延來律師給錢江晚報寫來了長長的思考。

  “立法需要更加科學和細化,可借鑑國外遊戲監管手段。國外對遊戲的監管分幾個維度,第一,遊戲根據其內容暴力程度等分級,區分玩家。第二,在銷售環節,細分買家,處於限制級別的買家不能買。三是強制要求在遊戲中裝載監管軟件,以嚴控遊戲時間和遊戲時段,比如針對玩家的年齡層、上班時間或者上學時間、凌晨等設定禁玩限制。而這些都有細緻的立法,以及配套機構實施,並配以嚴厲的處罰措施”。

  當然,無論是法律界的建議還是網友熱議,大家都談到對於未成年人的教育,最要緊的監管角色還是家長。對此,法律界人士建議,“強化家長的責任,必要時甚至可以考慮通過立法給家長施加一定的義務,督促其履行保護未成年人的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027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哥:直播業頻現瘋狂打賞 專家: 可借鑑國外遊戲分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