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妙黛

做父母,總是不願放手

心理學博士西爾維婭·克萊爾説: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道理大家都懂,可真到了實踐中,還是有無盡的“捨不得”、“不放心”。

上週去給女兒開家長會,老師給每個家長髮了一張紙,然後讓家長寫下,現階段最希望孩子改變的一點。

家長們的答案五花八門:希望孩子能不再挑食,希望孩子能自己定鬧鐘起牀,希望孩子能自己寫作業,希望孩子能學會尊敬長輩……

教室裏的家長,一邊寫,一邊搖着頭,嘆着氣,彷彿這些是孩子的“疑難雜症”。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老師又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覺得,其實你的孩子,已經具備了這項能力,只是還做不好,請舉手。”

有一半的家長,猶豫着舉起了右手。

“如果你覺得,三年後,這些問題都不存在了,請舉手。”

幾乎所有的家長,都舉起了手。

那一刻我突然意識到,原來,孩子沒有我們以為的那麼“不行”。

孩子在成長,即使生活技能不能那麼嫺熟;

孩子會變好,即使成長的速度沒有我們期待的快。

我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不敢放手。

事實上,很多事情,孩子已經有能力做,只不過做得沒有那麼好。

允許孩子從笨拙開始成長。

不相信孩子,他們會怎麼想?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中提出,人的一生,就是在回答三個問題:

誰?

世界是怎樣的?

為了生存和發展,我要做什麼?

這三個問題,看起來是高深莫測的哲學問題。可實際上,這是每個人的一生,都在回答的問題。

即使我們是父母,也不能替孩子回答這樣的問題。

一個孩子,自我成長能力越好,越能獨立地步入社會。

一個在父母的庇佑下,永遠是由父母給他回答“誰”、“世界怎麼樣”的孩子, 很難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王霄老師在《遇見孩子,看見更好的自己》中,用一個熟悉的場景,向我們描述了,媽媽替孩子成長時,孩子的心理。

有一個孩子,他每天都是在睡夢中,任由媽媽幫他把衣服穿好,可是他每天還是會遲到。

這個場景在我們的家裏每天都發生,可我們卻沒考慮過孩子的想法。

那麼,這個孩子,在被睡夢中被穿衣服,每天上學遲到的時候,他的心理是什麼,他是怎麼回答那三個問題的?

“我每天都起不來,我不能自己穿衣服,不行的;”

“世界太不友好了,每天遲到同學們看我的眼神都很尷尬;”

“我只能靠媽媽來幫我,我才能勉強在社會生存。”

為人父母,我們總怕孩子走彎路,怕孩子被世界所傷害。

可我們卻忘記了,有些路孩子必須要自己走,有些傷害經歷過才能成長。

當孩子已經具備自理能力,媽媽還是選擇包辦的時候,對孩子深深的不信任,會讓孩子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沒有你,我做不好”的依賴感和自我否定感。

就像王霄老師説的,只有一個孩子認為自己有能力,並且世界是安全的,他才會充滿信心的面對世界。

永遠比孩子強,是糟糕的教育

《金牌調解》中,有過一對因為兒子養狗來調解的母子。

兒子在自己住的地方,養了一條狗,跟狗同吃同住,感覺很開心。可是,媽媽卻覺得看不過去了。

因為她比兒子經驗豐富,她比兒子懂職場,懂人情世故。

她認為: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出門帶着一身狗毛,一身狗臭味,怎麼找工作,怎麼找對象?

兒子把狗送到朋友家寄養,她説:“不可以,狗亂叫會讓你朋友的鄰居報警。”

後來,媽媽藉機説服兒子,把狗送到她那裏寄養。過了沒幾天,她跟兒子輕描淡寫地説狗狗走丟了。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從頭到尾,媽媽表面上,在跟兒子就養狗這件事上作鬥爭。可實際上,她是在爭奪一個決策權,她在告訴兒子:我就是比你説得對,你就是要聽我的。

調解的最後,兒子同意不再養狗。

説完那句“同意”,一個二十多歲的男人,在鏡頭面前痛哭流涕。

他對媽媽説:“我們可能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走一些彎路。但如果在你的庇護下,我們一直走正確的路,那我們怎麼知道,這條路是哪裏錯了呢?”

孩子是需要在磕磕碰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的。

只不過大多數時候,家長沒有給孩子這個機會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也許我們嘴上在説,希望孩子比我們優秀。

可實際上,我們卻不斷地用行動證明:沒有我,你什麼都不行。

我們總是忘了,他們也許已經長大。

不把他們當孩子,他們才能更好地成長。

終有一天,我們要懂得並學會接受,孩子會變得比我們優秀,比我們更有決策的能力。

教育最高境界,是培養一個獨立的人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80後、90後長大的孩子,好像沒有人管,就長得挺好。

而現在的孩子,萬千寵愛於一身,反而問題頻出。

除了不同年代的孩子,有不同特徵以外,我想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也許孩子沒那麼需要父母去“管”他們。

孩子自己跌跌撞撞選擇的路,可能比我們給他們鋪平的要好。

教育的終極目的,未必是培養一個出色成功的人,而是讓孩子成為一個獨立有用的人。

怎樣才是一個獨立有用的人呢?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相信自己有能力,承認世界的美好與殘酷,並且願意去面對一切的成功與失敗。

隨着孩子越來越大,父母終究會有些方面不如孩子。

沒必要一直比孩子強,孩子需要的是可以依靠的大山,而不是壓在他們頭頂上的大山。

允許孩子自己選擇對的或者錯的,在那些我們承擔得起的“小錯誤”中,該放手時就放手吧。

與所有家長共勉。

簡介:妙黛,中科院心理學研究生,一手抱娃,一手工作,還有一顆心寫作的職場媽媽,一個集正經與逗比,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90後姑娘。本文秋葵媽媽關注我們,一起做有遠見的父母。

本文屬於政務公益宣傳,對於文字或者圖片有異議的,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19 字。

轉載請註明: 做父母的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