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白鶴溪河道於博攝
中新網昆明5月4日電 (陳靜)近日,大理五溪生態治理工程受到各界關注。記者4日瞭解到,目前,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正根據專家意見進行方案修改,計劃於5月6日進行方案內審。
近年來,洱海保護成為大理政府、市民最關心的事之一。而蒼山十八溪以蒼山為源,自西向東匯入洱海,是一條條活着的、連接蒼山洱海的生態廊道。
圖為目前的白鶴溪河道 於博 攝
白鶴溪治理屬於“大理市洱海流域蒼山十八溪入湖河道治理工程”(下稱五溪治理工程)項目。該項目於2019年12月29日啓動,總投資約3億元。除白鶴溪外,項目還涉及莫殘溪、清碧溪、中和溪和桃溪,它們位於洱海海西人口和旅遊業發展最為集中的下關鎮和大理鎮。
4月20日,由野性中國(民間環保機構)帶頭髮起並實施的大理“清水為鄰”項目志願者,在蒼山白鶴溪附近進行定點溪流觀測時,看到工人正在對溪流河道施工,大量混凝土被平抹在河底。兩側的河堤明顯看得出用小石塊加高了,同樣用水泥抹縫。
志願者提出,用水泥硬化河道治理河流污染的方式1990年代曾風行於中國城市,但已被證明是一種弊大於利的治理方式。混泥土導致水無法下滲,粗暴割裂了原本河流中水、土、生物和生態之間的關係,長期看會造成生態惡化。
經“清水為鄰”項目反映該問題後,當地政府迅速反應,叫停工程。
4月26日,雲南省大理省級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下稱管委會)在其官方微博發佈通報稱,對五溪生態治理工程引起的關注,管委會高度重視,並於4月21日召開了面對面聽取意見會。在充分聽取意見建議的基礎上,決定暫停項目實施並對項目施工方案作進一步優化。在優化方案過程中廣泛徵集公眾意見建議,待方案優化完善後向社會公示。
圖為管委會相關人員介紹情況 糖糖 攝
據野性中國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針對公眾最關注的“三面光”施工,設計方在面對面聽取意見會上解釋:針對上游河段存在河道縱坡大、水力沖刷嚴重、河道破損、河堤底部被掏空的河段,採用混凝土結構強化加固;非上述情況的河段需做防滲時,採用粘土防滲。
野性中國創始人奚志農認為,要想達到清水入湖,重點是阻斷污染物入溪,包括生活污水、農田面源污染、生活垃圾等。而不是老想着用工程的方式不斷去“整治”、折騰溪流。
上海交通大學雲南(大理)研究院副院長王欣澤表示,在進行河道治理時,局部地區強化是可行的,如經過公路等地,如不強化可能引起河道坍塌。但是,對河道全河段採取防滲舉措不利於形成健康的生態系統。他建議,在河流治理時應着眼於整個流域的治理及污染防控,有利於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
4日,“清水為鄰”項目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此前雲南省發改委已組織五溪設計方案專家諮詢會。目前,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正根據專家意見進行方案修改,計劃於5月6日由中南院總院總工辦進行方案內審。(完)
【編輯:白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