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員什麼情形下稱奴才 並不以為有辱國體

  清代官員什麼情形下稱奴才並不以為有辱國體!歷史劇中,常見清朝官員對皇帝自稱“奴才”,有的則稱臣。查了一些資料,有的説,這是清朝區分滿漢官員身份的制度性措施,滿人只能自稱奴才,不能稱臣,漢人則相反;有的則説,滿人也可以自稱臣。真實情況究竟如何?

清代官員什麼情形下稱奴才 並不以為有辱國體

  學界對清代“奴才”一稱的理解基本依照陳垣與魯迅先生的看法

  清代官員,常常自稱“奴才”,既見於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現在官員覲見皇帝之時。學界對此基本依照陳垣與魯迅先生的看法,視為清廷強行區分滿漢官員身份的措施。

  陳垣是這麼説的:“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魯迅先生説:“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這並非因為是‘炎黃之胄’,特地優待,賜以嘉名的,其實是所以別於滿人的‘奴才’,其地位還下於‘奴才’。”這其實是排滿浪潮影響下對“奴才”一詞的理解,當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與民人身份的不同。事實上,這兩個稱謂所對應的對象有一個變化過程。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北方少數民族中是常見詞彙

  奴才一詞,亦作“奴財”、“駑才”,在中國北方各地,尤其是北方少數民族中,是一個常見詞彙。魏晉以降,常常作為賤稱、卑稱或詈罵之詞,出現於歷史記載之中。《晉書》卷101《載記第一·劉元海》:“穎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至明清時期,宮內宦官常常自稱為奴才,也被人罵作奴才,如《明史》卷244《楊漣傳》:“漣大罵:奴才,皇帝召我等,今已晏駕,若曹不聽入,欲何為?”

  另一方面,在北方民族中,臣與奴才本屬一意,並無多少分別。如《隋書》卷84《北狄》:“沙缽略謂其屬曰:何名為臣?報曰:隋國稱臣,猶此稱奴耳。”臣與奴才二詞通假,起自於北方,由來已久。清入關以前,奴才一詞已出現於官方文獻中,《清稗類鈔·稱謂類》:“當未入關以前,滿洲曾貢獻於高麗,其表文,自稱‘後金國奴才’。可見奴才二字之來歷,實為對於上國所通用,其後逐相沿成習耳。”可見,滿洲舊俗,以奴才與臣相等,並不以為有辱國體。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3 字。

轉載請註明: 清代官員什麼情形下稱奴才 並不以為有辱國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