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父母發現孩子“不乖”的時候,比如黏人、調皮、總是尿牀、説謊、磨蹭、和大人反着來,忍不住就會去糾正錯誤、解決問題。
孩子黏着媽媽不讓她上班,“你這孩子,媽媽不上班哪裏有錢給你買玩具?”
孩子早上不願意上學,“又想偷懶是吧!別的小朋友怎麼乖乖去學校?真是不省心。”
孩子撒謊,“下次再撒謊看我不打死你!”
大多數父母,都喜歡用這樣否定、斥責、講道理、威脅等方式,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希望幫助他們改掉“壞”毛病。
然而常常會事與願違。
因為孩子每一個看似無理取鬧的問題背後,都有深層次的情緒問題亟待解決。
比如孩子黏人,可能是因為太缺乏安全感了,感到恐懼;孩子撒謊,可能是之前被指責得太厲害,害怕又被爸爸媽媽批評······
只有先處理好孩子的感受,才能更好地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一
生活中,一個孩子如果表達對學校的厭煩,毫無疑問會引起父母的憤怒、恐慌、焦慮,接着就是劈頭蓋臉對孩子這種情緒的否定和批判。
“光上個學還不舒服啊?有什麼可煩的”
“小孩子懂什麼煩,別想一些有的沒的,好好上學知道嗎?”
事實上,可能孩子僅僅是想和父母傾訴一下,或者學校真的有什麼煩心事,需要父母的幫助,我們成年人 ,尚且會有倦怠期。
可是孩子這顆需要被傾聽、被理解的心就這樣被父母過度解讀,剛想説一點自己的感受,就被生生擋了回來,再多的話,也只能爛在肚子裏。
心理學研究表明:3到6歲的孩子,處於語言能力發展階段,許多時候不能很好地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
當父母不能理解他們的感受,而做出不符合他們心理預期的行為,就會對他們造成困擾。
如果孩子的情緒沒有得到理解,他會習慣通過語言、行為去表達自己的苦惱,有些甚至會帶來長期的生理問題。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遊戲、網絡世界,針對這個行為,他們可能會採取限制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時間、偷偷把電腦、手機都藏起來的方法。
他們不會去想“為什麼孩子會變成這個樣子?”“自己的教育是不是哪裏出了錯?”
也許孩子在與父母交流時總是被誤解,他們的思想感情總是被忽視和否定,從而產生叛逆心理。他們越討厭自己做的事,就越不得不做。 知乎上一個網友,講述自己從小就被控制慾特別強的媽媽嚴加管教,他沒有絲毫可以自由表達的空間,只有媽媽是“絕對正確的”。 長期的情緒壓抑,導致他7、8歲的時候身上有一塊地方得了皮膚病,經常反覆發作,各種方法都試了,就是好不了。 然而在離開媽媽去外地上大學後,他驚訝地發現那塊皮膚很快就不治而愈了,而且直到工作多年後,也再沒有復發過。 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是一個人的情緒問題、心理健康,對於他生理和行為上的影響,的確有這麼重要。 二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共情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通俗來講,孩子高興的時候,你跟他一起開心;難過的時候,你陪他一起難過。 孩子會覺得父母尊重、關愛、理解他,他是“安全的”、“被重視”、“被信任的”。 孩子的心理會更健康,他也會更自覺地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根本不需要家長過多擔心。 許多父母看到孩子生氣、哭鬧、抱怨就來火,害怕孩子養成不良習慣、害怕孩子厭惡學習不能成材,於是不自覺朝孩子發脾氣、講道理。 殊不知,當孩子處於一種比較激動的情緒中時,他是聽不進任何話的,更不會接受任何建議和訓導,反而容易產生厭煩、反抗心理。 對父母來説,不要只針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反應,多關注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問題。 在孩子遇到問題或者跟你傾訴時,首先關注他的感受和情緒,設身處地地去體會他的感受,表達尊重和理解,孩子會願意説更多。 這樣,家長就會對孩子有更深層準確的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他行為背後的需求。 在接納情緒的基礎上,等孩子平靜下來,自然地給他講講其中的道理、共同探討如何解決問題。 比如當孩子表達對學校的厭煩,你可以説“看得出來,這段時間你有點累”,孩子感到有人懂他,自然而然會跟你聊更多。 到時候哪怕你建議“不然放幾天假,不去學校了”,他自己也不會同意,反而會自我安慰着,做出正確的選擇。 當孩子因去不了遊樂園特別生氣的時候,一句“我能理解,去不了遊樂園,真的很讓人失望和生氣”,勝過一堆苦口婆心的説教。 感受被父母説出來和理解,孩子會更快平靜下來。 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長的過程。 成熟的父母,會更多關注孩子的感受。帶着平和的情緒,放下猜疑、否定、説教、不帶任何評判地去傾聽孩子。 讓孩子感受到“我在共享你的情緒和你的世界”,他會充滿安全感,增強父母與孩子之間情感的親密鏈接。 在這種愛與尊重的教育氛圍下,孩子會更自律、自信,自發地改正不良行為,讓自己越來越好。 |錢志亮,北京師範大學名師。86級畢業留校,1994年留學歸國,博士學歷。研究方向為兒童發展問題諮詢、特殊需要兒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