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士兵不止在1962年交過手,卡吉爾之戰後的印度軍隊,不能輕敵
1962年10月,就在解放軍對印作戰部隊進入臨戰準備之際,西藏軍區前指司令員張國華,緊急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要求參戰部隊團以上幹部全部參加。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評估當面印軍的作戰能力。
由於解放軍從未和印軍交過手,本着慎重的指導思想,張國華要求部隊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在分析對面敵人的戰鬥力時,張國華説:我們當面的對手雖然是印度的王牌,但比不上蔣介石軍隊的主力。我們要拿出打國民黨第181旅和第11師的勁頭來,準備打大仗,打硬仗,打惡仗。甚至要準備打第二仗、第三仗。
他要求部隊不能輕敵。可見當時的解放軍行事並不魯莽。
隨後,1962年10月20日戰爭開始。解放軍以陣亡722人的代價換來了:擊斃印軍4885人、俘虜4000人,包括一名中將旅長;繳獲飛機5架、380門火炮、6000餘支槍支的戰績,取得完勝。
戰後總結中,我軍對印軍的戰鬥力給出了這樣的總結:印軍中表現較好的部隊,大概相當於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中等部隊的水平。這句話的意思是,印軍進攻不行,防守還湊合。整體解放軍對印軍的作戰能力評價不高。
但這其實並不是中印士兵間的第一次交手。
早在1840年和1860年,當時印度士兵就跟隨英軍參加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鴉片戰爭。當時侵華英軍中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是印度人,接受英國軍官的指揮和訓練,清朝軍民稱這些士兵為"黑夷,曾經俘虜過不少黑夷。
第二次鴉片戰爭中的八里橋之戰,英軍從印度運來了數千名錫克族騎兵和他們高大的戰馬,這支騎兵部隊給予了僧格林沁蒙古騎兵重大殺傷。
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僧格林沁的蒙古騎兵並不是被英軍火炮擊敗,而是敗在了錫克族騎兵手下。
兩次鴉片戰爭的一個客觀事實是,英軍遠征軍常年作戰,他們中的印度士兵也跟隨英軍參加過不少殖民戰爭,擁有更多的作戰經驗、更好的裝備以及英國先進戰術的指導,承平日久的清朝八旗綠營敗在這樣一支久經沙場的軍隊手下,並不讓人特別意外。
中印間隨後的軍事聯繫,發生在二戰中。當時中國和英國是盟國,所以中國遠征軍開赴印度訓練、並以印度為後方基地,向日軍進攻,此時中英印士兵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
時間進入1960年代,獨立十多年的印度一方面認為,自己是大英帝國勢力範圍的合法繼承人;另一方面也確實在跟鄰國的作戰中,捏了幾個軟柿子,取得了一些勝利。由此自信心爆棚,要做南亞的主人,藉着中國當時面臨不友好的國際環境,想趁機把勢力向西藏滲透。
印度對中國軍隊的印象被也限制在了舊時代,輕視解放軍的軍事存在,不斷得寸進尺,在中印邊界製造事端。
此時的中國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解放軍早已百鍊成鋼,基層和高層軍官大多經歷實戰考驗,高原作戰的武器裝備也佔優勢,而且擁有堅決的作戰意志,於是在戰場上碾壓了印度軍隊,這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
但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的不是好漢。時隔40多年,決定戰爭走向的各種因素都在發生變化。
印度60年代之後,始終不遺餘力的在買先進武器,同時也一直在打仗。先後歷經第二次、第三次印巴戰爭,規模都較大。印軍通常都是主動進攻的那一方,其中第三次印巴戰爭還肢解了巴基斯坦,導致孟加拉獨立。
近年在高原作戰方面,印度同樣獲得了寶貴的實戰經驗,這就是1999年的卡吉爾之戰。
在這次戰鬥中,印軍針對佔領了制高點的巴基斯坦武裝游擊隊,在高原大規模使用了大口徑榴彈炮(他們購買了世界最先進的輕型大口徑火炮)、空軍的幻影2000也完成了世界首次高海拔精確制導武器轟炸。
這次典型的高寒山地戰中,印度軍隊綜合運用了空軍立體火力支援、小集羣炮兵突擊、大口徑火炮火力壓制、夜間特種進攻的戰術,這些都是1962年還沒出現在高原的新戰法,而這些實戰經驗,是我們所欠缺的。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衝突中,印度士兵作風頑強、在前期失利並出現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仍然持續作戰,並沒有出現1962年那種一觸即潰的情況。
解放軍62年之後,只在西南有過短暫的陸戰經驗,高原作戰一直是空白,而且高科技環境下的戰爭也還是零經驗。所以面對印度,要引起我們足夠的警惕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