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要來了

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要來了

專家們在南沙考察炮台遺址。(圖片由主辦方提供)

大洋網訊 昨日,在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概念規劃方案研討會上,記者瞭解到,穗莞兩市將聯手整合珠江兩岸上下橫檔島、大角山炮台、虎門炮台羣、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威遠諸炮台、沙角炮台等優質海防文化旅遊資源,共同申報打造規模宏大的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

核心範圍63.27平方公里

根據研討會上公佈的《粵港澳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概念規劃【簡本】》(以下稱為《規劃【簡本】》),本次概念規劃劃定兩個空間層次。研究範圍為西至南沙區金嶺北路,東至東莞太平水道,北至大虎山,南至扯旗山。規劃面積約112.65平方公里,重點進行文旅融合發展和公園統籌管理。核心範圍為公園西至南沙區港前大道,東至太平水道,北至大虎山,南至扯旗山。規劃面積約63.27平方公里,重點進行海防主題文化展示。

《規劃【簡本】》指出,這一區域內炮台遺址保存較完整。公園範圍共有8處炮台(羣),廣州區域有6處,東莞區域有2處;另外還有天后宮、鹿頸村“南沙人”遺址、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等歷史人文資源。大角山炮台現存炮台主要是清朝光緒年間(1885年後)重建,後又多次修建改建,現存7個炮台。

公園周邊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多樣,既有以媽祖文化為核心的天后宮,又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欖核香雲紗,豐富的文化遺產給公園打造多元複合功能。公園內自然生態資源沿獅子洋兩岸密集分佈,山巒疊嶂、山海相依,具備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規劃【簡本】》指出,2020~2022年為重點建設階段,目標是一批具有影響和示範意義的保護項目啓動建設,分級分類展示體系基本形成,標識系統全面導入,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初步形成,管理模式已具雛形。2022~2025年為基本完成階段,將推進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功能進一步完善,海防文化遺產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現代化展示體系全面建成,“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吸引力初步形成。

建園發揮粵港澳一脈相承文化優勢

《國家“十三五”時期文化發展改革規劃綱要》中的中華文化傳承工程內容中提到,我國將依託長城、大運河、黃帝陵、孔府、盧溝橋等重大歷史文化遺產,規劃建設一批國家文化公園,形成中華文化的重要標識。國家文化公園成為國家最新最高層次的文化傳承載體,逐漸受到各地重視。

海防是我國國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伴隨着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已經具有上千年的歷史。虎門要塞作為明清時期國家三大海防中心——廣東海防體系的“核心樞紐”,見證了古代中國海絲貿易的繁榮歷史,目睹了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的曲折歷史,同時也經歷了新中國發展的破繭成蝶,現保存有炮台30多座,是目前我國海防遺址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軍事防禦設施。在鴉片戰爭180週年到來之際,發掘虎門要塞海防遺址所藴藏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建設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9年12月27日召開的廣州市海防委員會辦公室會議精神,在南沙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廣州南沙資產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牽頭聯合穗莞兩市,整合珠江兩岸上下橫檔島、大角山炮台、虎門炮台羣、海戰博物館、鴉片戰爭博物館、威遠諸炮台等優質海防文化旅遊資源共同申報打造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

據介紹,海防文化是粵港澳三地共有文化,具有一脈相承的優勢。建設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將有利於發揮粵港澳一脈相承文化優勢,促進三地聯合開展廣東明清海防體系文化遺址保護宣傳,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文化互聯,共同推動灣區文化繁榮發展。此舉依託雙方豐富的嶺南水鄉和歷史文化旅遊資源優勢,合作開展虎門炮台、威遠炮台產品合作。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松竹)

【來源:大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4 字。

轉載請註明: 大灣區海防遺址國家文化公園要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