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追求也不一樣了,但是人身安全還是第一位,無論如何都要知道命才是最重要的,當然如今的父母也是很重視孩子的人身安全,什麼智能手錶啊等等的措施,都是為了孩子的外出安全。
當然即使很重視,但一些危險的情況也是時有發生,更可謂是讓家長防不勝防,下面先看看這個例子吧。
前不久,王先生帶着5歲的兒子橫過斑馬線途中,看到一輛由南向北駛來的白色轎車並沒有停車禮讓的跡象,自己立即停下腳步,可一旁的兒子還在繼續往前走,就在兒子與轎車右前部相撞的瞬間,王先生一把將兒子拽拉了回來,面對受到驚嚇的兒子,王先生憤怒地表示,幸好自己反應快,否則後果難以想象!
經醫院檢查,所幸孩子沒有大礙,涉事轎車駕駛員周某表示,自己開車臨近斑馬線時,看到大人停下腳步就想着直接開過去,沒料到還有一個小孩子衝了出來,自己也被嚇得不輕,在事發現場,周某認為是自己的錯,向黃某父子倆誠懇道歉。
民警對周某駕車“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的行為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同時對其依法作出罰款200元並記3分的處罰。
可見過馬路的安全隱患,還是很多的,因此為了有效地避免孩子在過馬路時的安全隱患,下面就説説,希望家長們可以借鑑。
(1)過馬路為什麼不能牽孩子的手?
生活中往往會發現很多過馬路事故的發生,其實父母都牽着孩子的手,家長以為這麼做已經足夠安全了,但是這並不能避免悲劇發生,因此過馬路的正確姿勢並不是牽着手,而是抓着孩子的手腕,幾釐米的距離決定了孩子生死,因此孩子過馬路並不是一件小事。
(2)孩子究竟幾歲可以過馬路?
美國艾奧瓦大學研究人員曾找來6歲、8歲、10歲、12歲和14歲的兒童進行穿越馬路的實驗,同時在過馬路時每間隔2到5秒就會有一輛虛擬汽車以每小時40公里的速度向孩子駛來,研究表明6歲孩子有8%的幾率被撞,8歲為6%,10歲為5%,2歲為2%,只有14歲的孩子才可以安全通過馬路。
(3)安全教育不是簡單的“紅燈停,綠燈行”
單純的安全常識往往會導致一些安全隱患,孩子會單純的認為看燈就是對的,而會忽略一些安全隱患,所以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一看二慢三通過”,一看是否為綠燈,二看看兩邊是否有來車,先左後右,三就是等穩住步伐就可以通過了。
其次不要讓孩子靠近汽車的視覺盲區,因此車的正前方往前延伸,約80釐米處有一個扇形盲區,身高在70釐米左右的孩子蹲下後,司機根本看不到,同時要讓孩子知道東西掉了別回馬路上撿起來,否則很容易造成一些難以挽回的安全。
(4)這些乘車安全一定要注意
首先,一定要給孩子準備安全座椅,根據相關統計得出未安裝安全座椅的車輛同已安裝的車輛相比,嬰童的致死率要高出8倍,受傷率為3倍。
因此一定要準備安全座椅,其次就是在車輛行駛途中,不要讓孩子把身體的部位伸出窗外,這也是很危險的行為,最後一點就是冬天不要讓孩子穿羽絨服坐安全座椅,因為羽絨服是填充物,當發生碰撞時,羽絨服漏氣,安全帶不再緊貼身體,無法起到約束作用,因此這些細節也需要十分注意。
孩子的安全沒有小事,因此希望父母多注意一些安全隱患,讓孩子儘量避免一些沒有必要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