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近日閒來無事,又翻出1990年大導演克爾·瓊斯執導的經典空戰電影——《孟菲斯美女號》。

雖然時隔日久,也沒那麼多特效和渲染,但緊張的情節與驚心動魄的戰鬥仍讓人血脈噴張,感慨不已。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孟菲斯美女號》電影海報

1943年5月17日,德國北部城市不來梅上空,幾百架美國B-17F重型轟炸機如狂蜂一般撲來,直指當地的BF-109戰鬥機配件工廠。

地面的防空陣地上,500多門高射炮齊聲怒吼,一朵朵“死亡之花”在空中盛開。鋒利的彈片砸在飛機上啪啪作響,撕開一個個大洞,就像死神拿着鐮刀在敲門。

“孟菲斯美女”號顛簸寒冷的駕駛艙中,機長丹尼斯上尉正焦急的等待投彈手彙報。飛機已到城市上空,目標是一處長方形的廠房,藏身在學校、醫院和幾處居民區中間。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B-17轟炸機羣

漫天的黑煙和濃密雲層遮住了目標,投彈手什麼也看不見。若隨意投下,炸不掉目標不説,還將導致大量平民傷亡。怎麼辦?

丹尼斯的額頭上滲出汗來,伸向自動駕駛儀的手在空中猶豫不決。副駕駛盧克中尉驚恐的看着他,哀求道:地面上都是納粹,把炸彈投下去,我們回家吧!

▲濃雲和煙霧遮擋

丹尼斯沒那麼做,他決定要炸燬目標,不能把麻煩留給後來者,也不能誤傷平民。他關閉自動駕駛儀,下令整個機羣冒着密集彈幕再飛一圈,重新尋找投彈時機。

每一分鐘都是煎熬,身邊不斷有飛機墜落爆炸,血灑長空。漫長的5分鐘後,機羣再次飛臨上空,投彈手瓦爾終於藉着雲層間僅有的一絲縫隙鎖定目標,迅速按下按鈕。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一架飛機被攔腰切斷

其他飛機紛紛跟隨,幾千枚炸彈拖着長長哨音雨點般落下……地面一片火海,目標炸得粉碎,平民損失很小。

他們完成了國家重託,完成了25次轟炸任務,開始為自己的生死存亡返航。一路上與德軍戰機浴血拼殺,降落時起落架又出了故障,歷經千難萬險10人機組終於開着破爛不堪的飛機返回基地。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返航中發動機起火,尾翼被打掉

按陸軍第八航空隊的規定:完成25次轟炸任務就能除役回家。所以他們返回美國在各城市巡演,講述戰爭中的英勇故事,鼓舞國民士氣,幫助戰爭債券銷售。

《孟菲斯美女號》讓人領略到二戰歐洲上空的驚險與悲壯,為年輕小夥子們的英勇奮戰喝彩,也為戰爭的殘酷無情而悲傷。

當然,電影只是基於歷史事件的虛構,與真實歷史並不完全相同。角色的名字不是真實歷史中機組成員的名字,轟炸不來梅也不是第25次飛行,而是4月17日(一個月前)的第20次任務。

“孟菲斯美女”號機組真正的第25次任務,是1943年5月17日轟炸法國西北部海港城市洛里昂。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真實機組人員合影(從左至右):頂部炮手和工程師洛克,機腹球形炮塔炮手斯科特,無線電員漢森,副駕駛沃尼斯,機長摩根,領航員雷頓,尾炮手昆蘭,右腰炮手納斯托,投彈手埃文思,左腰炮手温切爾。

但這一切不耽誤“孟菲斯美女”號成為二戰中最著名的B-17重型轟炸機,它的傳奇令人稱讚,一直傳頌至今。

B-17轟炸機

B-17轟炸機是美國波音公司20世紀30年代為陸軍航空隊研製的一款四發重型轟炸機。一位記者率先稱它為“空中堡壘”,後來成為廣為人知的綽號。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B-17G型

它裝備先進體型龐大,是歐洲戰場上的王牌,一共生產了12731架:

全長22.66米,翼展31.62米,高5.82米。空重16391千克,最大起飛重量29710千克。

裝備4台萊特R-1820機械增壓星型發動機,單台功率1380馬力。最大飛行速度462千米/小時,最大航程3219千米,實用升限10850米。

武器裝備(B-17G)包括:最多7900千克炸彈、13挺12.7毫米口徑M2重機槍和大量彈藥。

雖然航程、載彈量不及同期的B-24“解放者”和英國“蘭開斯特”轟炸機,但憑藉堅固機身和卓越性能贏得了機組人員的廣泛喜愛。

一名第八航空隊的飛行員這樣説:就算它在炮火下快散架了,也依然能帶我們回家。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孟菲斯美女”號機頭紅色衣服塗裝

1938年第一架B-17轟炸機出廠,後經多次改良從A-G有多種型號。

A-D型主要提高防禦,E型是第一個以增強火力為目標的型號。它拉長了機身,增大了垂尾,駕駛艙後上方增加一座雙聯裝電動機槍塔,增加機尾炮塔,大大加強了防禦力。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機身上方的雙聯裝機槍塔

到B-17F型時又換裝了1380馬力的R-1820-97型發動機,增加機翼炸彈掛架,裝備駕駛-投彈瞄準自動協調系統,成為歐洲戰場上對德作戰的主要機型,共生產了3405架。

B-17G是終級型號,也是集大成之作,共生產8680架。它繼承了YB-40驗證機的機頭電動炮塔,內有2挺12.7毫米機槍,解決了長期以來困擾飛行員的機頭防禦薄弱問題。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投彈手位置和B-17G機鼻下方雙聯機槍塔

B-17F參戰沒多久,德國王牌飛行員埃貢?梅耶就找到了致命弱點——機鼻防禦薄弱,從正面攻擊最容易。到12月初,正面攻擊已經成為德軍飛行員的標準戰法,第八航空隊的傷亡人數也急劇增加。

直到B-17G才解決問題,其全部機槍統一為12.7毫米口徑,數量從10挺增加到13挺,是個十足的“火刺蝟”。德軍飛行員對它既撓頭又感慨,該從何處下口好呢?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機身下部雙聯裝球形機槍塔

第八航空隊的英勇作戰

美國參戰後,第八航空隊進駐英國各機場,與英軍一道對德國展開戰略轟炸。英軍白天炸,美軍晚上炸,炸的德軍人仰馬翻,工廠基地、船廠碼頭、交通能源一片狼藉。既打擊了德國的囂張氣焰,摧毀戰爭潛能,又將數萬門防空炮和上千架飛機從東線戰場上吸引過來,減輕了蘇聯壓力,為二戰勝利做出巨大貢獻。

第八航空隊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空中力量,1945年高峯時期下屬40個重型轟炸機大隊和15個戰鬥機大隊,能同時派出2000架轟炸機和1000架戰鬥機。

但輝煌的背後是巨大犧牲,整個戰爭期間有35萬名航空兵參戰,其中2.6萬人犧牲。超過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陣亡總數,戰鬥之慘烈可見一斑。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被德軍戰機追殺

1943年8月17日行動中,第八航空隊230架B-17轟炸機遭德軍300多架戰鬥機攔截。一天內損失了60架轟炸機和幾百名機組人員,任務也沒完成。

10月14日再次轟炸,291架B-17在前往施韋因富特途中又遇攔截。又有60架B-17被擊落,5架返航途中墜毀,12架重傷報廢,一共77架戰損。另有122架受傷,僅剩33架完好。

很多機組人員連5次轟炸任務都完不成就損失殆盡。戰友們今天還一起吃飯調侃,第二天就再也見不到了。

到1943年10月,第一批到英國的人員和裝備更替率達400%,中期補充的飛行員也沒幾個能活下來。完成25次飛行任務就像天方夜譚般困難。

巨大傷亡讓美軍無法承受,雖然李梅發明了“箱型編隊”,讓機羣火力更完善。但在德國空軍仍霸佔天空的情況下,戰損率還是高得嚇人。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P-51護航

直到1944年第八航空隊大批量換裝P-51D“野馬”,能夠遠距離全程護航,日間轟炸的戰損率才降到可以容忍的比例。但是相應的任務次數也由25次提到35次,你説坑不坑人?

有記錄第一個完成25次轟炸任務的是B-24“奇才”號轟炸機組,但1943年5月9日返航途中墜毀在冰島。第二個是303轟炸大隊的“地獄天使”號(5月13日)。

第三個就是91轟炸大隊的“孟菲斯美女”號(5月17日),比第二名晚了4天。但它是唯一一個沒有人員陣亡的機組,所以它既有一個好名字,也有一份讓人羨慕到爆的好運氣。

“孟菲斯美女”名字的由來

“孟菲斯美女”這個名字來源於一段美麗愛情故事。飛行員羅伯特?摩根戰前做傢俱生意,愛上了田納西州孟菲斯市一名叫瑪格麗特·波爾克的女孩。

摩根參軍後,為了表達對女友的思念之情,堅定必勝信心,擬將飛機命名為“小不點”(摩根對心上人的呢稱)。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夜色淑女》

後來他和戰友一起看了電影《夜色淑女》,對其中一艘叫“孟菲斯美女”號的內河輪船很感興趣。於是向隊友們推薦這個名字,獲得大家認同。

摩根找人為這個名字作了畫像,又請戰友在機頭兩側畫上,一邊畫藍色衣服,一邊畫紅色衣服。擊落敵機數量和隊友名字則印在窗户下面。他們一擊落了8架敵機,還有好多擊傷紀錄。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藍色衣服的塗裝

塗鴉文化在美軍中很流行,符合其奔放不羈的性格。內容很隨意,什麼流行塗什麼,除了美女、明星,還有野獸、卡通、標語等,甚至兔八哥和三隻臭蟲。

我們熟悉的“飛虎隊”,就在P-40戰機機頭上塗鯊魚頭,還有長着翅膀的老虎隊標。今天繼承其衣缽的美國空軍第十航空隊,A-10攻擊機仍然用鯊魚頭和飛虎標誌,既有威懾敵人之意,也是士兵們減壓的方式。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1943年6月8日,摩根和一些機組成員返回美國,在31個城市開展巡演,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孟菲斯美女”號成為新聞、報紙的頭號明星,被拍成紀錄片和電影,鼓舞人們前行。

紀錄片和電影

其中最著名的是1943年威廉·惠勒少校拍攝的《孟菲斯美女:一個飛行堡壘的故事》紀錄片,通過實地拍攝,真實展現了殘酷戰鬥和航空兵們的超凡勇氣。

1943年1月惠勒聯繫摩根,希望跟轟炸機組一同出征,實地拍攝戰鬥生活。摩根同意了,但要求攝製組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擾戰鬥。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攝像師在窗口

他們一起在德國上空作戰,攝製組在機頭、機尾、右腰和無線電艙口安裝攝像機,拍攝德軍戰機俯衝過來的鏡頭。在命懸一線的戰鬥和拍攝中,他們結下了深厚友誼。

除了“孟菲斯美女”號,惠勒還同時跟蹤其他幾個接近完成25次飛行任務的機組。其中之一是第401轟炸中隊的“入侵者2號”,但它不幸在4月17日轟炸不來梅的戰鬥中墜毀,機上成員英勇犧牲。另一個是第303轟炸中隊的“地獄天使”號,比“孟菲斯美女”號早4天完成任務,但未能拍成電影。

1990年,大導演克爾?瓊斯又以摩根機組的傳奇經歷為素材,構思了電影《孟菲斯美女號》,再現當年那段驚心動魄的空戰。

拍攝時能飛的B-17已經不多,攝製組從世界各地借了5架B-17(美國2架、法國2架、英國1架)扮演。其中一架法國B-17在拍攝過程中墜毀,好在沒有人員傷亡。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戰後歲月

B-17在歐洲浴血奮戰,無數英雄長眠在這裏。二戰後世界迴歸和平,大批軍機被裁撤,“孟菲斯美女”號也在銷燬名單中。和風漫談原創,禁止抄襲。

危急時刻,孟菲斯市市長伸出援手,以350美元的價格將“孟菲斯美女”號搶救下來,將這架英雄飛機安置在國民警衞隊倉庫中。從此它再也沒有飛上藍天。

它在倉庫中待了好久。因戰爭中飽受摧殘,機體情況不佳,又因長期存放缺乏保養,機體愈發老化。很多愛好者慕名而來,從機上取下各種零件當紀念品,最後駕駛艙裏幾乎沒剩下什麼了,機艙裏所有可拆卸的內飾也被拿走了。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修復中

後來美國陸軍航空隊升級為空軍,也想搶救自己的歷史。於是幾經輾轉,“孟菲斯美女”號於2005年到達俄亥俄州美國空軍國家博物館,安置在修復機庫中。

博物館成立基金會,立志將它修復一新。經過十幾年努力,終於修復完成。2018年5月17日,在它完成第25次飛行任務的75週年紀念日,“孟菲斯美女”號正式向公眾展出。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向公眾展出

作為極具代表性的符號,“孟菲斯美女”號傳承了人們戰勝法西斯的大無畏精神,讓我們永遠記住70多年前那場殘酷戰爭。或許有一天它會重返藍天,像一隻和平鴿提醒人們珍惜和平,拒絕戰爭!

和風漫談原創文字,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63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女、戰爭與生死的交織——“孟菲斯美女”號傳奇故事與真實歷史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