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風千里
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韓國足球隊憑藉一系列手段,一路殺入四分之一決賽並爭奪季軍時,韓國海軍卻在位於南北分界線附近的延坪島,遭到朝軍炮艇的當頭棒喝。
當天上午10時,兩艘隸屬於朝軍海軍西海艦隊的兩艘衝津級炮艇,闖入南北分線韓國一側海域,在與前來攔截的6艘韓國“大鷲”級巡邏艇(也譯為“虎頭海雕”)短暫對峙後突然開火,尾隨朝軍684艇航行的韓國357號艇遭對方到重點打擊。357艇上的韓軍官兵瘋狂地用艇上的加特林機炮和重機槍還擊,但684艇上裝備的從T-34坦克上拆下來的85毫米坦克炮,立刻就打得357艇無力還擊,中彈起火,一個小時後便沉入海底。
第二次延坪海戰中與韓國大鷲型巡邏艇交戰的韓國衝津級炮艇
被打撈出水的357艇
這次延平島海上衝突,面對韓國6艘現代化的巡邏艇,朝軍的2艘蘇制122型炮艇憑藉艦艏的85毫米坦克炮,成功壓制住了對方。雖然684艇遭到重創,官兵傷亡,但還是強撐着駛回基地,在這種低烈度海上衝突中,這種裝備坦克炮的非典型炮艇,在敵人數倍於己的劣勢下能夠取得戰術優勢,在當時引起了不少注意。
延坪海戰後,部分換裝D-10型100毫米坦克炮的朝軍衝津級炮艇
將坦克炮直接裝在炮艇甲板上以增強火力,這其實蘇聯時期的老傳統,主要應用於當時的內河炮艇身上。蘇東一帶地區地勢平坦,河網密佈,河流大多水深且流速慢,從第聶伯河到萊茵河,自古以就是重要的水上航線。為了守衞重要的水上交通線,包括蘇聯在內的一批東歐國家在二戰前後都裝備了具備一定火力輸出能力的內河炮艇,以應付低烈度的水上衝突或支援岸上步兵作戰。其中,為了加強火力,不少國家直接將坦克或步兵戰車的火炮搬上甲板,稱為獨具特色的“水上坦克”部隊。
南北戰爭時期,北軍建造的內河蒸汽炮艦
早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早期的鐵甲艦就是以淺水炮艦的形式出現,美國南北雙方都曾將陸軍用的前膛重炮裝在專設的炮房內,實戰證明,這種早期炮艦雖然航速很慢且穩定性不佳,但非常適合在沿海和深入內陸的江河湖泊作戰。一時間,內河炮艦的概念開始風靡各國,不過到20世紀初,這些內河炮艇更多的是直接將海軍用的艦炮移植過來,比如英國曾在一批改裝的低幹舷駁船上安裝了15英寸雙聯主炮,孱弱的船體配上如此巨大口徑的艦炮,使得這種炮艇頭重腳輕,只能將行動範圍侷限在內河流域。美國也曾建造了一批蒙特雷級淺水重炮艦,裝配雙聯12英寸艦炮,在當時這種炮艦有個專屬名詞——“莫尼特”(名稱取自南北戰爭時期北方建造的首艘鐵甲艦莫尼特號)。
美軍裝備的蒙特雷級淺水重炮艦
20世紀初意大利建造的加斯托爾級內河炮艦,其船艉裝備的阿姆斯特朗12英寸艦炮讓整船顯得頭重腳輕
1890年,沙俄也曾經將建造或改建過一批內河炮艦,不過處於節約成本的考慮,都是直接把野戰炮安裝到內河駁船上,主要在第聶伯河、伏爾加河以及遠東一帶水域進行巡邏。日俄戰爭後,隨着沙俄太平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日軍開始深入東北內陸地區,與沙俄爭奪東北的控制權。從松花江嫩江一帶流域成為沙俄阻止日軍北上的屏障,沙俄當局開始更多的運用內河炮艦與日軍展開周旋,並取得了不錯的戰果。在東北地區的實戰中,俄軍對內河炮艦的運用有了新的認識。他們意識到,內河炮艦的首要任務是近距離支援陸上軍隊作戰,而內河流域炮艇或炮艦之間的遭遇戰比較少見,因此,傳統的莫尼特型炮艦裝備的大口徑野戰炮或艦炮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實戰需求,而需要更多的迫擊炮或小口徑速射炮,同時需要較小的噸位以適合在內河航道快速機動。在日俄戰爭後期,俄軍就曾將手搖式加特林機炮裝在松花江的駁船上,成功壓制住了岸上企圖渡河的日軍一個大隊。
19世紀末航行於伏爾加河的沙俄淺水炮艦
受到日俄戰爭後期實戰經驗的影響,俄軍的內河炮艦體積與噸位越做越小,成為名副其實的炮艇,主戰武器從過去的艦炮或野戰炮換成了迫擊炮、小口徑速射炮和重機槍。這種成本低廉,機動性強的內河炮艇一直沿用到蘇德戰爭時期。
1941年,德軍長驅直入蘇聯腹地,內河流域紛紛成為前線,內河炮艇成為蘇軍的重要武器,不過在戰爭初期蘇軍一路敗退的大潮中,由炮艇組成的內河艦隊大多數時間裏都被用來疏散平民和轉移物資,直到斯大林格勒會戰時,伏爾加河畔成為前沿陣地,內河炮艇才真正披掛上陣,但蘇軍很快發現,沿用沙俄時期作戰思想的炮艇此時面對的早已不是毫無掩護的輕步兵,而是重裝披掛的德軍機械化部隊,以往的小口徑武器根本無法給敵人造成威脅,而坦克炮就成為了這種作戰環境下的首選。
內河炮艇的作戰環境非常特殊。首先在實戰中,內河炮艇的作戰距離普遍較近(一般在5公里範圍內),在這麼近的距離內,炮艇在目視距離內進行直瞄射擊,而不需要艦炮或野戰炮那樣精密的測距儀,而坦克炮正是理想的直瞄射擊武器。其次,內河炮艇噸位普遍較小,如蘇聯當時的裝備的1125型炮艇只有26噸,艇內的空間相當緊張,根本無法裝備中大口徑艦炮那樣龐大的彈藥庫和複雜的揚彈系統。而小口徑艦炮的威力又太小,但坦克炮就方便多,坦克車在設計時就充分考慮了空間利用的問題,將坦克炮塔直接裝載到船體上,意味着整個彈藥庫和供彈系統也隨之移植過來,這樣就極大節約了炮艇上寶貴的空間。
當然,坦克炮的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射速遠遜於艦炮,而且由於炮塔尺寸的限制,其仰角很小,射界有限,不過這些都是細微之處的小節,對於內河航道已經燃起戰火的蘇聯而言,大規模改造現有的炮艇成為必然之選。
蘇德戰爭時期,蘇聯內河艦隊裝備的1124型炮艇,艦艏裝備76毫米坦克炮,艦橋後還裝備有喀秋莎火箭炮
航行於第聶伯河的蘇聯1125型炮艇
【蘇軍攻克柏林之際,面對德國平原上縱橫交錯的運河網,蘇軍甚至就近找來渡船,直接將T-34坦克開上渡船,充當簡單的內河炮艇】
到斯大林格勒會戰期間,大批的蘇制1124型和1125型炮艇被裝上了T-34/76型的76毫米坦克炮,這種成本低廉的做法很快讓伏爾加內河艦隊擁有了可觀的火力輸出。其中1124型炮艇噸位較大(52噸),在艦艏和艦艉各裝有一門76毫米坦克炮,遠遠望去就好像是一艘戰列艦。而噸位較小的1125型則在艦艏裝有一門76毫米炮,在會戰白熱化期間,伏爾加內河艦隊憑藉這些“坦克炮艇”,成功遲滯了德軍的進攻勢頭,保護了蘇軍後方補給線的安全。到會戰後期,這些炮艇還作為火力平台向德軍陣地進行炮擊,有利支援了蘇聯陸軍的反攻。
戰爭後期,蘇聯又將T-34/85上的85毫米坦克炮和IS-2上的122毫米坦克炮裝在炮艇上,內河艦隊的火力得到進一步增強,給沿河一帶活動的德軍帶來了相當大的困擾與損失。戰爭勝利結束後,將“坦克炮”搬上船這種看似臨時性的做法卻並沒有被蘇軍摒棄,隨着T-54/55坦克,PT-76步兵戰車等新式裝甲車輛的大規模裝備部隊,他們身上裝備的新型坦克炮很快就被拿來為內河艦隊的炮艇們所用,比如裝備了PT-76步戰車上面的D-56L型76.2毫米坦克炮的1204“雄蜂”型內河炮艇,裝備T-54坦克D-10T型100毫米坦克炮的1208“雅羅魚”型炮艇。這些“坦克炮艇”中有很多至今仍在俄羅斯的內河艦隊裏服役。
蘇聯1204“雄蜂“型炮艇
蘇聯1208“雅羅魚“型炮艇
除了蘇聯之外,其他東歐國家也都採用相似的辦法來武裝自己的內河炮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羅馬尼亞,由於該國西部和南部國境線都在多瑙河上,其首都布加勒斯特更是坐落在多瑙河北岸,內河航道在羅馬尼亞境內縱橫交錯,因此,它對內河炮艇的需求遠多於其他東歐國家,特別是在冷戰時期,與整個華約集團分道揚鑣的南斯拉夫正是與羅馬尼亞隔多瑙河相望。因此,內河炮艇的建造任務一直是羅馬尼亞海軍的重點。
上世紀70年代,隨着老舊的蘇制1124和1125型炮艇退出現役,羅馬尼亞開始嘗試自己研製內河炮艇,當時的國營曼加利亞造船廠很快就設計出排水量高達410噸的“布魯塔”級炮艇。該艇沿用蘇聯的老辦法,將國產化的D-10型100毫米坦克炮作為主炮,並將原有的鑄造炮塔改裝為焊接炮塔,將正面裝甲厚度增強到200毫米。除此之外,羅馬尼亞還把儘可能多的陸戰武器搬上船,比如14.5毫米與12.7毫米高射機槍,7.62毫米機槍,整個炮艇除主炮外,居然裝備有14門各型機槍,甚至還裝備了BM-21型40管122毫米火箭炮,火力之充沛在當時的蘇東集團建造的各型炮艇中顯得相當搶眼。不久,羅馬尼亞又建造了“米哈伊爾-康斯坦提內斯庫”型內河炮艇,該艇在繼承“布魯塔”的設計思想上,火力得到進一步提高,裝備兩門D-10坦克炮,還在側舷加裝兩門30毫米機炮,這兩款成功的內河炮艇,讓羅馬尼亞的內河艦隊稱雄於多瑙河東部水域。
羅馬尼亞建造的“布魯塔”級內河炮艇
演習中的羅馬尼亞“米哈伊爾-康斯坦提內斯庫”級內河炮艇
回到文中開頭時的延平島海戰。在這場海上衝突中,朝軍沿襲了蘇聯坦克炮艇的改裝思路,直接將坦克炮搬上船,在與韓國僅裝備加特林主炮的“大鷲”型巡邏艇交戰時,具有很大的火力優勢。而“大鷲”型的船體根本無力抵擋85毫米炮彈的打擊。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雙方交戰的地區是在近海海域,缺乏精確瞄準系統且射速慢的85毫米坦克炮其實並不適合在海潮洶湧的近海一代作戰,朝方也是在雙方距離極近時才得以精確射擊,而且在韓國後援巡邏艇到來後,85毫米火炮射速緩慢的劣勢被暴露無遺。朝方在於己不利時只得撤退,依靠適用於淺水炮艦的坦克炮取得的暫時性戰術優勢是無法複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