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母嬰平台曾經有過一個調查,孩子長大以後,父母最煩孩子什麼?四分之三的父母選擇了“頂嘴”,看來這個行為在父母與孩子的日常活動中應該佔據很大比重。生活中經常有這樣的情景:
媽媽:“兒子,週末我們不能和鄰居哥哥一起野餐了,我帶你去試聽繪畫課。”
孩子:“可是我已經跟哥哥講好了,我不能説話不算話呀。”
媽媽:“以後也可以和哥哥再去,這個繪畫課很難約。”
孩子:“媽媽,你怎麼不和我商量,就隨便給我報課呢?。”
媽媽:“怎麼是隨便呢,我是你的媽媽,就是要為你負責呀,繪畫課不比野餐重要麼?”
孩子:“媽媽,你這是看見別人家孩子報,也要給我報,你這不是為了我好,是你虛榮。”
媽媽:“虛榮?小屁孩懂什麼虛榮,反正週末必須得去上課,別跟我犟嘴。”
這個場景是不是很熟悉?讓他洗臉偏偏要先洗腳,苦口婆心一大堆道理,孩子一句話能讓你血壓飆升,父母替孩子規劃人生,他覺得父母不尊重自己。孩子頂嘴,肯定是孩子有不滿,父母覺得孩子頂嘴,也是對孩子不滿,那有沒有想過,其中的原因呢?
孩子為什麼頂嘴?1)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
美國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學家埃裏克森將人類心理的發展劃分為8個階段,他認為,這八個階段都具有其特殊的社會心理任務和特殊矛盾。
在兒童期,孩子對走路、説話的掌握相比之前有了質的飛躍,他們的自我意識也開始不斷髮展,他們更希望由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出現和父母的矛盾。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父母還停留在替孩子包辦一切的階段,而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決定了。
德國心理學家安格利卡·法斯認為:
在與父母發生衝突時,那些明確表明自己意見的孩子,不僅僅是孩子成長的歷程,也是他們建立自信的過程。
孩子開始頂嘴,其實也是孩子有了自我意志想要表達自己的開始。
2)頂嘴是孩子為了維護自己
想起小時候,家裏來了客人,父母總是在這個時候數落我,説我房間亂七八糟,不知道收拾;要不就是學習成績沒有人家誰誰好。我聽了心裏很不舒服,因為有客人,膽子也大了,總是回嘴説“我不要你管,我就是不收拾。”有時候還故意弄的更亂。實際上,雖然媽媽説我房間亂是對的,但是我不喜歡他們在客人面前説,雖然我是小孩兒,我也要面子的。
3)父母沒有起到表率作用
心理學家研究認為:
孩子頂嘴是源於無助和困惑,當爸爸媽媽告訴孩子不要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的權利被剝奪了,卻又無力反抗,憤怒之餘不自覺地用頂嘴來尋找一種心理平衡。
就像文章開頭那樣的例子,父母承諾了孩子某件事,但是最後卻不信守承諾;有的父母則是遇到事情不問青紅皂白,總是責備孩子;有的則是自己熬夜刷手機、追劇,看到孩子看電腦,則劈頭蓋臉一頓罵;或者是什麼都得聽自己的父母,不讓孩子有選擇決定的自由;或者是喜歡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總打擊自己的孩子......其實這些,都是父母自己的錯,導致誤解。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李玟瑾教授曾經在講座上分享過一個關於孩子頂嘴,家長需要注意的3個點,非常實用有效:
1.教育孩子的主體不要發生變化,保持教育觀念的一致性
2.溝通過程要重視傾聽,引導孩子説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3.堅持3:1的原則:孩子提3次要求滿足其中一次,讓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和爸爸媽媽商量是可以得到解決的,這個信念對青春期孩子非常重要,也是他們在犯錯之後及時回頭的重要條件之一。
除了這三個關鍵點以外,我根據自己的養育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處理孩子孩子頂嘴的這個情況的。
十安媽媽碎碎念:面對孩子的頂嘴,父母還可以這樣做1)父母要接受孩子成長的表現,不斷自我成長
從生育孩子到孩子長大,父母也需要不斷的學習成長,瞭解孩子的生理、心理發展。在紀錄片《零零後》裏,13歲的萌萌更希望自己的私人空間不受干擾,更喜歡自己獨立自主。但是她媽媽的心態卻還停留在萌萌小時候。小時候的萌萌聽父母話,依賴父母,現在的萌萌叛逆、頂嘴、不溝通。
媽媽甚至在懷念和萌萌小時候一起玩耍、吃飯的情景時,掉眼淚。孩子在成長,父母卻還在懷念,他們互相之間的認知出現了錯位。
孩子頂嘴實際上是成長的一種表現,也是必經的一個過程,但是家長卻誤以為這是孩子的問題行為。事實上孩子是父母自身的投射,孩子就像一面鏡子,父母從鏡子裏看到了真實的自己,也是毛病重重,也需要不斷修行成長。
2)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蘇霍姆林斯基曾説:
“每個孩子不僅是一個生命個體,更重要的是他們是一個人,一個有思想、有着豐富情感和需求的獨立的人。”
有個老師,把批評孩子的視頻,發到了家長羣裏。結果受到批評的孩子害怕去學校,害怕老師。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和老師的心態一樣,以為當眾批評孩子,孩子才會改正錯誤,所以常常在人多的時候批評孩子的錯事。
實際上,這樣的做法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導致他形成“破罐子破摔”的心態,還會影響彼此之間的親子關係。正如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所言:
父母越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孩子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如果父母當眾宣佈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所以在外人面前,也請給孩子留點餘地,回到家就事論事和孩子討論孩子的錯誤,讓孩子難受不是目的,而是讓孩子認識到錯誤並改正。
3)和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經常説,我們要和孩子做朋友,這個“朋友”就表達了一種平等的觀念。父母首先給予孩子説的機會,也就是能夠傾聽孩子的表達,這也是做出判斷的前提。其次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和的情緒下,才能獲得孩子的信任,聽到他們真實的想法。
愛頂嘴的孩子,實際上他們的語言表達更豐富、思維更活躍,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研究表明:
在家經常跟父母爭論但能保持冷靜的孩子,更能夠輕鬆應對外界的意見分歧。
當他們不願意頂嘴了,或許也不願意和父母溝通了,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做好自己的榜樣,孩子的頂嘴,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