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寬廣,足容六千人聚食而有餘,房屋之多,可謂奇觀。此宮壯麗富贍,世人佈置之良,誠無逾於此者。頂上之瓦,皆紅黃綠藍及其他諸色,上塗以釉,光澤燦爛,猶如水晶,致使遠處亦見此宮光輝。”元朝的皇宮,即元大內,在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的書中令人神往,但這麼多年來,考古學家幾乎沒有在紫禁城中找到任何關於它的蛛絲馬跡。
日前,故宮博物院考古研究所發佈一組考古成果,其中包括在故宮的隆宗門西發現元代地層及元大內建築物遺存,立刻引發廣泛關注。壯麗富贍的元大內是否就在現存的紫禁城之下?
元大都宮城位置和中軸線在哪兒,學界一直沒有定論
故宮是元明清三代的皇宮,關於北京的許多秘密層層疊壓在宮殿之下。
“元朝在北京的統治時間比較短,不過80多年。元大都至少2/3都已經被疊壓在明清的北京城下,面貌不清。上個世紀60年代,北京城的城市考古開始之後,考古學家結合考古材料與古代的地圖和文獻,逐漸把元大都城牆的位置確定下來,並最終落在了地圖上。”故宮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李季所説的考古學家,正是已故的徐蘋芳先生。
徐蘋芳先生還對北京城的其它元代遺址進行了考證,確立了元大都幾個重要的座標基點。比如北海公園,是元大都當時非常重要的中心區域,明清沒有大動過。團城,至今仍保留有大量的元代遺蹟。還有阜成門的白塔寺,據説是忽必烈親自選址而建。
“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那就是元代的宮城,也就是元大內在什麼地方,它的中軸線和紫禁城的中軸線是否重合。雖然沒有更多的考古證據,徐蘋芳先生認為兩者是重合的,從景山、地安門到鐘鼓樓一線,動土時都有道路的痕跡。”李季説。
當然也有其它觀點。目前主要有兩説,一説認為元大內的中軸線要大大地往西,應該就在北海公園。還有的認為在北海與現在的中軸線兩者之間,以故宮的斷虹橋為點。因為斷虹橋石頭的欄板、雕刻的樣式與元代非常相似,很多人認為是元代的原物,它可能是中軸線上的一座橋。但這些都是根據文獻進行推測的,並沒有什麼考古的證據。
“這些年故宮一直都有動土,每一次動土也都有古建部的人在現場勘看記錄,但之前在紫禁城範圍內始終沒有發現任何的、可以確認的元代遺存。”李季説。
在紫禁城任何地方動土都是大事兒,考古只能隨着一些剛性的基建走
紫禁城是世界文化遺產,72萬平方米的面積內,在任何地方動土都是件大事兒。在故宮裏做考古很難,重重疊疊的宮殿蓋滿了房子。上個世紀曾有人設想在故宮內做一個地下庫房或者地下展廳,都被斬釘截鐵地否決了。“可以説,一直以來大家都堅持着這樣的保護理念,即故宮裏的一磚一瓦都不得擅動。所以故宮的考古只能隨着一些剛性的基建走,用最極限的面積收集最細緻的信息,相當於在非常大的面積內做微創手術。”李季介紹。
故宮考古所成立後,尋求元代遺存成為重要的學術課題。故宮不允許大的動工,但配合“平安故宮”進行的一些剛性的管道工程一直在進行。本着對遺產最小干預的原則,消防管道、供水排水以及電纜工程一般走的都還是原來的路線,但即使如此,也得挖出原來的剖面,考古人員正好可以利用這些有限的剖面,好好研究,這次能夠有所發現,也是非常幸運的事。
新發現的元代地層位於隆宗門西廣場的北側、內務司各司值房南側。經考古發掘確定其層位關係由晚及早分別為清中期的磚鋪地面和磚砌排水溝,明後期的牆、門道基址、鋪磚地面、磚砌磉墩和明早期的建築基槽,最下層的是素土夯築層和夯土鋪磚層基槽。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夯土堆積層為一層夯土層一層鋪磚層,層層疊壓。夯土為深褐色黏土,大致平面分佈,較緻密,每層厚度不等。而素土夯土層,開口距地表1米,最深處距地表3米,為黃色綿沙土、褐色黏土和黃色細沙土,層層夯築,大體呈平面或波狀分佈,有的夯層包含少量堅硬的料礓石塊。考古工地執行領隊徐華鋒介紹:“從層位關係判斷,夯土鋪磚層建築基槽、素土夯築層為該遺址最早的一組堆積。夯土鋪磚層堆積的土質土色、包含物、建築工藝等與慈寧宮花園東院遺址的夯土夯磚層明顯一致,可早到明代早期;而素土夯築層出土的布紋瓦、琉璃瓦、黑釉、白釉瓷片等遺物具有明顯的金元時代風格。按照考古發掘‘就晚不就早’的原則,根據地層關係和包含物可以初步推斷夯土鋪磚層建築基槽和素土夯築層的年代為元代。”
新發現相當於為元代遺存找到了樣板,也有助於研究中軸線變遷
“這是非常難得的三疊層。非常純淨的一塊土,絕對沒有任何明初以後的遺物存在,金元的瓷片是經過陶瓷考古學家反覆確認的。而且這肯定是一處與建築有關的基址,有人工夯實的痕跡,顯然是規劃內的建築,這給我們很大的信心,雖然下一步的走向並不清晰,但沿着這條線一定還會有發現。”李季説。
在前不久召開的專家論證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認為,這一發現在故宮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性作用,對研究紫禁城元明清三代和北京城中軸線變遷,乃至紫禁城歷史及中國古代建築史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李季最為興奮的是,“此次考古相當於為元代遺存找到了樣板。即使以後在兩個大的宮殿間隙找到了上面沒有疊壓的、單獨的地層出現,也有了辨認的可能性。”
“隆宗門以西的這處三疊層,具有惟一性,是學術研究和保護展示的重要遺存。我們正在委託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制定相關的保護規劃,在這裏設計出與故宮風格相和諧的保護性建築,集中展示。”李季説,故宮一邊發掘一邊考慮,如何既不破壞故宮的景觀,又能最大程度地向公眾展示考古發掘成果,讓大家知道在紫禁城的底下還有曾經的元大內。
新的考古發現必然引來新的觀點。故宮的王子林研究員根據這些新發現,推測元大內中軸線應在目前的武英殿至慈寧宮一線。“通過對文獻的梳理,我們知道,朱棣當燕王時,元大內並未毀掉,燕王府就改建於元大內之上。由燕王而為帝之後,永樂帝又將燕王府改建為西宮。決定遷都北京後,為了保存西宮的部分建築,紫禁城的中軸線不得不東移,這樣就擺脱了元大內中軸線的控制,按照南京紫禁城的規制進行設計和建造,形成統一的建築風格。可以説武英殿至慈寧宮這一區域存在着巨大的想象空間,極有可能是元大內、燕王府和西宮的建築基址。希望隨着考古工作的繼續,能有相關的印證。”
從初創到羽翼漸豐,烏鎮戲劇節只用了五年,就成為國內少有的可以比肩阿維尼翁和愛丁堡戲劇節的戲劇盛宴。
美國戲劇教育家麗莎·泰勒·勒諾説:“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戲劇節可以像烏鎮戲劇節一樣,結合自身獨一無二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不遺餘力地推動東、西方文化的交流。”
2013年首屆烏鎮戲劇節舉辦,是烏鎮旅遊從休閒度假向文化旅遊的轉型、升級路上邁出的重要一步。戲劇節的舉辦加速了當地文化的復興,每年戲劇節主題可見一斑。一屆初鶯新語,主題為“映”;二屆更上層樓,主題為“化”;三屆陽開泰運,主題為“承”;四屆引頸四野,主題為“眺”;第五屆為小週年,主題為“明”,取厚德載物、臨照四方的陰陽和合之意,祈願第五屆烏鎮戲劇節明心開拓,破勢而來。
第五屆烏鎮戲劇節主視覺
可以説,“文化烏鎮”因此應時而生。更可以説,這樣的戲劇節身體力行踐行了當前文化復興國家戰略,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並重。
在古鎮的保護開發過程中,烏鎮不僅完成了對大量歷史建築的修復與保護,更在留存歷史文化原生態風貌的基礎上,一邊對水鄉建築進行修繕,一邊尋找古鎮的文化亮點,挖掘出水龍會、水鄉婚禮、花鼓戲、皮影戲、高杆船、童玩節等各色傳統古鎮節目,於全國範圍內率先走出了歷史街區保護再利用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烏村童玩節
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基礎上,烏鎮還增添了國際元素,互聯網大會、木心美術館、大劇院等讓烏鎮在其他古鎮中脱穎而出。在連續舉辦四屆烏鎮戲劇節後,儼然已從一個“旅遊小鎮”,變身為充滿濃郁氣質的“文化小鎮”。
不能錯過的重頭大戲
今年的10月19日至10月29日,第五屆烏鎮戲劇節即將開幕,整體劇目水準在前幾年的優質基礎上更加搶眼,匯聚了來自俄羅斯、德國、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24部特邀劇目,將上演為期11天的戲劇狂歡,共計100場戲劇演出。
24部特邀劇目海報
今年烏鎮戲劇節年度藝術總監是導演田沁鑫,她甚至表示:後半年只做烏鎮戲劇節一件事。
田沁鑫導演的最新力作《狂飆》也將在本屆烏鎮戲劇節期間上演,此版《狂飆》在視覺審美上完全迥異於原版。
《狂飆》劇照
新版《狂飆》用八台攝像機“即時攝影”,展現中國話劇先驅田漢激盪奮進的創作歷程和鮮為人知的情感經歷,是部“半電影化”的戲劇。
與往年相比,今年烏鎮戲劇節的演出十分密集,11天100場戲劇,其中還包括了俄羅斯《葉普蓋尼·奧涅金》、美國《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德國《影子(歐律狄刻説)》這樣的大戲。
由俄羅斯著名詩人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名著改編的《葉普蓋尼·奧涅金》是今年烏鎮戲劇節的開幕大戲,素有“俄羅斯之王”稱號的裏馬斯·圖米納斯將擔任導演,他是瓦赫坦戈夫劇院的藝術總監,俄羅斯聯邦國家獎和立陶宛國家獎獲得者。
《葉普蓋尼·奧涅金》劇照
該劇從不同的藝術視角為觀眾呈現這部經典名著,通過一個社會“多餘人”的形象塑造,新解“英雄主義”的出路。舞台時空變化流暢,場景疊加紛呈,結構式樣新穎。演員表現精彩,顏值極高。導演獨具匠心,事件線索緊湊,情節張力極大,更好地表達了作者的想法。
田沁鑫説,當年這齣劇在俄羅斯演出,很多北京戲劇界的人士都是專程買機票趕去觀看。而烏鎮戲劇節其實也是花了很大的心血,藉助於俄羅斯領事館的幫助,才得以邀請到這出牛劇來到烏鎮。
中國青年導演莊一的《風塵三俠》是評委黃磊最關注的演出劇目。四年前,莊一從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脱穎而出,一直活躍在戲劇舞台,此次帶來改編自唐傳奇《虯髯客傳》的作品,將現代與古典混搭,同樣令人期待。
黃磊覺得,烏鎮戲劇節已經有太多的大師、國際名團,也希望人們能夠給予中國青年導演的的原創劇目更多關注。
本屆戲劇節上還有世界首演劇目——美國加州藝術學院新表演中心帶來的影像實驗戲劇《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賴聲川作為重要的推薦人,説服藝術學院方面來烏鎮進行世界首演,為此對方推遲了首演時間。
《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劇照
這出戏劇的特殊之處在於觀眾將會坐在類似集裝箱的觀眾席上,在演出舞台緩緩移動,影像、表演者會跟隨者觀眾席的移動出現,給觀眾帶來非同尋常的感官體驗。
“一場演出只能容納五十個人,共演出18場。這個作品可能搶票要搶快一點。”賴聲川説。
年輕戲劇人的孵化器
從五年前的由零開始,到今年邀約劇目時所有團隊都欣然應允,烏鎮戲劇節的發展成績已經足夠亮眼。在烏鎮戲劇節上,觀眾除了能在傳統的劇場看戲,烏鎮的各個地方都將成為演出地。4.92平方公里的西柵景區內分佈着大大小小各式劇場,是全國乃至世界戲劇節中罕見的表演空間羣體。
2015年《兩隻狗的生活意見》第一次來到烏鎮,同時也是第一次把這部劇搬到户外,作為特邀劇目在“環境新視覺”環節在水劇場上演。
《兩隻狗的生活意見》劇照
水劇場,位於西柵景區的西南角,舞台架設在水池中,2300多個由原木鋪就的觀眾席呈扇形展開,逐層升高,葱鬱的樹木間隔在通道和四周。居高臨下,湖泊中近七千平方米新月形的主舞台盡收眼底。舞台背後連綿的明清老建築羣,馬頭牆、觀音兜,高聳的白蓮古塔和飛檐翹角的文昌閣勾勒出躍動的天際線。導演孟京輝是當年烏鎮戲劇節的藝術總監,他表示之前也沒有用過這樣的場地,演出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奇妙效果的背後是烏鎮對戲劇節的巨大投入,單單烏鎮大劇院的建設就投入近4.5億元。
烏鎮大劇院
這種投入是值得的,在短短几年時間裏,烏鎮戲劇節已成為國內文化界最受矚目的文化節慶活動,可以説吸引了全中國做戲的、愛戲的人,其中不乏年輕戲劇人,他們來這裏追逐一個戲劇的夢,文化的夢。整個戲劇節期間,烏鎮的大街小巷穿梭着各路文藝青年。至於戲劇界人士,走幾步必然會遇到一個熟人。除了陳向宏、黃磊、賴聲川、孟京輝、田沁鑫這些年年都來的熟面孔,其他明星名人也隨時可能出現在你身邊,跟你來一場關於戲劇的對話。
第四屆烏鎮戲劇節小鎮對話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截止報名結束,共收到477份註冊信息,300餘份有效資料,數量遠遠高於往屆,最終入圍的18部作品也將在蚌灣劇場集體亮相。
不同於城市裏的戲劇演出,在烏鎮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中,戲劇在這裏更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可謂步步有戲。戲劇也不止存在於舞台上,而是存在於周圍的一切中。不論是先鋒的還是傳統的,西方的還是東方的,在烏鎮一切都是和諧的,也讓人充分感受到了烏鎮的文化包容與多元性。
如今,烏鎮戲劇節也正逐漸改變着當地人對戲劇的觀念。除了慕名而來的遊客和戲劇迷外,今天你去烏鎮看什麼戲,也成為戲劇節期間桐鄉當地人的熱門話題。
即便你看不懂有些高深的劇目,也能在古鎮嘉年華里找到樂趣。“古鎮嘉年華”是每年烏鎮戲劇節隨處可見,琳琅滿目的街頭表演藝術形式,該單元的精髓是來自世界各地熱愛街頭表演的藝術家組成,隨機有趣,創意灑脱。今年的報名正在火熱進行,戲劇節誠邀團體或個人,將美好的創意展示提供給好客的烏鎮,分享給水鄉觀者,給烏鎮戲劇節帶來另一個觀賞高潮。
古鎮嘉年華
談及創辦烏鎮戲劇節的初衷,烏鎮景區總設計師、烏鎮戲劇節發起人陳向宏説“烏鎮就是一條河,當代藝術、戲劇節就是河裏的魚。未來,這條河裏可能會有更多品種的魚。”他還説:“我相信未來的日子裏,從這個小鎮裏走出去的孩子,更有機會成為藝術家、文學家。”
戲劇藝術,永無終點,年復一年的積累和沉澱就是最好的成果。陳向宏強調,“我們沒有務求一定要達到什麼標準,就是把每一屆做好,有一個積累,有一個沉澱的過程。”烏鎮戲劇節將在一年又一年的積累和成長中成為一位戲劇巨人,繼續承接戲劇藝術經典,引領國際戲劇新動向,培育中國青年戲劇人才,打造全新文化生活方式。
烏鎮夜景
按照陳向宏的説法,“烏鎮戲劇節是一個夢,圓了戲劇人的夢,也圓了烏鎮的夢”。而陳向宏那些讓小鎮的孩子接觸世界頂尖藝術的願景,也已經觸手可及。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商業支付幫”:戲曲是小眾的藝術形式,但並不影響真正的喜歡這種形式的人。
網友“我好想回家哦”:支持支持
網友“小紅”:完美結合,心由神往
網友“葉琦”:美輪美奐的江南水鄉加之各國戲劇盛典,生活美好無限
網友“L.S^_^”:文藝青年不能錯過的盛會
網友“蘇蘇”:口水
(1970-01-01)
新華網台北8月26日消息,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當日在台北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鄭氏宗親、近代史專家學者共同研討鄭成功對當代台灣的歷史意義。
8月26日,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在台北舉行。
論壇由中華民族團結協會主辦、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合辦。中華民族團結協會榮譽理事長夏瀛洲在開幕式致辭時表示,今年適逢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我們檢視這300多年來的台灣史跡,一方面緬懷先烈先民當年的艱辛奮鬥,另一方面也要檢討台灣未來發展的正確道路。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兩岸同胞應攜手奮進,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任務。
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鄭成功對中華民族最大的貢獻,就是確保台灣納入中國的版圖,明確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此外,他“終身尊奉正朔”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忠義道德價值。在台灣許多人的認知中,是鄭成功率領祖先來到台灣。
“這些因素使鄭成功成為兩岸切不斷的血脈聯結,割不斷的共同歷史記憶。”戚嘉林説。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沈永峯説,鄭成功功在國家,功在民族,功在千秋。當前島內“去中國化”思潮氾濫,對鄭成功的緬懷紀念也是提醒當代人牢記其歷史功勳和民族精神,看清歷史方位,順應歷史大勢。
鄭成功是福建南安石井鎮人,300多年來一直作為民族英雄被兩岸同胞傳頌。福建南安鄭氏源流研究會會長鄭建家表示,鄭成功披荊斬棘收復台灣、勵精圖治建設台灣的豐功偉績,已經成為海峽兩岸共同的精神財富。
(原題為《鄭成功收復台灣355週年論壇在台北舉行》)
(1970-01-01)
8月4日,全國網絡媒體採訪團來到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聖地——井岡山。它的革命歷史被濃墨重彩地寫入歷史教科書,從而進入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眼前的井岡山景區猶如一座美麗的山城,被包裹在了茂密的叢林之中,給人一種莫名安寧與沉迷的美感。這裏擁有豐富的景觀,氣勢磅礴的雲海、奇妙獨特的飛瀑、瑰麗璀璨的日出、蜚聲中外的十里杜鵑長廊等景觀構成井岡山豐富的旅遊體驗,令人流連忘返。
在景區的山頂,天氣變幻無常,前幾分鐘還豔陽高照,忽然間陽光隱沒在雲層深處,陰雲密佈,隨之傾盆大雨,沒多久晴空萬里,留下一片清新涼爽。
除了絢麗多彩的自然景觀,井岡山也是全國知名的紅色旅遊目的地,紅色印記瀰漫在城鄉的各個角落,每到夏季,全國各地的遊客匯聚於此。
“每年都有很多人到井岡山瞻仰革命先烈,尤其是旅遊旺季,井岡山的酒店更是一房難求。”井岡山市委農工部部長巫太明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稱。
井岡山大隴鎮依託案山村自然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紅色題材,打造本地客家文化隴上行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 大隴鎮人民政府 供圖
革命聖地
井岡山市行政上隸屬於江西吉安市管轄,位於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
井岡山在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歷史上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上世紀二十年代末,毛澤東、朱德等無產階級的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到此進行艱苦的井岡山斗爭,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並開創“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之路。
那段特殊的紅色歷史成就了曾經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讓其成為享負盛名的革命聖地。它也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
井岡山也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革命博物館”和“紅色課堂”。
根據統計,井岡山境內擁有100多處革命舊址遺蹟,90多年前那場長達2年4個多月的井岡山斗爭中,倒在井岡山的烈士就達4.8萬名之多。
“有名有姓的只有15744人,其餘大都是沒名沒姓,連名字都找不到。這是什麼概念呢?相當於在850天左右的時間內,平均每天犧牲56個人。”井岡山宣傳系統一名官員對澎湃新聞稱。
在那場轟轟烈烈的紅色革命中,井岡山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
歷史變遷,曾經創建90年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如今已成為全國著名的革命聖地和5A級旅遊景區。
根據當地政府提供的材料顯示,井岡山森林覆蓋率達到86%以上,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0000個,被譽為“天然氧吧”。由此,紅色革命史與綠色生態形成了獨特的吸引力。它既是中國政府力推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更是生態、農業觀光和休閒旅遊的重要目的地。
2004年,中央號召發展紅色旅遊以來,當地政府根據全國紅色旅遊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充分發揮“紅色吸引人、精神感染人、綠色留住人”的紅色旅遊戰略,不斷創新紅色旅遊產品,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強化旅遊行業管理,拓展旅遊客源市場,以紅色旅遊為龍頭的第三產業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當地政府斥資對革命舊址遺蹟全部進行修繕,並在革命舊居舊址實施“情景再現”工程,利用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推出井岡山斗爭全景畫館、3D電影等產品,其中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投入了1.2億元,運用高科技手段和現代藝術表現手法再現那段崢嶸歲月,延長了遊客的逗留時間,深受市場好評。
為了延伸旅遊產品,當地政府投資1.8億元,開發建設了杜鵑山景區,引資近6000萬元建設了杜鵑山、領袖峯、荊竹山等景區,對龍潭、水口、主峯等綠色景區進行了全面升級,建設了一批農業觀光項目,形成了菖蒲、茅坪、白銀湖、草坪等景觀優美的旅遊文化村和生態民俗村。
“原先井岡山經濟結構是第三產的旅遊業一枝獨秀,十八大以後,為了儘快脱貧攻堅,現在完全按全域旅遊的思路來構建產業。”巫太明對澎湃新聞稱。
根據澎湃新聞了解獲悉,為了構建全域旅遊的產業形態,井岡山開發建設了一批項目,比如國際山地自行車賽道,羅浮片區綜合開發等項目建設,還增加生態、休閒、度假、農業觀光等在井岡山旅遊結構中的比重。
美麗鄉村的建設也至關重要,它成為紅色旅遊的關聯產品,推動了當地民宿、農家樂、土特產、紀念品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每到夏季,井岡山風景區遊客絡繹不絕,各大酒店一房難求。 澎湃新聞記者 韓雨亭 圖
“井岡山”效應
如何利用“井岡山”效應,也是吉安市委、市政府的戰略佈局。
根據統計,吉安市全境都是中央蘇區範圍,至今仍保留了紅色遺存980多處。
為進一步提升紅色旅遊輻射力和帶動力,在地域上以井岡山紅色旅遊區為中心,吉安市將井岡山與周邊的永新縣、遂川縣的紅色旅遊進行一體化發展模式,以此有效推動吉安全域的旅遊業發展。
“最早的旅遊只是侷限在一百多公里以內,現在我們可以全山一千三百多平方公里包括周邊鄰縣作為旅遊的承載。”巫太明稱。
“我們將自身定位在井岡山革命聖地的外延和依託,藉此全力發展旅遊行業。”井岡山市大隴鎮黨委書記劉濟光對澎湃新聞稱。
他介紹稱,大隴鎮以1928年毛澤東在大隴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第一個紅色墟場為歷史背景,依託案山自然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紅色題材,充分打造本地客家文化隴上行鄉村旅遊精品示範點。
大隴鎮引進了社會資本入駐,成立了旅遊公司,採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户”的模式,打造紅色文旅特色小鎮。
“經過研究,我們認為井岡山未來擁有很大發展潛力,所以才到這裏投資。” 隴上行紅墟坊鄉村旅遊公司總經理蔡春風對澎湃新聞稱。他是一位來自深圳的投資人,一次偶然的機會讓他認識到了井岡山大隴鎮,他認為未來的鄉村生態旅遊將會是一個重要方向。
十八大以來,井岡山藉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做好文章,不斷豐富旅遊產品體系,以旅遊為主導把與鄉村、農業、文化、體育和扶貧進行多產業的深度聯動,全力推進“大井岡旅遊經濟圈”。
調查顯示,井岡山的遊客滿意度已連續六年列江西省40個重點景區第一名。
井岡山市政府2017年4月《井岡山市2016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年共接待入境旅遊者1530.11萬人次,比2015年增長10.52%;實現旅遊收入121.05億元,同比增長12.02%。
這組數據説明井岡山紅色與生態旅遊的產業潛力,正在被逐漸挖掘出來。
“我們也正在學習井岡山模式,將紅色旅遊、生態優勢和扶貧攻堅結合起來,為全縣的經濟發展走出一條道路。”永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粲對澎湃新聞稱。
同樣隸屬於吉安市管轄的永新縣,至今已有1814年曆史。90年前,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轉戰至此,進行著名的“三灣改編”,確立了“黨指揮槍”原則,奠定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政治建軍基礎。
據《永新縣誌》記載,1928年至1934年永新屬蘇區,國民黨軍隊連年“進剿”,6年時間全縣人口鋭減10萬多人。土地革命時期,僅近30萬人的永新就有近10萬人參軍參戰,1萬多人踏上長征路,有名有姓的革命烈士達8000多人。
由於地處偏隅,交通閉塞,永新縣的經濟相對落後。1949年,全縣的農業總產值平均每人僅有141元。建國後的36年,永新縣的農業發展“三起兩落”,歷經曲折。歷來以農業為主的永新縣幾乎沒有工業,1952年工農業總產值中工業僅佔9.4%。
改革開放後,永新縣的產業結構發生變化,工業在其經濟結構中扮演“脊樑”角色。
根據2017年第一季度統計,全縣生產總值便已達20.4億元,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5810元和1967元,1月至5月,財政總收入5.4億元,增長2.9%,固定資產投資51.5億元,增長11.4%。
在埠前鎮,昔日荒涼的亂葬山已蜕變為規劃總面積達7.8平方公里的工業開發區,並享有“省級開發區、省級民營科技園、省級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省百億產業園區”稱號。截止2016年,園區內皮製品、銅製品、藥化、繭絲綢服裝四大主導產業匯聚企業161家,上交税收1.56億元。
近兩年,永新縣開始發力旅遊行業,力求將永新縣變成紅色旅遊強縣。
永新縣着力建造的三灣改編紀念館,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被列入吉安市“講好故事”20個紅色故事,每年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參觀學習。
如今,永新縣的三灣、龍源口、黃竹嶺等紅色景區旅遊的遊客逐漸增多,旅遊產業勢頭良好。根據永新縣相關統計顯示,2016年旅遊總收入實現翻番,年均增長10.9%。
永新縣只是吉安市全域旅遊的縮影。
在吉安市的產業結構中,工業核心地位凸顯,已經構建起以電子信息為首位產業,以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綠色食品為主導產業的產業體系。
近幾年,吉安市在現代農業取得突破,形成了井岡蜜柚、綠色大米、有機茶葉、有機蔬菜、特色竹木、特色藥材六大富民產業,這些產業讓曾經貧困落後的鄉村獲得了發展機會。2016年,全市實現農業總產值391億元。
吉安市委、市政府力推的“全景吉安市、全域旅遊”戰略獲得成效。根據2016年的統計顯示,全市接待遊客643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68億元。
紅色旅遊與綠色生態優勢,讓吉安市的城市影響力持續擴大。
目前,吉安市入選全國生態保護與建設示範區,並獲得了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殊榮,並連續四度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一個以大井岡山旅遊經濟圈為主導的“新吉安”正在形成。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如故”:加油^0^~井岡山加油,永新加油~
網友“江魚”:彷彿看到一幅畫…井崗山會師。以後找個伴一起上山去
網友“青山萬里”:去過井岡山。
(1970-01-01)
當地時間8月8日,在俄格衝突爆發9週年的當天,俄羅斯總統普京前往阿布哈茲訪問,並宣佈為阿布哈茲在經濟和安全方面提供支持。但此舉遭到格魯吉亞方面的抗議。
據俄羅斯衞星通訊社報道,普京在到訪的當天與阿布哈茲領導人哈吉姆巴進行了會晤。普京表示,俄羅斯將繼續為阿布哈茲的安全和獨立提供可靠保障,“我相信,這將一直保持下去。”
普京認為,必須找到發展阿布哈茲經濟的合適途徑,以便建立新的工作崗位以及屬於自己税收基礎,“我們今天將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而在會談後,普京宣佈,為了繼續促進阿布哈茲的發展,俄方2017年至2019年計劃向阿方投資60億盧布。
不過,格魯吉亞政府對普京的訪問提出抗議。據美國媒體報道,格魯吉亞外交部稱普京此舉是“嘲弄”格魯吉亞。北約則表示,普京此行對“通過和平與協商”解決俄羅斯和格魯吉亞2008年戰爭的國際努力產生了破壞作用。
阿布哈茲位於格魯吉亞境內,與俄南部接壤。2008年,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為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發生衝突,持續5天的衝突造成了雙方大量傷亡。其間,俄軍派出了空降部隊到達阿布哈茲並在阿武裝力量配合下,佔領了格魯吉亞政府在阿布哈茲境內控制的唯一地區。格魯吉亞隨後宣佈斷絕同俄羅斯的外交關係。衝突結束後,俄羅斯承認了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主權國家”的地位並與二者建交,但未獲格魯吉亞與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
格魯吉亞外交部8日説,普京訪問阿布哈茲表現了一種姿態,意在將“強行改變格魯吉亞主權國家邊界線的做法合法化。”
8日當天,格魯吉亞領導人在首都第比利斯郊外的烈士公墓敬獻花圈,悼念在那場戰爭中的陣亡將士。格魯吉亞總統馬爾格韋拉什維利向在場的人發表講話,誓言任何格魯吉亞人都不會容忍俄羅斯的佔領,他強調説,格魯吉亞政府致力於通過和平談判,徹底實現國家的完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青雲”:然後呢,二十年,普京給了俄羅斯是個真正強大的國家?
網友“鄧俊罡”:很喜歡普京的這個性格——與美國針鋒相對。
網友“鄧俊罡”:很喜歡普京的這個性格——與美國針鋒相對。
(1970-01-01)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