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中國人只能在底下幹活!”這位博士決定回國,參與北斗系統開發

本月23日,“僑心向黨、同心築夢”上海僑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座談會舉行。上海僑界老中青三代齊聚上海市僑聯,回顧黨帶領人民走過的百年奮鬥歷程,展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前景。

“1954年我從馬來西亞回到祖國懷抱,當時才16歲。”中國僑聯顧問、市僑聯顧問何添發説,之後的67年時間始終在黨和人民的關懷、照顧、培養下成長。1965年,何添發在上海戲劇學院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此以後,我就按照黨章要求,尤其是按照我在1959年在日記寫上的一句話:‘我願意為祖國、為黨、為人民貢獻出我的一切力量!’”

作為老一輩歸僑代表,“30後”的何添發告訴記者,他回國的成長過程——從中學、大學畢業,走向工作崗位,直至成為黨的高級幹部,“這一切都是黨和人民賦予我的”。

“60後”的中國船舶708所副所長陳剛,是上海市“僑界傑出人物”,也是上海僑界的中生代。1997年從日本回國後,陳剛先後參與浦東機場一期工程建設,上海深水港建設等重大工程。回到母校上海交大後,陳剛培養一批年輕人,建設一批國際領先實驗室。

離開上海交大前,陳剛曾有多個選擇。“人不一定要做多大官,出多大名,但要做多大事,我選擇繼續留在國家隊。”他進入中國船舶708所工作,繼續為國家建造大國重器。建了機場,建了海港,教了學生,造了大艦,“我這輩子職業生涯是別人的四倍。”陳剛充滿自豪感,“我沒有辜負這個時代,這個時代也沒有辜負我。黨和國家培養了我,我沒有辜負黨和國家。”

10年前選擇回國工作,80後的“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獲得者,參與北斗研發的陳俊平研究員,分享了在德留學的兩個故事。2000年,中國發射航天器。陳俊平和德國同事都在收看。“儘管我和他們關係非常好,但在看視頻時,依然感受到他們在對中國航天潑冷水。”當時,陳俊平所在的實驗室參與歐洲伽利略系統研發。“我們是系統建設的主力,但因為是中國人,我們可以在底下幹活,但名字永遠不會出現在正式文件中。”

這兩件事讓陳俊平感觸很深,“我們在國外只是無所謂的小角色,但我們可以把所學貢獻給國家。”回國後,陳俊平參與北斗系統設計。他的團隊年齡平均30多歲,90%以上是黨員。在他看來,建北斗系統,從完全依賴GPS到現在完全自主,“黨的壓倒一切困難而不被一切困難所壓倒的精神,始終激勵着我們築夢北斗”。

此外,中國僑聯顧問、市僑聯顧問楊玉環,市僑聯顧問、市政府參事蔡建國,上海市“僑界傑出人物”、奉賢區南橋鎮僑聯副主席周娟娟,全國僑聯繫統先進個人、市僑商聯合會執行會長陳坤校,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上海大學僑聯原主席吳悦,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東華大學特聘教授邱夷平,上海市勞動模範、市僑聯青年總會常務副會長、滬港國際諮詢集團CEO郭純青,結合自身經歷談了感受。

上海市僑聯表示,在建黨百年華誕之際,這次座談會向海內外傳遞了上海僑界的心聲。希望全市各級僑聯組織持續開展“僑心向黨”活動,廣泛凝聚僑心僑力,激勵廣大僑界人士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為民族復興、上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欄目主編:張駿 文字編輯:洪俊傑

來源:作者:洪俊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68 字。

轉載請註明: “在德國,中國人只能在底下幹活!”這位博士決定回國,參與北斗系統開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