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27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就地過年的政策是分級分類的,各地執行時不能擅自加碼、層層加碼,不能阻斷人員出行返鄉,要給人民羣眾多些保障、多些便利。這一表態在網上引來人們紛紛點贊,認為這既是對個別地方過激防疫舉措的糾偏,也是對百姓呼聲的回應。
近期,國內部分地區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個別地區突發聚集性疫情,很多地方倡導人們就地過年。不過,個別地方在執行政策過程中,沒有準確理解相關精神,出現了“層層加碼”情況,甚至採取“一刀切”舉措,既違背了政策初衷,也引發了羣眾反感。
比如,有個別地方要求所有返鄉人員“出了火車站,直接去酒店”,不管從哪來,一律先隔離;還有個別地方禁止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對來自河北等地的車輛全部勸返;更為奇葩的是,有地方甚至要求返鄉者提供居住地區未出現疫情證明……這些簡單粗暴的做法,引來了網友的調侃——鄉愁是一張張核酸檢測證明,故鄉説:你就在那頭吧,別回這頭!
必須指出的是,這些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刀切”舉措,折射出個別地方缺乏責任擔當,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懶政行為。相較於視不同情況精細化管控流動人員,把羣眾“一刀切”地禁止返鄉或者集中隔離,顯然要更省心省力。但這種做法,讓自己省了事,卻讓羣眾寒了心,無形中製造了社會矛盾,甚至提高了防疫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春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節日,在國人心中的分量舉足輕重。尤其是對遠在他鄉的遊子而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已經成為一種行為慣性和文化自覺,這種心情應該理解,這種訴求值得重視。當然,返鄉人員也要從大局出發,深刻理解防疫政策的初衷,充分意識到大規模人口流動有可能帶來的風險,這既是對社會負責,也是對家庭和個人健康負責。
從某種程度上説,返鄉政策越細緻明晰,越能讓民眾有安全感。疫情防控不僅考驗着衞生體系建設,也在考驗基層治理能力。各地應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控好方向,拿捏好分寸,處理好細節,善於運用先進技術手段,不斷完善疫情防禦體系,在科學研判中不斷提升治理能力。但無論如何細化防疫政策,各地都要以遵守中央政策為前提,謹防政策在執行中走偏。否則,部分地區防疫政策各自為政,會導致公眾無所適從。
這也提示各地,在執行防疫政策和就近過年政策的過程中,規範的服務是至關重要的,政策執行的程序規範不可缺少。只有真正做到合情合理合法,才能有理有據,讓百姓心服口服。對肆意而為、擅作主張的行為,要及時糾偏,絕不姑息,絕不允許“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再次發生。(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存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