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常山阿姨”為致富興農貢獻“她力量”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杭州10月28日電(記者吳帥帥、許舜達)在46歲的浙江衢州市常山縣象湖村的婦聯主席鄭小菊眼裏,村裏的中年女性是本地致富的中堅力量。

  象湖村所屬的常山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這個人口只有30多萬的山區縣城,卻有4000多名農村婦女常年在杭州、温州甚至北京、上海等城市從事家政類工作。他們便是鄭小菊口中的“阿姨”:既是一個羣體,也是一個敬稱,還是一份興農職業。

  常山“八山半水分半田”,由於工業底子差,這裏一直是勞務輸出的大縣。“地處山區卻又是四省通衢,獨特的區位環境也造就了常山人的性格,既有山裏人的勤勞淳樸,又有走出去的幹勁動力。”常山縣婦聯主席鄭麗説。

  20世紀80年代開始,忙碌的320國道常山段路邊,一個個揹着行李、招手攔車的身影,就是常山縣最早走出去務工的農村婦女。

  由於肯吃苦、人勤快、善幫帶,到了2000年前後,在浙江省內杭州等城市已經出現了一批常山籍的住家保姆,久而久之,“常山保姆”逐漸形成了規模和口碑。

  王喜梅是常山錦繡職業培訓學校的校長,這所學校從1997年開始為農民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彼時勞務輸出大縣常山也正在推進“萬名農民素質工程”,由政府買單,通過10余天的學習,讓農民掌握一些基礎技能。

  “因為農民培訓的氛圍越來越好,常山在外做保姆的羣體也越來越大。2003年開始,我們正式開設了家政課程。”王喜梅説。

  2017年,為了進一步挖掘山區縣的人力資源,同時迎合市場對優質保姆的旺盛需求,常山決定打造“常山阿姨”品牌。以“阿姨”代替“保姆”,為的是讓這個職業更加有親和力,獲得更多的尊重。

  同年7月,時任常山縣委書記還親自帶隊赴杭州推介“常山阿姨”。“放心保姆哪裏找?常山阿姨就是好”成了當時樸實直白的宣傳語。

  2017年開始,常山專門設立“阿姨辦”,通過政企合作辦培訓;設置技能、從業、家庭、品行、健康等五類檔案等舉措,從源頭端保障走出去的阿姨讓客户感到可靠放心。

  鄭小菊説,選拔過程非常嚴格,當地想出了許多切實可行的“土辦法”。“比如我們會從婆媳關係等方面瞭解審核,一般婆媳關係融洽,説明這位阿姨能夠比較好處理人際關係,也能比較好融入僱主家的生活。”

  與此同時,常山當地還研究制定了24小時住家保姆服務標準,進一步提升“常山阿姨”的服務水準。

  “10多年前,我出去工資每個月1300多元,現在已經能達到10000多元。”剛通過了中級育嬰師考試的“常山阿姨”魯月琴説。

  以一縣信譽為一個富民產業背書,“常山阿姨”的市場行情愈發走俏。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常山全縣累計共開展家政技能培訓10000餘人次,開設課程從基礎的母嬰護理擴展到空間收納、西點製作、營養餐搭配等,至少帶動當地婦女增收13億元以上。

  “早些年我們出去做保姆,還覺得抬不起頭,現在成為認證的‘常山阿姨’是件光榮的事情。”鄭小菊説。

  家政行業不僅讓農村婦女的腰包鼓了、腰桿硬了,也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養。不少當地幹部説,在常山許多農村,小到路燈開關時間,大到村集體的發展,返鄉的阿姨們比之前更有參與村社自治的熱情。

  2021年10月,中國商務部等14部門研究制定了《家政興農行動計劃(2021-2025年)》,旨在鞏固脱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家政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領跑者”行動唯一試點縣,常山縣有關幹部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

  鄭麗介紹,目前常山正在搭建“常山阿姨數智服務平台”,希望打造從培訓、審核、上崗、評價、年檢等全流程在線管理。

  “常山阿姨可以不只是常山人,我們希望把培養模式、管理方法推廣向更多地區。”鄭麗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