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導語】

  據《新民晚報》報道,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開發獨立於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之外的“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已經通過了國家密碼管理局的安全審查,開始向公民簽發eID(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用於虛擬身份的推廣,避免公民個人信息的泄露。這就意味着,未來很多人在擁有一張身份證的同時,很可能還將擁有一張網絡身份證

  中國最早的身份證出現在隋唐時期,至今已超過一千年。身份證的作用,也從識別官員的符號變成了用於證明持有人身份的證件。伴隨着網絡時代的到來,不僅是中國,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在推廣網絡/電子身份證,這種身份證不但包含持有者的基本信息,還包括社保、醫療、駕照等信息,甚至還能取代銀行卡的功能。不過,隨着網絡身份證的推廣,它也一直備受爭議。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中國身份證的起源:官員的識別符號

  中國最早的“身份證”是隋唐時期朝廷發給官員們的“魚符”,它是用木頭或者金屬精製而成的。其形狀像魚,分左右兩片,上鑿小孔,以便系佩。“魚符”上面刻有官員的姓名、任職衙門及官居品級等。

  當時,凡親王和三品以上官員所用的“魚符”,均以黃金鑄制,顯示其品位身份之高。五品以上官員的“魚符”為銀質,六品以下官員的“魚符”則為銅質。五品以上的官員,還備有存放“魚符”的專用袋子,稱為“魚袋”。“魚符”的主要用途是證明官員的身份,便於應召出入宮門驗證時所用。到武則天時,“魚符”一度改為形狀像龜的“龜符”,用途與“魚符”相同。

  宋代時,“魚符”被廢除,但仍佩“魚袋”。至明代,改用“牙牌”,這是用象牙、獸骨、木材、金屬等製成的板片,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職務、履歷以及所在的衙門,它與現代意義上的卡片式身份證已經非常接近了。

  明代官員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記載:“凡在內府出入者,無論貴賤都懸牌,以避嫌疑。”可見,明代身份證的用途已經不侷限於官員們,而開始向中下階層發展了。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中國最早的身份證制度誕生在西北寧夏

  到了近代,身份證制度開始逐步在中國建立起來,但是發端地不是沿海,而是地處西北內陸的寧夏。

  1936年5月,中央紅軍開始西征作戰,解放了寧夏省的鹽汕、豫旺、同心等地。為了抵禦紅軍,當時的寧夏省制定出各種反共防共之策,發收“居民證”便是其中一種。居民凡15歲以上之男女須一律佩帶居民證。寧夏省“居民證”為白布製作,長7釐米,寬3釐米,上面寫有姓名、年齡、籍貫、職業、身長、面貌、特徵以及手紋箕斗形狀等項。“居民證”被規定縫於上衣裏面,以便查驗。

  不過,寧夏省“居民證”制度的施行並不順利。主要原因是,布制居民證是縫在衣服上的,由於洗曬和磨損.很快就變得模糊不清。所以,此項制度僅實行了一年多,就變得名存實亡。

  不過到了1940年,西北軍閥、當時的寧夏省政府主席馬鴻逵下令制發“寧夏省國民身份證”。歷時4個月,寧夏省就完成了身份證發放工作,全省共發身份證25萬張。此後,出行的人們必須隨身攜證,以備檢查。寧夏省在省城(今銀川市)和各縣城門口、交通要衝、關卡渡口、堡寨橋頭均設立了檢查站。各檢查站前立一木牌,上面寫有16個大字:“不領證者,不準入境;不受檢查,不能通行。”這在當時,開了中國身份證之先河。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1945年日本投降後,國民政府立法院對當時的《户籍法》進行了修改,在全國實行國民身份證制度。1946年國民政府相繼公佈《户籍法(修正草案)》、《户籍法施行細則》,規定製發國民身份證,發證對象年滿18歲以上的中華民國國民,不分男女;未滿18歲,自動請求者也可准予發給,現役軍人暫不填發。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1949年後,中國人曾在30多年的時間裏沒有身份證

  1949年後,中國公民很長一段時間是沒有身份證的,證明自己身份的時候用的是户口本和單位的介紹信。

  直到1984年4月6日,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頒發居民身份證若干問題請示的通知,同時公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試行條例》。中國開始建立居民身份證制度,並頒發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當時,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期、住址和有效期。居民身份證的有效期分為10年、20年、長期三種。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15位編碼,最初發放的有一大批身份證是用手工填寫的。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到1989年,居民身份證已經發出了五億張。不過由於當時的技術、設備和工藝水平的限制,不僅難以保證身份證的質量,而且無法有效防偽,市面上開始出現假的身份證。1995年7月,新的防偽身份證啓用,大大提高了防偽技術。而這也是許多80後記憶裏的第一代身份證。

  到了1999年10月1日,身份證號碼由當時的15為升為現在的18位,並且從那天開始,在全國範圍內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號碼制度——國家為每個公民從出生之日起就編定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

  2003年6月28日,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法》,此中規定居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年滿十六週歲的中國公民,應當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週歲的中國公民,也可以依照本法的規定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現在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證是從2004年3月29日開始換髮,內藏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居民身份證法的決定。修改後的居民身份證法規定:公民申請領取、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應當登記指紋信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領取的居民身份證(即第一代居民身份證),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網絡身份證出現意味着什麼?

  此次出現了網絡身份證並不是現有身份證的網絡化或者智能化,根據媒體的報道,“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是獨立於公民身份信息系統之外的。

  國際上對eID的通用定義是:“由政府頒發給公民的用於線上和線下識別身份的證件”。在中國,第二代身份證用於線下身份識別,而eID是以密碼技術為基礎、以智能芯片為載體、由“公安部公民網絡身份識別系統”簽發給公民的網絡身份標識,能夠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線遠程識別身份。所有eID的簽發均由該系統提交全國人口庫進行嚴格的身份審核,確保eID的真實性、有效性,並且每個公民只能有1個與其真實身份唯一對應的eID。

  《揚子晚報》曾報道,“網絡身份證”並不是像“居民身份證”那樣的證件,而是搭載在一張銀行卡的芯片上。雖然看上去與普通的銀行卡沒什麼區別,但將搭載了“網絡身份證”的銀行卡放在讀卡器或智能手機背面讀取,不需要在網上提交自己的姓名、住址、電話、身份證號碼等個人信息,就能方便地進行網上購物,物流狀況也一目瞭然。

  在此前,銀行和網上的一些實名認證需要身份證原件或者上傳照片,而居民身份證包含了很多個人信息,這帶來了不安全因素。例如,韓國2007年啓動了網上個人認證,全部實名,但是2007年韓國一家著名的社交網站發生信息泄露,3500萬名網友信息泄露,這個事件直接導致了韓國網絡實名的失敗。

  近幾年,很多國家也都開始發行eID來保障個人信息的安全,歐盟27個成員國中已經有18個發行了eID;2014年開始,美國也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州和密西根州在線測試。

  不過eID也一直備受爭議,比如它可以儲存和閲讀諸多個人信息,很多人擔心將削弱個人信息的保密性,並有可能導致那些有權進入身份證系統的政府或公司監控並濫用這些信息。所以,eID在歐洲和亞洲很多國家被接受的同時,在英國和美國的很多州卻遭到了極力反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34 字。

轉載請註明: 網絡身份證到底是什麼? 2015.6.10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