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 孔雨童
網絡謠言,正越發成為干擾社會秩序、引發各類不良影響的毒瘤。
傳統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基於新聞的採編審核制度,傳遞出的是相對可靠的信息。但隨着自媒體時代來臨,人人拿着大喇叭,卻缺乏核對、追責的流程,讓一些謠言、虛假信息時常得以大面積傳播。這其中,除了無意識傳謠,更有黑水軍、不法商家、營銷號等為了流量利益主動散播不實信息,加劇了網絡環境的混亂。
近年來,政府部門和諸多網絡平台先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加強闢謠防謠。2012年5月,微博上線不實信息的投訴功能,同時還開通了#微博闢謠#官方闢謠話題;2017年1月,騰訊新聞推出為闢謠查證而生的“騰訊較真”平台,查證對象包括一切符合公共利益和公共興趣的信息;2017年9月,百度上線闢謠平台,邀請全國372家網警執法巡查賬號,實時發佈最新闢謠信息,當用户搜索的信息是謠言時,會在頁面看到“謠言”標註和闢謠內容説明。
2018年,闢謠“國家隊”組建完成,由中央網信辦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主辦、新華網承辦的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在北京正式上線,為廣大羣眾提供了一個辨識謠言、舉報謠言的權威平台。其後,伴隨着全國幾十家互聯網聯合闢謠平台建立,與這一國家級平台形成了闢謠陣線。
不同平台,從中央到地方謠言治理的努力,大大減低了網絡謠言的產生和傳播力度,但仍存在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比如闢謠信息量少、更新不及時、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及多平台同質化信息多、影響力弱等問題。現實是,受限於平台影響力和闢謠能力,面對很多不知真假的新聞,一些網友依舊不知道去哪裏查證。
“簡化闢謠平台終端數量,將重心轉移到對謠言的實時監測以及闢謠內容的優化層面”有專家建議,可在着力打造一個或幾個更具影響力、闢謠能力平台的同時,構建更智能、開放、系統的治理體系,倡導發揮業界和其他社會力量、社會公眾的主體積極性,共同參與互聯網治理。
9月2日,中央網信辦宣佈在全國範圍內啓動為期3個月的“清朗·打擊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專項行動。行動內容在加大造謠傳謠行為懲治力度、健全完善闢謠機制等方面都提出頗具價值的辦法措施,如“制定完善網絡謠言和虛假信息處理細則,對首發或多次傳謠、惡意營銷的賬號納入黑名單,情節特別嚴重的全網禁止註冊新賬號”“組織各網站平台及時對存量謠言打標籤,搜索涉謠言關鍵詞時在搜索結果中突出顯示謠言信息”“通過算法對接觸過謠言的擁護精準推送闢謠信息”等等。
治理謠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值得更多探索和嘗試。我們希望在更多力量的參與努力下,能建立起更完善有效的聯合闢謠機制,還網絡世界更多真相,更多天朗氣清。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