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中國!

來源:共青團中央《青年講師談》“嶽辯越明”欄目。
這,不是中國!
道理“嶽辯越明”,昇華得帶感情。
大家好,我是頭髮已經花白禿掉就在不久的將來的嶽松。
迪士尼版的《花木蘭》在自家流媒體平台上線,單片售價29.99美元,該平台包年才69.99美元,一部片子這個價,實在是不便宜。但美國觀眾的反應卻很熱烈,首日觀看者竟然擠爆了Disney+的服務器。如果你覺得“劉亦菲+鞏俐+李連杰+甄子丹”的全明星組合就該有這樣的表現,美國羣眾願意掏錢那是對我中國文化愛的點贊,那你就是忘了我們打小寫英語作文都用過的那句名言——“硬幣都有正反兩面”,因為這部拍了兩年燒了兩億多美金的真·大片,中國觀眾在豆瓣上給出的評分——只有4.9。
課代表:中外口碑兩極分化,是這屆中國觀眾的審美不行?最近中美關係“緊張”,是形勢讓票房受到了影響?
有道菜叫左宗棠雞,簡稱左公雞,看名字就知道源自中國。但這道菜流傳至美國,乃至成為美式中餐的代表後,口味發生了鉅變。很多中國人到美國品嚐了這道家鄉菜後瞬間開始懷疑人生,我是誰,我在哪兒,我為什麼要吃這個,再看看身邊大快朵頤的美國朋友,這種懷疑開始變得更加沉重,到底是我的舌頭有病,還是他們的腦子不好用?
本該表皮酥脆、肉嫩多汁的左公雞,到美國後變得又黏又酸,無論是放快餐盒還是裝盤,都是黑乎乎的一灘。廚師沒有任何想毀掉這道菜的意思,現在的做法,是根據美國人的口味喜好,重新調配了醬料。
迪士尼版《花木蘭》的境遇,和左宗棠雞非常類似。
不是製片方不想取悦觀眾,商業大片不就是為了票房麼,白花花的銀子放着不掙,你這枚資本家態度不端正啊。
但他們理解的中國,不是真正的中國,而是他們想看到的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金光燦燦的建築,有點像福建土樓,還像的日本武士帽,我再仔細砸吧砸吧,蘋果總部也是這麼個宇宙飛艇,庫克拿着新款iPhone走出來,好像也不怎麼違和。
這,不是中國!
李連杰這個鬍子……好像在哪裏見過?我上網查了一下《加勒比海盜》的出品方,發現也是迪士尼,瞬間明白了。
這,不是中國!
這就是發哥當年用過的那套啊,你們以為翻新了一下我們就認不出來了嗎?迪士尼理解“忠孝”不太上道,把我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倒是偷學了不少。
這,不是中國!
鞏俐這個鷹爪……這個頭飾……這個女巫人設,沃爾特大哥,請問這是《權力的遊戲》還是《獅子女巫和魔衣櫥》?
“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您給木蘭YY出個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為了上學保平安買的裝備換成避彈衣,哪怕黃河改白河、改黑河,改成什麼color的河水都matter,也別霍霍我們這麼好的女演員行不?我們還要看《奪冠》呢。
改編不是瞎編!!!戲説不是胡説!!!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不是你家積木,可以隨便拼插揉搓!!!
課代表:我覺得你這麼理解有點“狹隘”,這麼多專業的導演、編劇,你這也把人家説的太低能了,專家不可能不瞭解真正的中國文化,説不定人家就是想這麼演繹表達。
如果是你説這樣,問題就更嚴重了,這就不再是無意的“蠢”,而是惡意的“壞”。
種種歷史細節的錯用疏漏,反映的或許是西方對中國的歧視和傲慢,“拼接”沒有關係,“誤用”我也有理,挪用你的文化是給你面子,資本願意拍你請不要不識抬舉。
中國的GDP總量在2010年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其後穩步增長,目前已把第三名遠遠甩在身後,穩居第二位。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第一名美國,21.4萬億美元,第二名中國,14.3萬億美元,我們約為美國的66.8%,差不多三分之二。如果按照各國現在的經濟增速推算,中國有望在2030年左右超越美國,GDP總量世界第一。
但我們的文化軟實力與當下的經濟硬實力並不匹配。
有三個差距,值得關注。
第一,落差
GDP總量世界第二,文化軟實力排名不好測算,但捫心自問我們都清楚,怕是不在一個引人注目的位置。近年來,中國電影產業蓬勃發展,好片子也在頻頻出現。《戰狼2》票房56.8億,內地排行第一,確實很牛,但這些票房差不多都是我們自己貢獻的,幾乎可以忽略海外收入。即便我們吐槽《花木蘭》做的是一碗“文化夾生飯”,在中國市場的票房表現可能“撲街”,但怕是依然能夠斂空不少中國影迷的口袋。日漫、韓劇、好萊塢大片在中國都有不少粉絲……我們不拒絕“奼紫嫣紅”,但絕不同意被外來的標準定義上“高低優劣”。
第二,逆差
中國是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最大貿易伙伴,Made in China隨處可見,貿易順差對我們來説是個再正常不過的存在。但是,一旦把視角從實體進出口轉向文化影響力,我們能夠拿得出手的世界性文化IP實在是屈指可數。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李子柒在油管上有1230萬粉絲,單條視頻的播放量基本都在1000萬以上,最受歡迎的一條播放量已超6700萬次,點贊過90萬。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阿木爺爺在油管上有126萬粉絲,視頻播放量也相當不錯,最高的一條被觀看超過4500萬次,點贊過50萬。
李子柒好帥!阿木爺爺真牛!
但我是在表達自豪感嗎?抱歉並不是。
我不否認李子柒的視頻非常唯美,阿木爺爺的手工特別驚豔,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智慧經過他們的演繹,成功走出了國門,我們應該繼續堅定地不遺餘力地支持他們,由點到面,學習、複製他們的優秀表現。
但是,這並不是中國的全部。
5G呢?中國APP呢?中國新基建呢?一旦涉及與美國和西方正面競爭的領域,中國IP就變得杳無蹤跡。李子柒、阿木爺爺等IP能火,一方面源自自身質量確實過硬,另一方面更因為他們符合了美國對中國“神秘東方、傳統智慧、遠離塵囂、與世無爭”的人設。
你有火的體質,但能否獲得粉絲,還要經過我的審視,火起來對我無害,甚至有利,我就加推放行,如果在你的“映照”下,我原本“偉大”的形象受到了“暴打”,不好意思,我不會粉你推你,而是抓你閨女,把你的業務強行剝離。
實體貿易有順差,對方就搞貿易摩擦;文化輸出有起色,美國也絕不會毫無動作,肯定是一通組合拳,維持自己的文化霸權。但我們要展示的是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而非被選擇性“展覽”甚至扭曲了的某種“特色”。
第三,反差
《紐約時報》曾經刊發過一篇文章,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寫道——
當我坐在鳥巢的座位上,看着數以千計的中國舞者、鼓手、歌者以及特技演員在表演閉幕式的魔術,我不禁思考中國和美國如何度過過去的七年:中國在為奧運準備;我們在為基地組織準備。他們在建造更好的體育館、地鐵、機場、道路和公園。我們在建造更好的金屬探測儀、裝甲車和無人駕駛飛機。差異開始顯現。抵達紐約市La Guardia機場笨拙的航站樓,驅車走過曼哈頓搖搖欲墜的基礎設施,再和抵達上海時髦的機場,乘坐時速220英里的磁懸浮列車的體驗比較一下。然後自問:到底是誰生活在第三世界國家?
這篇文章刊發於2008年,正值中國成功舉辦夏季奧運會。12年過去了,美國對中國的認識更加真實客觀了嗎?少數人看到的發展差異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這種理性的聲音還有空間可以表達嗎?
疫情之下,他們炮製了“病毒源頭論”“中國隱瞞論”“中國擔責論”“口罩外交論”,我們看到,美方的“短視”“弱視”“無視”沒有治好,“甩鍋”的臂力倒是增強了不少。
中國的實際情況和美國民眾對我們的印象反差巨大,不是我們不想“表達”,而是對方要拼命“捂住”我們的“嘴巴”,還要確保針對普通民眾的“有色眼鏡”百分之百精準配發。
看清了“三差”的形勢,方能明白身上的“擔子”。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各行各業、各種年紀、各種興趣、各種羣體,大家都很努力。
一段《黑神話:悟空》的試玩演示,贏得一片點贊,很多玩家淚灑鍵盤,聲音發顫——
“我在埃及當刺客,在異世界當獵魔人,當獵龍者,當騎士,什麼都當了。現在我終於看到一絲希望,我能回自己國家的異世界當猴哥。”
這,不是中國!
《流浪地球》的劇本曾被帶到好萊塢,工業光魔的視覺總監看完後很疑惑,“你們的想法很奇怪啊,為什麼當地球出現大危機的時候,你們不是造宇宙飛船,而是帶着地球一起跑?”導演郭帆解釋,“中國人幾千年來是面朝土地背朝天的,我們對故土有深厚的情感。”
另一處美國人也不理解的,是劇本中有五千個發動機需要重啓,為什麼要出動多達一百五十萬人去營救?郭帆繼續“科普”,這和中國文化更強調集體主義有關,“有點像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幾十萬的部隊、志願者,大家都是普通人,但都有可能成為英雄”。
郭帆相信,在與好萊塢大製作的對抗中,“我們對土地的情感,再加上集體主義”,中國本土化的精神內核將成為電影“彎道超車”的重要支點。
《流浪地球》中體現的是中國親情觀念、英雄情懷、奉獻精神、故土情結和國際合作理念。電影不再是超級英雄拯救世界,而是人類共同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樣的表達,是對好萊塢科幻電影敍事套路的突破。將中國獨特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融入對人類未來的暢想與探討,拓展了人類憧憬美好未來的視野。
上面這段影評不是我寫的,而是《人民日報》的發聲。
什麼叫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拍部電影告訴你。
要講清我們想講清的道理,歸根結底還是要靠自己。
構築文化自信,做好中國外宣,產品不是點綴,產品就是戰略,打造第2個、第3個、第N個像《流浪地球》一樣,能自帶話題、有獨特內容、可以進行人格化演繹和持續裂變的“超級IP”,才能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我們不否認短板依然存在。
《流浪地球》依然有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參與,《黑神話:悟空》用的是虛幻引擎,華為高端芯片還要用美國技術主導的光刻機、EDA軟件才能生產……
但這些被“卡脖子”的地方,已成為我們的努力方向。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日前表示,中科院已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來進行佈局。2035年,中國要進入創新型國家的前列;2050年,中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強國。這是人民對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囑託,這是民族對唱響時代最強音的期盼,科學院有信心如期完成相關戰略目標,不負期待。
請相信這一誓言的力量,因為支撐它的,是我們每個人的夢想。
讓我們各自努力,然後高處相見。
今天的嶽辯越明就到這裏,我是嶽松,我們下期再辯。
這,不是中國!
咚咚咚~
今天就是週四啦
還沒學習青年大學習的小夥伴們
抓緊學起來吧!
這,不是中國!
點擊文章左下方“閲讀原文”或下方圖片
完成新一期的青年大學習吧!!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這,不是中國!
編輯 | 陳妍祺(濰坊科技學院團委)
責編 | 劉 歡
校審 | 李 煒
終審 | 田秀妍
關注 | 青春山東(ID:sdgqt2014)
點亮“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真正的中國!
這,不是中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205 字。

轉載請註明: 這,不是中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