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文學作品中有什麼?有歷史,有人性;有關於時代的宏大敍事,也有關於人生的細碎情節。在大學裏,有一門課,老師帶領學生理解經典文學作品中的“愛情”,從而學會如何愛別人,也學會如何愛自己,愛自己的人生。
新學期開始,滬上高校以“愛情”為主題的課程又成“爆款”——復旦大學《從小説到電影》、華東師範大學《20世紀中國愛情文學》等,總能吸引遠超選課人數限制的學生搶課和旁聽。在這些課上,學生們理解的與其説是愛情,不如説是人性中的温暖面。在這些温暖的敍事和人生哲理中,年輕人重新認識愛和人生,喚起對生命的熱情。
雖然有不少學生最初懷着“脱單”、渴望解決“異地戀”煩惱等具體目的而來,但是,當他們修完一學期的課後,感受到的不是戀愛技巧的提升,而是當他們以愛情為題,來解讀經典作品時,人性中的積極一面和人世間的温暖也就一覽無遺了。從而,這些年輕人心中的積極一面得以激發,從容面對人生和日常的生活。用復旦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梁永安的話來説,這對於現實中年輕人如何面對孤獨、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等命題提供了一種啓迪。
勇氣和表達愛的能力,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
華東師範大學國際漢語文化學院教師朱康每學期的《20世紀中國愛情文學》都會選擇把魯迅的《傷逝》作為第一節課。他認為,《傷逝》可算是闡釋現代愛情的早期經典作品。
“在那樣一個男女之間的交往尚未如現在這樣日常的時代,涓生用單膝下跪的方式來表達他的情感,看似可笑,但卻非常難得。”朱康説,“如果一個人的心靈在日漸機械化的時代變得日趨蒼白,失去跨越陌生界限的勇氣,那麼對於年輕人來説,失去的不僅僅是尋找美好愛情的機會,更會讓這個世界日漸冷漠。”
法國哲學家阿蘭·巴迪歐和美國思想家阿蘭·布魯姆都曾經説過,現在的年輕人面臨着雙重危機,很多人既缺少勇於追求愛情的行動,又缺乏表達愛情的能力。朱康認為,“表達的勇氣和能力,何止對於愛情來説很重要,對於年輕人的社會人際交往,同樣重要”。
比如,“多喝熱水”原是一句關心之語,卻因不分場合地被頻頻當做“萬金油”使用而遭到猛烈吐槽,甚至如果你用這句話來表達關心,基本上就等於敷衍。
這些被“用壞”的話語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故而,表達的隨意確實影響了年輕人之間交往的和諧。
在朱康的課上,也常有女生抱怨她們的男朋友不會説話。“愛情生活中人們對語言有着高度要求,年輕人往往渴望浪漫和詩意的對白。而文學提供給人們超越日常生活的表達,更能滿足他們對愛情的想象,從而對他們的語言和表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他説。
朱康常常用一個廣告片來告訴學生,表達的勇氣和能力是如何重要——在繁忙都市的公交車裏,一個男生對偶遇的女生怦然心動,用手機拍下對方的照片。事實上,如果他有拍照的時間,也意味着有時間和機會與這個女生打招呼或交流,但因為缺乏行動的勇氣而選擇把手機存儲當做心靈的存儲,最終徒留一片內心的空白。
與其説是愛情課,還不如説是價值觀的探討
閲讀文學文本、觀看經典電影,再探討愛情所能抵達的狀態,卻令不少年輕人在課後反思自己的愛情,甚至視之為“雞肋”,從而產生懷疑,更有甚者,選擇分手。這是令授課教師們始料未及的現象。而10年前,這類課程對學生的影響並非如此。10年間,年輕人面對感情的態度,以及面臨感情和自身發展的矛盾時,他們的決定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梁永安的《從小説到電影》已上了十多年,他對剛開始授課時遇到的一位女同學印象深刻:當時她在這門課上飽覽經典作品中的愛情,認為在軍校讀書的男友思想和情感不夠豐富,於是決定分手。但是,當她聽完老師在一學年的最後一課對《卡拉馬佐夫兄弟》的解讀——“對待愛情要像信仰一樣虔誠,對待信仰要像愛情一樣深情”後,她改主意了,反而認為愛情本身需要堅持和創造,她又選擇與前男友複合。2012年,梁永安在日本偶遇這位已經畢業好幾年的學生時得知,這名女生在復旦畢業後面臨留日讀博和回國結婚的兩難選擇時,她選擇了婚姻。
但是,10年後的今天,當學生在面臨愛情和繼續深造之間的矛盾時,大多數都會選擇繼續深造,放棄愛情。梁永安在課堂上調查時發現,當下年輕的一代更重視個體的價值和發展,而不是為戀愛中的對方“犧牲”。“隨着現代生活的豐富度和兩個人之間融合的難度同步上升,戀愛的成本、所要承受的壓力,讓當代年輕人的戀愛變得更難而不是更容易。”梁永安説。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以木心的《從前慢》為例,同一部作品在不同年代的解讀迥然不同。朱康説:“在物質生活並不豐富,交流並不發達的時代,這或許代表一種完滿的愛情形式。現在人口流動、通訊發達,時代為今天的年輕人的心智分配了另一種情感節律。”
文學作品往往藴含推動人生髮展的強大力量
曾有一個女生的評教令朱康印象深刻:一個學期十多部作品,看到的幾乎全部都是悲劇式的愛情,唯一有幸福結局的是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中的一對農村情侶,這難免令人沮喪和遺憾。
朱康説,並非有意篩選悲劇,而是隻有這樣的愛情才能更充分地反映現實生活與愛情的衝擊、以及愛情對現實生活的限制所發出的挑戰。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開設這門課——“與其教年輕人怎麼談戀愛,不如通過文學的啓發讓他們認識到愛情很難十全十美,而人生同樣如此。”
經典作品既向年輕人展示了愛情的美好和缺憾,也為他們提供了可被模仿的表達方式和精神力量。梁永安在課上經常向學生推薦一部電影《革命之路》,男女主人公的追求和主流價值追求的買房買車、物質滿足的生活不同,他們希望過一種充滿希望和激情、與庸俗現實完全不同的生活。但是兩個在精神上追求自我個性的靈魂,與他們後來無法忍受庸常生活的痛苦同樣密切相關。
“從內心堅持愛情的價值而不屈從於現實的壓力,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説依然非常難得。”梁永安直言,在經典中,年輕人可以看到,在今天高度專業化的社會中,獲得愛情的能力同樣需要建立在獨立、自由和自身的專業性之上。當新一代面對愛情產生困惑、不自信甚至懷疑,“要成為一個更富有創造性的人來打破被定義的生活,而不是找一個更好的人來拯救自己。年輕人越是渴望愛情,越要謹防盲目的愛。”
更何況,愛的教育裏不僅僅只有愛情。從情感問題出發,年輕人學會的是聽從內心熱愛、拓展生命寬度,在時時生長、更新、創造的愛情中同步成長。
對於青年學生常常提出如何面對孤獨、誘惑等人生疑惑,梁永安總是強調,比起關注失敗的結局,人的生命中不斷擁有、失去的過程才是更重要的部分。比如《走出非洲》的女主人,儘管她最終失去了辛苦打拼的農場和彼此深愛的戀人,但她的生命在不斷的出走和體驗中從此變得不一樣。
曾有學生課後傾訴現實的人生煩惱。比如,心懷對未來的渴望又憂懼在大城市漂泊的生活壓力,既貪戀家鄉小城的愜意輕鬆又不甘一眼看到頭的平庸,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該如何選擇前進的方向?梁永安挑選了電影《布魯克林》,向他們展示了片中的愛爾蘭姑娘在現實面前,在故鄉安逸的小鎮生活和異鄉的都市繁華之間做出艱難選擇。最終,她在紐約靠自己的努力工作成為獨立女性,並在舞會中遇到情定終生的意大利管道修理工。
“愛情本身是一個強大的推動力,從實現情感的自由開始釋放人的精神力量、重新定義人的發展和成長,我們整個社會也會隨之煥發無限的能量。”梁永安希望以愛情為支點,撬動對年輕人精神世界的建設,塑造獨立的人格和更高層級的價值追求。
作者:儲舒婷
編輯:王星
責任編輯:姜澎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