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首場發佈會:時間不長 信息量足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4日晚在北京舉行首場新聞發佈會。僅有約1小時的時長,堪稱近幾年來大會首場發佈會中“時間最短的之一”,但其中釋出信息的“含金量”十足。

  尤其是面對中外記者提出的熱點甚至尖鋭問題,大會發言人張業遂一一作答,態度平實且真誠。

  ——中國通過“疫苗外交”達到地緣政治目的? 

  “面對疫情,應該説沒有什麼比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更重要。”張業遂直言,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不是為了謀求地緣政治目標,也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為了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

  ——香港選舉制度如何完善? 

  張業遂坦率指出,近年來的情況表明,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需要與時俱進作出完善,為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全面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提供健全的制度保障。

  他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憲法和基本法賦予的職權,從憲制層面對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作出決定,既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權力,也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責任。

  ——中國脱貧標準是否不同於國際水平? 

  “據我瞭解,有關部門在制定中國脱貧標準的過程中,參考了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的貧困標準。”張業遂説,總的看,中國的脱貧標準符合自身經濟社會發展水平,高於世界銀行2015年確定的每人每天1.9美元的貧困標準,整體也高於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絕對貧困線。

  ——中國軍力發展是否對他國構成威脅? 

  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對其他國家構成軍事威脅,關鍵要看這個國家奉行什麼樣的國防政策。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不針對、不威脅任何國家。

  ——如何看待拜登政府時期的中美關係? 

  張業遂表示,中國對美政策始終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中方一貫主張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同時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是正常的,斷供、脱鈎損人害己,衝突、對抗不符合任何一方的利益。”

  張業遂指出,兩國在氣候變化、抗疫、促進世界經濟復甦和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等廣泛領域擁有重要的共同利益。雙方共同努力,以兩國元首通話為契機,加強對話、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期待。(完)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42 字。

轉載請註明: 人大首場發佈會:時間不長 信息量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