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評論員
今日社評
2021年經濟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得益於中央適時採取系列調控舉措,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勁和發展活力。展望2022,動力強於壓力,機遇大於挑戰,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按照中央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我們一定能築實一條寬闊穩健的奮進之路,取得更加輝煌的改革成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舉行。會議明確2022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將圍繞“七大政策”展開:一是宏觀政策要穩健有效;二是微觀政策要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三是結構政策要着力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四是科技政策要紮實落地;五是改革開放政策要激活發展動力;六是區域政策要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七是社會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線。(相關報道見03版)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新一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這是中央基於今年我國經濟整體發展形勢所做出的重大決策。儘管面臨一系列挑戰,我國在2021年仍然保持着經濟企穩增長的良好態勢。今年前三季度,我國的經濟增速為9.8%,全年預計將達到8%。其中,外貿保持強勁勢頭,繼10月出口增長超預期之後,11月外貿“成績單”更加亮眼,前11月累計進出口規模35.39萬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水平。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6.4%,呈現明顯的回暖態勢。
2021年經濟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得益於中央適時採取系列調控舉措,展現了我國經濟的韌勁和發展活力。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正在加快形成,也讓人們對明年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世紀疫情衝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這要求我們充分估計未來可能遇到的各種不確定性,做好應對舉措,尤其要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相關部署,把穩發展方向。要充分運用各種宏觀和微觀政策調控手段,創造更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開放環境,打通阻礙經濟運行的各種痛點堵點,助力實體經濟提速換擋,形成更具內在驅動力的增長模式。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了科技創新對我國明年乃至更長期發展的關鍵作用。會議提出實施科技體制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 發揮好國家實驗室作用,推進科研院所改革,從而激活創新要素和解放科技資源,通過產學研結合等方式加速流入市場,提升企業和產業競爭力,加快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在繼續推動經濟做大蛋糕、創造更多增量的同時,要深入實施區域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東部沿海地區要發揮區位和交通優勢, 發揮對中西部內陸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產業向中西部轉移。中西部地區發揮資源、市場和勞動力比較優勢,強化能源、原材料、農業基地、生態屏障功能,積極承接東部沿海產業轉移,不斷提升自我發展能力。由此形成不同區域資源共享、分工協作的發展格局,讓中西部的民眾享受到更多發展成果。
繼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要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主體,加大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力度,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抓好重點羣體就業,是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突出強調的又一個重點內容。中小微企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發揮着服務社會、帶來更多就業和税收的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通過一系列金融及財政扶持舉措,精準幫助小微企業解決日常經營生產遇到的困難。2022年要繼續面向市場主體實施減税降費政策,帶動更多居民穩工作、增收入,獲得切實的民生保障。
展望2022,動力強於壓力,機遇大於挑戰。按照中央對經濟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把穩發展方向,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我們一定能築實一條寬闊穩健的奮進之路,取得更加輝煌的改革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