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徐,細雨潺潺,一泓清水韻清江。雨後的清江村更顯幽靜。瀏陽市中和鎮清江村是水庫移民村,共有286户移民户,是瀏陽市移民人數最多的村。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移民“搬”出新面貌,遠遠看去高低錯落的房屋,倒影於綠水中,屋頂上鋪滿的灰瓦與潔白的牆壁相映成趣。從1958年到2020年,清江村朝着鄉村振興奔,走出了一條集體增收、羣眾致富的綠色“逆襲”路。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稻花香裏説豐年”,田壟縱橫的稻田正孕育着甜香的稻穀,片片綠色象徵着清江生生不息的希望,“聽取蛙聲一片”,今年也定是一個豐收年。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產業興,百業旺。清江村以“村集體 公司 貧困户”的模式擴大黑斑蛙養殖規模、發展稻魚、稻蛙綜合種養殖項目,並且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户38户,吃客如織鼓了村民錢包,富了村子、甜了日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蜂箱排列在農家院壩裏,成羣結隊的蜜蜂在追花采蜜,養蜂人在用雙手釀造事業、釀造生活、釀造甜蜜。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船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與友人相約清江水庫,駕一葉扁舟,在美麗的江面飄蕩,悠然自得,宛如一幅水墨畫,與自然融為一體。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清江碧水幽幽,河畔垂釣悠悠,清水綠地垂釣旅人自逍遙。水庫為愛“漁”之人,提供了一片清淨之地,也帶火了村裏的“鄉間經濟”,每到假日,好生熱鬧。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清江村全面推行“黨建 微網格”,由黨員聯户形成微網格完善治理微架構、科學開展微服務,微網格長帶動羣眾共同清掃門前路,擦亮生態宜居的靚麗名片,小山村在山水和諧中煥發勃勃生機。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
“豐年人樂業,隴上踏歌行。”這個曾經的“空殼村”開闢了一條突圍之路,有了“長流水”。設施的完善、產業的發展、環境的宜居、鄉風的文明、治理的有效、生活的富裕都讓村民幸福滿滿、收穫滿滿。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户端通訊員 侯森怡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