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印度財政部表示,將對從中國或其他國家進口的“中國製造”藥品徵收反傾銷税。7日,一家印度製藥公司又對中國某製藥公司生產的維生素C可能存在傾銷行為提出申訴。10日,印度啓動了針對從中國進口扁軋鋁產品的反傾銷調查。追求自由開放貿易的印度,為何如此青睞反傾銷手段?難道不怕被報復?矛頭又為何頻頻對準中國?
2020年7月5日,印度新德里一所新建方艙醫院的藥房。
- 世界第一反傾銷大户
對印度來説,近期所為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自1995年1月1日修訂“反傾銷法”到2019年,印度一共發起972次反傾銷調查,位居全球榜首。其中,針對中國232次,在印度反傾銷調查名單上“獨佔鰲頭”。
當外國生產商以低於本國市場價格銷售某一產品並對進口國同類商品的國內生產商造成損害時,反傾銷法允許進口國針對這一“傾銷”行為對外國生產商出口的商品徵收臨時關税,本意在於防止外國商品以低價傾銷損害本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但是,國際法對此規範並不嚴格,各國政府有很大的自由度來操縱相關貿易數據。相比於反補貼税等,反傾銷在適用範圍、可證實性、政治操作的難易程度等方面也更具優勢。
與其他國家相比,印度顯得格外鍾情於反傾銷手段,與其自身經濟結構和產業發展狀況密切相關。
印度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超過17%,進口貿易規模佔比約為2%,發起反傾銷次數卻佔了15%。三個數字放在一起,看起來總有點耐人尋味——一直致力於謀求世界大國地位的印度,似乎在反傾銷次數上完成了一個“小目標”。
- 對中國“情有獨鍾”?
那麼,印度為何頻繁向中國發難?
首先,兩國在發展階段上具有相似性,印度對華貿易逆差居高不下,將中國視為最大“威脅”。
2019財年,中國對印出口748.3億美元,進口179.9億美元,印度對華貿易赤字高達568.4億美元,儘管較2018財年的578.7億美元有所減少,但仍居高不下。
其根本原因在於本國工業產品難以與大多數國家競爭,只好訴諸“反傾銷”等披着法律外衣的保護主義手段,給中國企業扣上“傾銷”的大帽子。
印度工商部長皮尤什·戈亞爾稱:“堅決不會允許印度成為其他國家的傾銷場,除非印度的‘所有’要求都得到滿足,印度的國家利益必須得到切實的維護。”
中國的廉價商品在印度市場激增,而一直以來,印度使用的反傾銷等保護措施已無法應對這種“激增”。另外,印度至今不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也成為對中國發起相關調查的有利托辭。
其次,反傾銷調查被印度用作政治博弈手段。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印度經濟第二季度已萎縮23.9%,為24年來表現最糟糕的一次。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也僅為3.1%,為8年來最低。在國內經濟、就業連續“跳水”的情況下,有目的地引燃雙邊衝突、轉移民眾視線是政客的慣用伎倆。
並且,我們不難觀察到,每逢中印邊界發生衝突,印度在一定時段內運用反傾銷措施的頻度和烈度都會有所上升。對華“欲加之罪”已“名正言順”地成為印度發泄民族主義情緒、政府轉嫁危機的窗口之一。
此外,WTO爭端解決機制癱瘓給了他們一個趁火打劫的好時機。
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蒙德拉港。
- 頻繁出擊,底氣何在?
頻繁對他國發起反傾銷,面臨的報復壓力也不小。然而,自1995年以來,印度發起反傾銷的次數高達972次,被調查次數僅為241次,看起來極不相稱。
難道,印度自帶避免被他國進行貿易報復的“超能力”?
實際上,這與印度經濟模式和貿易結構密切相關。
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轉型一般是從農業部門轉向工業部門,主要依靠第二產業拉動經濟增長,在此基礎上才會出現發達國家所經歷的製造業逐漸轉移、GDP中服務業佔比開始增長。印度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沒有經歷前面的過程,工業並未發展壯大,直接由急速膨脹的服務業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在以服務貿易推動經濟增長的大前提下,印度可以毫無“後顧之憂”地以反傾銷措施來促進國內製造業的發展。
- 無奈的短視
這種高頻率的貿易保護手段,短期內確實能解決一些“肘腋之疾”;然而,從長遠發展考慮,這無異於給自己留下嚴重的隱患。
長期依賴政府庇護的印度製造業不僅難以發展壯大、培養出真正的國際競爭力,它對貿易開放的消極態度還會引起合作伙伴的猜疑,進而深刻影響本國深化區域產業合作,最終成為通往貿易大國之路上的絆腳石。
於是,在世人眼中,“印度製造”與“使美國再次偉大”並無區別。
隨着嵌入國際產業鏈的程度加深,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印度對反傾銷的運用可能不降反增,這將嚴重影響亞太區域合作、金磚國家間合作。這兩者恰恰是印度發揮其國際政治、經濟影響力的主要依託。
要知道,莫迪版“印度製造”的核心不僅僅在於扶持國內製造業的發展以解決國內社會問題,更多地側重於提高製造業競爭力、使“印度製造”走向世界,這也是實現印度“大國夢”的關鍵環節。
莫迪是一個強勢領導人,他希望能夠推動印度在市場化改革中再進一步。模仿中國改革開放之路,實現印度整體經濟水平的躍升,但同時,要動既得利益集團的奶酪,哪怕是一點小小的改變,對印度領導人來説都是舉步維艱。
這種短視是無奈的,莫迪不得不考慮企業呼聲和就業率;如果印度無法下定決心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經濟,其製造業將始終處於襁褓之中;一遇到棘手問題就無理取鬧、甩鍋他人的印度沒有辦法贏得世界的信賴⋯⋯(崔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