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讀到一篇文章,作者認為“棍棒教育”相比於其他教育方式,更容易讓孩子懂得敬畏,教育效果立竿見影。作者還認為,“經常捱打”和“沒捱過打”的孩子,長大後有很大的差距。捱過打的孩子,長大後抗挫折能力特強,而從沒捱過打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太差,稍微有點挫折就會被輕易打敗。另外,經常捱打的孩子明白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在受到懲罰後及時認清並糾正自己的錯誤,就會逐漸形成正確的是非觀,成年後做事都很有原則。而沒捱過的孩子,成年後很容易碰壁吃虧。
我個人認為,這位作者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具有普遍意義。
我有倆發小兄弟。
小時候哥哥經常捱打,挨家長的打,挨老師的打。但他的弟弟卻是家裏的寶貝,很少捱打。
長大後弟兄倆的差距是很大的。哥哥性格內向消極,不善言談,做事縮手縮腳,毫無主見,所有的事情都是聽別人的,和人交往總是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善於溝通。一輩子活得平庸而平凡。而他的弟弟,極善言談,很有主見,敢於向前闖,事業越幹越大,人生越活越滋潤。
總而言之,“棍棒教育”有其好處,但並非沒有弊端。有的孩子打一打,會對其產生有益的影響;但對有的孩子而言,經常捱打,則會對其一生造成負面影響。挨不捱打,效果如何,就因人而異了。我以為,教育孩子,“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二者不可偏廢,只有有機結合起來,才會有益於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