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父親逼兒子“頭懸樑”:為什麼不要逼孩子,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綜合

文|歆小迪        圖片來自網絡

文/歆小迪

“頭懸樑,錐刺股”是人們耳熟能詳的典故。“錐刺股”的主人公是戰國時的蘇秦,“頭懸樑”的主人公則是漢代的孫敬。但沒人能想到,都2020年了,竟然有人會在現實中“復刻經典”。

前段時間,長沙出現一個案子,40歲男子李闖自小在家暴中成長,他認為棍棒之下才能出孝子。從兒子6歲起,就逼其練“鐵頭功”,用頭撞牆;還效仿古人“頭懸樑”,用長繩高高束起兒子的頭髮;甚至用鐵絲捆住兒子的手,讓其在家裏不停地跑……

直到妻子向長沙市天心區人民法院申請了人身保護令。日前,法院向李闖發出了為期6個月的人身保護令。

這孩子真可憐,被爸爸以教育的名義虐待。生活中有很多傷害是以愛的名義進行的,如何改進呢?

1、在成為父母前,先讓自己的傷口癒合

心理大師阿德勒説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那些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回想起小時候被父母的忽視、虐待、言語傷害、變相控制等,都在用一生來彌補這些影響所帶來的傷害。這些家庭模式,不僅會影響一代人,而是也會讓這代人影響他的下一代。

上述個案中,“自小在家暴中成長”或許可以解釋李闖對兒子的所作所為,“棍棒陋習”在代際之間傳播,要阻斷這種原生家庭一代一代的影響,關鍵在於自我療愈。

相信有不少人是在不完美原生家庭的環境下長大的,這樣的家庭環境,會埋藏不少伴隨我們一輩子的心理問題。其實“有問題的家庭”不僅是特指父母離異、家庭暴力等,每個家庭都有自身的缺陷,它們或多或少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

面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我們需要先做一個心理體檢,就像你要去醫院做身體檢查一樣,心理體檢是讓你看看你所謂的原生家庭創傷,傷口究竟在哪,問題究竟是什麼?

而心理體檢,就是讓你看看你的問題出在哪裏,然後針對你的創傷告訴你,它是如何改變你的認知的,也就是説,如果沒有這些創傷,你眼裏看到的,心理感受到的是怎樣的,因為這些創傷,你的眼睛看到的,心理感受到的發生了哪些變形。

感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傷害,我們要勇敢面對自己的這些感受,但不要把他人的責任都攬到自己身上,卸下因童年的不幸遭遇的那些責任,歸還給應承擔責任的人。

不要與父母抗爭、試圖想要改變父母,因為改變父母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更好的方法是改變自己。

我們要放棄改變父母來獲得良好的自我感覺的嘗試,放棄幻想總有一天父母會給予你應得的關心和支持,放棄尋找獲得父母關愛的做法。學着平復自己的焦躁,控制自己的反應,無需父母醒悟,主導自己的生活就夠了。

當你可以更好地把握過去和現在與父母的關係時,你會發現你和孩子的關係,尤其是和自己的關係,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與其責備父母、埋怨過去,不如把握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主動權,積極去改變自己。

這才是我們如何治癒自己的傷口,並讓每個人受傷的地方,成為自己身體最堅強的地方。

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確實很大,但也並不是絕對的。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數20歲前後都會走出原生家庭,開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除去“原生家庭”,成年以後的自我塑造,更多的其實是在於自己。

就像《都挺好》的女主蘇明玉,雖然因為“原生家庭”裏母親的壓迫、父親的懦弱,一度對未來感到迷茫,對父母感到失望。但這並不影響她長大以後變得獨立又美好。所以,成就自己的永遠都是自己。

在成為父母前,先讓自己的傷口癒合,才能阻斷原生家庭對下一代的傷害。

2、逼迫教育是沒用的

開頭中的父親逼兒子“頭懸樑”是對經典的背離,因為在“頭懸樑,錐刺股”的故事原型中,主人公都是主動自發的,而不是被逼的。高壓之下的勵志不是真勵志。

我兒子身上發生的一件事,印證了這一點。年初,我兒子迷上了手機聽故事,每天早晨一起牀就找我的手機播放故事,總是把聲音調到最大,很吵。我和老公多次勸説兒子,把聲音放小一點,自己可以聽到就好,不然影響別人,還可能損害自己的聽力。可好説歹説,兒子就是不聽,我們給調小,他發現裏,立即又調大。為這事,老公沒少訓斥、威脅兒子,可都無濟於事。

一天,我無意中和兒子説,聲音大了費電,手機沒電了,就得停下來充電,你聽故事的時間就變少了。兒子想了想,自己主動把聲音調小了。自那以後,他聽故事,看動畫片的聲音再也沒有放到最大音量了。沒想到苦惱很久的事情,一句話就解決了。

逼迫教育方式只是讓強迫孩子去做一些事情,或者是讓孩子不去做一件事情。這本身就不是孩子的真實想法,即使聽了父母,也是忌憚於父母的威嚴,這樣本質上是沒有用的,你不可能一直跟着孩子。

孩子不願意做這件事,那就是不喜歡。父母沒有必要強迫一個孩子的想法,如果他們真的喜歡的話,不用你去逼迫,他們也會這麼做的。

3、正面教育才是最有效的

去年,一則''孩子考了 7 分,家長放一車煙花慶祝''的視頻在網上火了。視頻中,一位年輕老爸用小轎車拉了一車煙花爆竹在鎮上燃放,原來男子此舉是為了慶祝自己 11 歲的兒子考試考了 7 分。

看到這裏網友無不羨慕的説,真是別人家的爸爸。

“如果我考7分,早就吃皮帶炒肉絲了。”

“7分就放煙花,大哥你這要求有點低呀。”

其實,這位老爸的做法可不是毫無理由的。之前孩子成績一直不好,經常考0分,這次居然考了7分,這可是0的突破呀!為了激勵孩子的進步,他便帶孩子買了1000多元的煙花,找個安全的地方燃放。

別説,這次激勵很有效。孩子現在十分懂事,主動進步,已經能考57分了。這位父親聰明之處是,他並沒有只看孩子慘不忍睹的分數,而是關注孩子的進步。

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要只關注孩子做的不好的地方,而是要強調孩子做的好的地方。父母的正面暗示多了,孩子自然會越來越優秀。

父母對孩子積極肯定,經常對孩子説激勵的語言,展現讚許的笑容,孩子就會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當我希望孩子“不要做什麼”時,將這樣的話翻譯成“希望孩子去做什麼”,這樣的指令會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改變孩子的不良行為。

《陪伴式成長》書中有一個心理學實驗:

2010年,多倫多大學裏,研究人員把年齡在三到七歲的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裏,事前告訴他們不可以偷看一個秘密玩具。

研究人員不久後返回房間,給他們講述了一個《匹諾曹》《狼來了》的故事,然後問孩子們,是否偷看了藏起來的玩具。

而另一個房間的孩子,研究人員給他們講了一個關於與《華盛頓和櫻桃樹》的故事,裏面提到,華盛頓承認自己看到了櫻桃樹,最後得到了原諒。

結果是,被告知華盛頓故事的孩子與被告知撒謊有不良後果的孩子相比,願意承認撒謊的人數要高兩倍。

還有一個有趣的變化,如果改了華盛頓故事的結尾,就是華盛頓最後不承認自己看到了櫻桃樹,而是撒謊説沒做,聽到這個版本故事的孩子,與聽到撒謊後有不良後果的孩子一樣,都不願承認自己偷看了玩具。

結果表明,正面的鼓勵要比反面的威嚇要有用,讚許和認可更容易喚起一個孩子敢於面對自我錯誤的勇氣,並想辦法改正。

所以,如果你想讓孩子做的更好,可以這麼説:“你要是不喝牛奶就長不高”,“你要是喝牛奶,就可以長得更高”;“你要再把水弄灑,我就不讓你玩了”,“你要是不把水弄灑,我就讓你多玩一會兒”;“你的8寫的不對,這個圓還是不圓”,“你的8寫的越來越好了,尤其這個圓越來越圓了”。

後面一句話是不是比前面的聽起來更舒服,更容易讓人接受。

親子關係的殺手,有時候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只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僅沒有與孩子一起打敗困難,反而與困難一起打敗了孩子。

當孩子犯錯了、做砸了,父母試着擁抱他,試着説沒關係,並尋找做的好的地方使勁表揚,你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end

乾貨/有料/有用

所謂育兒就是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