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的整個過程中,新生嬰兒都與母親保持密切接觸。但是現在,如果您去醫院的產科病房,就會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就自己被單獨放在一個小牀上睡覺。很多父母也會有這個問題,新生兒應該和媽媽一起睡?還是獨自睡小牀比較好?
兩種狀態對新生兒的影響
開普敦大學的巴拉克·摩根在《生物精神病學雜誌》上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研究人員在產科病房中研究了19名正常的足月剖腹產嬰兒,這些嬰兒出生後與母親在醫院呆了3天。當他們睡覺時,被包裹着放在母親牀旁的敞開式搖籃裏。
但是在第2天,科學家在嬰兒的胸前安裝了電極測試片,並在兩個小時的睡眠中進行監控。他們讓嬰兒自己睡在小牀上監控一次,另外一次是趴在母親身體上睡覺。
研究人員測量了心律變異性,這是自主神經系統活動的指標,通常更活躍的自主神經系統意味着人類機警、緊張或放鬆。
在兩個條件下對每個嬰兒進行測試後,研究人員比較了結果,區別很明顯。
嬰兒自己睡在小牀時神經自主活動增加了176%,他們的“安靜睡眠”也較少,這相當於成人的快速眼球運動(REM)睡眠。
這是為什麼?我們知道皮膚接觸具有治療作用。在對早產兒進行的實驗中,與皮膚接觸更多的嬰兒健康狀況更好,大腦成熟更快。
在另外一項研究中,出生後立即與皮膚接觸的早產兒在6小時後達到了最佳的心血管穩定性。在被隨機分配到保育箱的嬰兒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表現出心血管穩定性。該研究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新生兒不應該與母親分開。”
因此,從這個實驗數據表明,新生兒不應該單獨自己睡在一個小牀裏,而是應該跟媽媽睡在一起。
但是這又出現另外一個問題,嬰兒睡眠猝死。據統計,新生兒與父母睡在一起,會增加嬰兒睡眠猝死的風險。那到底怎麼睡?
新生兒到底是自己睡還是跟媽媽睡?
根據美國兒科醫生的新指南,嬰兒應至少在其生命的前六個月與父母在同一間卧室睡覺,以最大程度地減少與睡眠有關的死亡風險。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的建議,理想情況下,嬰兒一歲前應該跟父母睡在一個房間。同時指南也強調,嬰兒不應與父母同牀,因為這會增加嬰兒猝死綜合症(SIDS)的風險。
嬰兒睡覺最安全的地方是放在牢固的表面,例如:嬰兒牀或搖籃,而沒有柔軟的被褥,圍欄或枕頭。
新生兒和父母在同一房間而不是在同一張牀上睡覺可以使嬰兒患SIDS的風險降低多達50%。而且不會有哺乳和換尿布以及哄孩子這些瑣事,因為寶寶在其他房間會增加母親的疲倦。
孩子跟父母在同一個牀鋪可能會增加嬰兒睡眠猝死,這對於四個月以下的嬰兒以及早產或低出生體重的嬰兒來説非常重要。
避免新生兒睡眠的風險
新生兒出生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嬰兒睡眠猝死,下面這些方法非常有用:
1、袋鼠式護理
寶寶出生後,媽媽要儘快和經常與嬰兒進行皮膚接觸,以預防睡眠猝死。
2、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也可以幫助預防嬰兒睡眠猝死,但根據《兒科學》上發佈的指南,母親仍然不應該與嬰兒一起躺在牀上睡覺,以便在深夜更方便地進行護理。
3、整理牀鋪
在最近的幾十年中,隨着父母防範意識的提高,嬰兒睡眠猝死變得越來越少了,因為父母已經知道讓嬰兒不使用枕頭或其他柔軟的被褥和玩具。但是,上面這幾點仍然是嬰兒死亡率的重點。
4、不要讓寶寶趴着睡覺
大多數與睡眠有關的嬰兒死亡是由於嬰兒趴着睡覺造成的。寶寶出生前三個月還不會翻身,但是很多寶寶有時候不由自主地趴了過去,就不會再翻回來造成窒息。
5、減少他人照料
研究發現,與在家中死亡的嬰兒相比,更多的事故是發生在嬰兒推車或汽車座椅上,或者在其他人照看時候。
父母不要認為,當其他人照顧寶寶時,他們也瞭解嬰兒的睡眠安全性,這絕對是不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