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媒體:中國的“健康外交”贏得阿拉伯國家好感

比利時Equal Times網站7月14日文章,原題:中國憑藉“健康外交”加強在中東的作用  正如國際記者聯盟的一份報告所闡述,中國政府試圖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提升自身國際形象。在抗擊疫情的背景下,中方通過捐贈醫療物資或簽署合作協議,開展“健康外交”。中國擴大了在世界各地的影響力,包括中東和北非。

2020年年初,當武漢醫院擠滿病患時,多個阿拉伯國家向中國運送醫療物資以示支援。但幾個月後,援助方向改變了。北京向疫情嚴重的國家(如摩洛哥)輸送了防護設備和專家團隊。

今年一季度,北京通過提供中國疫苗在該地區不斷贏得好感,而歐美國家似乎只關心本國公民。目前,中東和北非大多數國家都通過捐贈或採購的方式獲得了中國的國藥及科興兩種疫苗。

埃及、阿聯酋與中方達成協議,將在其境內生產中國疫苗,年產能分別為8000萬劑和2億劑,供應非洲大陸。今年7月,摩洛哥加入這一行列。美國不想在“疫苗外交”上落後,美國總統拜登6月宣佈,美國將通過多邊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向最貧窮國家捐贈5億劑疫苗,但不包括技術轉讓。

“中國在中東的形象有所改善,尤其是與西方國家相比。”意大利智庫國際政治研究所研究員納賽爾·塔米米説,中方不僅被認為更有幫助,而且其做法在抗擊疫情大流行方面也更有效。

根據多項民意調查,例如“阿拉伯晴雨表”,在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當地民眾對這個亞洲巨人的看法已經比其他主要世界大國更加積極。半數受訪者支持加強與中國的關係,而對美國或俄羅斯持相同看法的比例未達到40%。

中國中東政策的另一核心思路是促進經濟發展,以此作為克服政治衝突的工具,從而實現社會穩定。這使其能夠同時與衝突雙方國家保持密切關係,如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或是伊朗和沙特。

儘管低調,但近年來中國在中東和北非地區的政治和安全問題上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突尼斯國際關係專家貝希爾·朱尼稱,“該地區的傳統大國,如法國,與中國之間存在競爭。在分析未來會發生什麼時,很難一概而論。但如果西方要求對中國實施經濟封鎖,我認為阿拉伯國家不會跟進。”(作者裏卡多·岡薩雷斯,陳曉航譯)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64 字。

轉載請註明: 比利時媒體:中國的“健康外交”贏得阿拉伯國家好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