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立陶宛的態度變化宛如“變臉”,在頂着國內國際壓力強撐幾日後,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十分罕見地表示,由於錯的名稱而引起中國反應,是十分錯誤的做法,隨後,由於瑙塞達將責任甩給外交部門,立陶宛政壇出現了分裂跡象。承認錯誤不到兩天,立陶宛又態度大變,據報道,立陶宛外交部向歐盟施壓,試圖鼓動歐盟為其撐腰,並妄想向世貿組織起訴,以此來向中國施壓。結果,第二天立陶宛又改變主意了,1月6日,有媒體稱,瑙塞達呼籲外交部想辦法緩和與中國的關係,短短几天內,立陶宛“變臉”速度引起了外界關注,為何瑙塞達突然改變主意?
對此,有媒體分析稱,或許立陶宛已經意識到歐盟並不可靠,早在2021年12月,立陶宛就曾尋求歐盟幫助,希望歐盟能為立陶宛撐腰,但是,歐盟的態度卻讓立陶宛分外失望,報道稱,歐盟委員會的官員表示,雖然很想幫助立陶宛,但是,必須對中國的行為進行評估後,再與各成員國溝通,只有所有的成員國都統一意見之後,才能出手幫助歐盟,這位官員直言,這套流程走下來,至少需要半年。不少網友表示,半年時間過去,黃花菜都涼了。雖然歐盟説得冠冕堂皇,但態度已經十分明顯了,挑事兒可以,出手幫忙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失去這個靠山的情況下,立陶宛也不得不仔細考慮一下。
除了歐盟之外,其實立陶宛也曾經試圖找美國幫忙,結果顯而易見,美國除了口頭誇讚,並繼續給立陶宛“畫餅”之外,根本沒有任何想要出手相助的意思。最終,立陶宛也只能無奈地面對事實。除了外界的拋棄之外,立陶宛國內的情況也給瑙塞達帶來了極大壓力,實際上,在對華政策上,立陶宛政壇一直存在分歧,而瑙塞達為了甩鍋將責任拋給外交部門的行為成為了“導火索”,隨後立陶宛外交部立刻反駁,與此同時,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也表示,對瑙塞達十分失望。除了政壇分歧之外,立陶宛企業也直呼苦不堪言,紛紛呼籲政府立刻緩和與中國的關係。
面對眼前的局勢,立陶宛的態度接二連三地改變並不令人意外,原本以為有人撐腰,因此態度強硬,但是如今沒了底氣的立陶宛,又要如何強硬?報道稱,瑙塞達請外交部門制定一個能夠緩和與中國關係的具體行動計劃。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立陶宛的態度接二連三改變,但中國的態度從未改變。
此前中方便表示,希望立陶宛能夠三思而後行,不要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在立陶宛總統承認錯誤後,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這是正確的一步,但比起承認錯誤,更重要的是早日採取行動回到正確道路上。中方多次強調,中國與立陶宛之間的關係受挫,主要原因是立陶宛,其中的是非曲折十分清楚,只有及時糾正錯誤,才能改善中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