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孔子家語·六本》

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是潛移默化的,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悟出了這則哲理。

和優秀的人交往,就像進入了放着香草的房間,時間長了就聞不到香味了,因為自己也變得香了;和不良的人交往,就像進了賣鮑魚的鋪子,久而久之就感覺不到臭了,因為自己也變得跟鮑魚一樣臭。

由此看來環境會影響人的方方面面,包括眼界、情商和格局等,著名文化學者馬未都曾勸誡:生活中要遠離格局小、吃相醜的“窮人”。

不過他口中的這個“窮”,指的並不是經濟上的窮,而是觀念上、精神上的窮,也就是“心窮”。馬未都之所以能悟出這樣的道理,説起來還多虧了他家的一名保姆。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一、馬未都和保姆的故事

馬未都曾聘了一位保姆照顧他的起居,平時這位保姆做起事來乾淨利落,把家裏打理得井井有條,一日三餐做得也十分可口,可有一點讓馬未都覺得不能忍受。

原來,這位保姆雖然做事兒利落,但卻是個很喜歡貪圖小便宜的人。有好幾次,她偷偷拿走家裏的東西都被馬未都發現了,雖然只是些葱薑蒜瓣花生米這樣不值錢的東西,可馬未都沒把這當小事兒。

老話説“廚子不偷,五穀不收”,保姆的這種行為早就見怪不怪了,若是在別的人家或許都不算事兒,但馬未都眼裏揉不得沙子。

一開始他考慮到保姆家可能有困難,所以找了個機會跟她談了談,如果有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説出來。保姆應付了幾句但並沒有醒悟,依舊幹着小偷小摸的事兒。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這時候馬未都才恍然大悟,保姆並非經濟上有困難,她“窮”的是自己的心理和精神。保姆的生活並沒有到缺衣少食的地步,而且她偷拿的那些東西也值不幾個錢。

或許這些東西並不是她真正想要的,但佔便宜的過程,會讓保姆的心理感受到快感。這種精神上的“窮”比經濟上的貧窮還可怕,它已經深入人的骨髓。

精神上“窮”的人,往往有一些“併發症”,這種意識決定了他們的眼界和格局一定很狹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生活中會以自己的利益為中心去考慮問題,而不顧大局和他人的感受。

這樣的人不僅不討喜,還可能會傷害到其他人,引起別人的反感,馬未都與保姆很好地印證了這一點。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二、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真正心中有大格局的人,從來不會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折腰,因為這類人思考的面更廣、看得更遠,想得更深,所以總能取得令人驚豔的成果,而非三瓜倆棗的成績。

比如馬未都家的保姆,如果她心中的格局能再大些,就不難想到自己跟著名的文化大師朝夕相處,平時肯定能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如果好好利用,未嘗不可有一番作為。

而保姆就沒做到這一點,只是貪圖眼前的一點利益,最後弄得雙方都不高興。不過雖説心有格局的人不拘小節,但這並不等於不在意細節。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恰恰相反,這類人是非常注意細節的,習慣了謹小慎微,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

再大的事兒都要由一個個小環節組成,有時候中間出了一點差錯,就會導致滿盤皆輸,所以注重全局的人一定不會錯過細節。

三、遠離真正的“窮人”

經濟上的窮不是真正的窮,真正的窮是一種心理上的窮,他們目光短淺,自身沒有格局,爭取不到別人的信任,成不了大事。

心有格局的人,總會給人一種沉穩的感覺,這是他們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一種魅力,一般人很難達到這種境界。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古語有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句話雖然讀起來有些狂傲,但細細品味後不難發現,如果一個人身處“陋室”這樣惡劣的環境,還能説出這樣豪邁的話來,説明此人的格局非同一般,眼界很寬,絕不會讓眼前的困難攪擾到自己。

正因如此,即便是陋室也顯得不陋了,後面才能接着寫道“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足以體現古人追求的境界之高。

由此看來,眼界寬的人關注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尋常人追求利益,而這類人更追求精神的享受,也正是因為不受利益的束縛,所以他們言談舉止才能顯得情商很高,讓人覺得看起來順眼、舒服。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結語

人生一世,每個人的追求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愛財,有些人愛色,有些人則追求精神上的滿足,這些都沒有錯。

不過既然生活在這個複雜的世界,人要想與眾不同就必須具備一些能力,例如眼界、格局和情商,擁有這些就能在處理事情的時候遊刃有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2 字。

轉載請註明: 人窮不可怕,怕的是“心窮”,馬未都:遠離身邊吃相醜的“窮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