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密里根”,如果只説名字也許大家沒聽過,但他有另一個非常有名的名字“比利”。今天要聊的就是比利與他的24個人格,相信許多人對比利的故事耳熟能詳,但其中有一些細節,相信看完這篇文之後你會感到細思極恐。
威廉。密里根,也就是“比利”,美國人,歷史上一位有名的多重人格“嫌犯”。雖然他劣跡斑斑屢犯重案,但法官卻無法給他定罪,因為多名精神科醫生一致確診他為---多重人格患者。縱觀整個事件,比利以多重人格“擺脱”重罪並不是最精彩的部分,他給人們留下的3個未解之謎,才是人們最為津津樂道的話題。
整件事情要從1977年説起。1977年10月,美國連續發生3起搶劫婦女案,警方不費吹灰之力就逮捕了嫌犯“比利”,在三位受害者的指認下,比利很快被警方以3項搶劫罪、3項綁架罪和4項強暴罪起訴。
這場審判本應該毫無懸念,因為有人證、物證以及犯罪現場比利的指紋。然而在整個警方的調查取證過程中,辦案的警察、檢察官和法官卻都感受到一種無法描述的“不確定因素”。起因是律師和檢察官在與嫌犯比利的接觸過程中發現,比利的精神狀態起伏不定,整個人的姿態,説話語氣,口音,行為習慣都在有規律地來回切換。
剛開始,律師和檢察官都認為這是比利為了逃脱刑罰所做的偽裝,想要偽裝成人格分裂。因為比利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拒不認罪,並非常無辜地否認自己做過的暴行;而三位受害者在指證比利的時候,對比利的行為、性格、口音等特徵的描述也大相徑庭。
最開始引起人們注意的是一次押運比利的過程。當時比利與其他罪犯一起被押運回看守所,上車時比利與另一位罪犯被警察用手銬銬在一起,結果到達目的地警察發現車廂裏的比利一個人坐在角落,手銬已經被他解開,面對警察的訊問表現得很迷茫。警察問同行的犯人怎麼回事,犯人説“這小子可厲害了,三兩下就把手銬解開了”,等比利被關進看守所,人們又發現比利突然變得暴躁不安想要自殺,與之前判若兩人,警察為了比利的安全給他穿上束身衣,然而過了一會巡邏的警察發現比利竟然已經把“無人能解”的束身衣給輕鬆脱掉,並且整齊疊好當枕頭放在腦袋下酣然入睡。
最終,法院要求比利進行精神心理評估,在4位精神科醫師和1位心理學專家的長時間監護下,所有醫師都一致認為“比利就是人格分裂”。
至此,這位犯下重罪的“嫌疑犯”被當庭宣佈無罪,但法官同時裁定比利需要被送往當地精神病院接受長期治療直到痊癒。
在漫長的治療期間,醫生們發現比利的人格分裂相當嚴重。最初醫生們發現比利擁有10個人格。
主要人格:
主人格比利,也就是威廉·密立根本人,16歲企圖自我了斷的瞬間進入“睡眠狀態”,從此在比利體內沉睡。
亞瑟,比利的主要副人格,是一位聰明、優雅又傲慢的27歲英國紳士,他擁有英國上流社會獨特的口音,精通物理、化學、醫學,能夠流利的讀寫阿拉伯文,比利主人格沉睡的時間裏,亞瑟成為比利身體的“管理者”,他決定誰來“操縱比利”。
里根,精通格鬥的22歲南斯拉夫人,脾氣暴躁,能夠控制腎上腺素,擁有強大的爆發力,色盲,只能看到黑白的世界。有明顯的南斯拉夫口音。每當比利受到危險需要反抗時,里根就會出現。
亞倫,18歲的“交流者”。亞倫是所有人格中唯一一位右撇子,喜歡抽煙、畫畫,擅長與人交流,比利在生活中多數時間由亞倫人格控制。
湯姆,16歲的逃脱專家,擅長逃脱術。每當比利陷入危險需要逃跑的時候就會出現。
凱文,20歲,企劃高手。擅長策劃各種犯罪,比利搶劫罪的主要實施者。
犯案過程:
比利3次犯案過程都出奇一致,首先是暴力人格里根想要“弄點錢”,於是出門閒逛,看到停車場有單獨女性正在停車,於是人格切換成温柔的女性人格阿達拉娜與之交談,聊着聊着突然又切換成犯罪人格凱文實施搶劫,得手後回家途中又變成了暴力的里根。這時候里根的記憶還停留在想要出門“弄點錢花花”,看到手裏有一堆錢喜出望外,於是開心的回到家裏,回到家有了安全感之後,(比利的)人格又切換到了日常生活主持大局的亞倫,亞倫一看有了這麼多錢就開始肆無忌憚的消費。等錢花得差不多了,比利的人格又切換到里根,里根一看沒錢用了,又想要出門“弄點錢”,於是就這樣循環了3次,直到比利被抓。
後來的治療過程中醫生又陸續發現了其他的13個人格,於是確定比利的人格一共有23個。最終通過治療,比利的23個人格被融合成第24個名叫“老師”的人格,法院宣判比利治療成功,於1988年被釋放。比利最後於2014年12月12日在一家養老院去世,死於癌症,享年59歲。
比利留下用“多重人格”也無法解釋的謎團
故事到這裏本該結束,但比利的多重人格顯然留下了一些無法解釋的“漏洞”。
第一,比利的每個人格都擁有無法解釋的特殊才能。比利的大多數人格都有優秀的才能,才華。比如亞瑟精通物理、化學、醫學,能夠流利地讀寫阿拉伯語。
里根精通格鬥術,有一口流利的南斯拉夫口音,以及塞爾維亞,克羅地亞的説、寫、讀。
亞倫會打小鼓。
湯姆精通逃脱術,會吹薩克斯管。
克斯斯多夫會吹口琴。
阿達拉娜會寫詩、烹飪。
當然還有許多擁有特殊才能的人格就不一一列舉,這裏的疑點在於:26歲的比利是如何學會這麼多技能的?格鬥術、逃脱術以及各種藝術才能暫且不説,他不同的人格能掌握不同的語言,這些語言是如何掌握的?
對此,比利在治療過程中副人格亞瑟曾經表示“當1個人格操縱比利的同時,其他人格就會安靜地學習”。這個“學習”很難理解,彷彿其他人格能夠透過其它方式獲得知識。
第二,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特口音。比利獲得無罪的關鍵,是當時負責這起案件的檢察官也深信比利是“多重人格”,這位檢察官在採訪中表示:“之所以認定比利是多重人格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亞瑟)擁有英國上流社會獨特的口音,這種口音無法模仿。”
比利的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特口音,也就是説24個人格有24種口音。其中個別人格的口音只有在當地“土生土長”才能擁有。比如27歲亞瑟的英國上流社會口音,22歲里根的南斯拉夫口音,20歲菲利普濃厚的布魯克林口音,等等。這些不同人格的不同口音都無法通過自學獲得,醫生、檢察官和法官一致認定比利人格的口音都是當地人特有,但比利本人並沒有進入過英國上流社會,也沒有在南斯拉夫和布魯克林居住過。
第三,不符合邏輯的第24個人格“老師”。融合了比利所有人格記憶的第24個人格“老師”,是在比利接受治療康復後期出現的。在比利的晚年也承認過:“其他23個人格一直都在,從來都沒有融合。”原來比利騙過了所有人,他的24個人格從未成功融合,只是“老師”能夠穩定操控比利的身體。
那麼問題來了,讓比利最終獲得自由的第24個人格“老師”,是不是比利的23個人格為了自由,聯合創造的產物?因為多重人格的定義是“人格之間不能重疊,互為個體”,前面23個人格都是個體,而第24個人格“老師”,也就是被醫生認為最適合支配比利本體的人格,卻擁有着比利從小到大的所有記憶(也就是説“老師”擁有其他23個人格的記憶總和),這不符合邏輯。
比利的多重人格,造就了一批優秀的“精分”影視作品
多重人格障礙,也就是一個人的身體中存在多個人格。在1977年以前法律定罪方面,這種心理疾病經常被人們忽視,多數人認為“多重人格”就是一些罪犯為了逃避罪行而假裝的伎倆,直到1978年法院宣判比利無罪,多重人格在生活中才被人們認可“真實存在”。
不僅如此,比利的故事還為後來的小説和電影提供了靈感,有了《致命ID》、《搏擊俱樂部》、《一級恐懼》以及《禁閉島》等精彩的影視作品。這些影視和小説作品也在不斷試圖揭開比利多重人格留下的謎團,電影《一級恐懼》更是試圖表達多重人格並不存在,映射比利只是高智商的偽裝罪犯。
但很遺憾,關於比利不同人格的才能和口音的形成,至今無法解釋。小夥伴們,你認為比利的多重人格真實存在嗎?他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型天才,還是騙過了所有人的高智商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