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裏,差不多還是捷達、桑塔納、神龍富康還被稱“老三樣”的時代,那個時候,普遍人其實要選擇一台“老三樣”還頗需要一番努力,於是當時很多人就退而求其次,選擇一款小型車作為成為“有車一族”的標誌,那個時候,油價還不是那麼高,一台小型車作為代步工具也能很好的提升生活品質。至於捷達、桑塔納這樣的車,一般都成為了較為高級的“商務”或“公務”用車,這一點也不誇張。
在那個時候,奧拓還是有名的“微車之王”,如今連鈴木都已經退出中國了。另外,飛度、POLO、賽歐等也可以堪稱小型車中的“老三樣”,但如今的處境卻令人唏噓:飛度只有國五,第四代車型國六正在歸來的路上;POLO名稱後加了Plus,價格漲到了A級車價格,銷量卻一落千丈;賽歐雖然由別克“還給了”雪佛蘭,但是依然沒有逃脱停產的命運。
至於後來加入戰團的致炫和致享,以及起亞煥馳等也都是在努力讓自己“增大”,或是體型上或是售價上。
一句話,小型車已經沒有了當年的繁榮,盛況難以再現,而且,退出中國也罷、停產也罷,國六還未推出也罷,都表明了“日子不好過”、“生存壓力”巨大。
曾經一度火爆的小型車,承擔着基層用户實現“有車夢”的小型車,作為市場的一個重要的細分市場,為何如今有些黯然,到底是什麼原因?
有人説是由於豪華車降價帶來的層層壓下來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細分市場競爭的供需需求本身和小型車的產品定位的矛盾。這樣説可能很多人覺得小編“沒説人話”,那我們來看看。
其實説起來,大的原因只有一個:用户需求。但是細説起來,用户的消費理念,小型車自身的侷限性,小型車的市場售價以及緊湊級轎車或SUV的普及等,都是小型車的“梗”。
比如用户的消費理念,我們都知道,國人“好小編功”的本色在買車等方面最突出的表現就是“以大為美”,車子越大越好,以至於連奧迪A6、奧迪A8這種級別的車還要加長,簡直是太奢侈。
不説這些,以如今的緊湊級車型的軸距都已經在2.7米開外了,這要放在10年前,已經妥妥地進入了中型車的範疇了。所以,換代POLO成為POLOPlus,這並不能怪它,實在是壓力山大。
再説小型車的侷限性,其實這與我們上來提到的“加長”略有關係,小型車,因為體型太小的原因,實用性比較一般,因此,對於如今一般家庭中只能選擇一輛車的用户,這種車的功能性就會受限。當然,對於有條件的用户,如果作為第二輛或是第三輛車的話,平常市區代步還是不錯的,畢竟車小,市區開着挺方便。
説到價格,就不得不先説明,一般而言,國內這些賣得比較火的小型車多是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尤其在轎車領域的建樹頗微,因此,諸如賽歐、飛度、POLO等都是合資品牌,而我們也知道,一般這個級別的車也屬於合資品牌的入門車型,因此,無論是做工、配置、設計等,都並不是太走心,但是由於合資品牌的定位存在,一般這些小型車的售價相對來講還不算低。隨便舉一例,比如飛度,指導售價7.38-10.28萬元,別看售價不低,還沒什麼優惠,也因此,自然就涉及到我們下面將要提到的自主品牌車了。
由於並沒有什麼性價比優勢,這些小型車在自主品牌車面前,尤其是近幾年崛起的自主品牌SUV面前,優勢消失殆盡,除了品牌知名度之外(但在這個市場裏潛在用户羣在乎的是實用性和性價比),這些小型車在自主品牌SUV面前無論性價比、設計、空間、配置等諸多方面都只能自愧不如,有的甚至被“壓着欺負”,。再加上自主品牌車在品質層面如今已遠勝當年,如此一來,很顯然,這些小型車自然就沒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