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別忽略了真正對我們好的人
人生中,有一種遺憾特別讓人痛心,就是我們輕易忽略了真正對我們好的人,而當你想要去彌補時,卻再也沒了機會。
看作家賈平凹描寫過一段關於母親的文字:
母親還在時,我住在城裏,她住在鄉下。母親每一次都高高興興來,每一次都生了氣回去。
回去了,我並未思念過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裏不曾夢着過她。母親對我的好使我不覺得了母親對我的好。
母親去世後,他寫道:
我常在寫作時,突然能聽到我媽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聽到叫聲我便習慣地朝右邊扭過頭去。
從前我媽坐在右邊那個房間的牀頭上,我一伏案寫作,她就不再走動,也不出聲,卻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的時間久了,她要叫我一聲,然後説:‘世上的字你能寫完嗎,出去轉轉麼。’
現在,每聽到我媽叫我,我就放下筆走進那個房間,心想我媽從棣花來西安了?
當然是房間裏什麼也沒有,卻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語我媽是來了又出門去街上給我買我愛吃的青辣子和蘿蔔了。
或許,她在逗我,故意藏到掛在牆上的她那張照片裏,我便給照片前的香爐裏上香,要説上一句:‘我不累。’”
大概我們每個人的父母,都扮演着這樣的角色,你可以任性地對他們發脾氣,你可以不在乎他們的感受,你甚至可以做很多糟心事讓他們難過。
因為你知道,無論你怎麼折騰,他們永遠也不會拋棄你。可是你也並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不要總惦記着外面的世界,而忘記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的人。
父母供養我們長大,用盡最好的年華。對他們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關心,多一些依賴,多一些幫助吧!
他們養我們長大,就讓我們陪他們變老。
2
你對我一分好,我回你三倍真
人一生能遇到的人有很多,但沒有必要靠近每一個人,也沒必要對每個人都掏心掏肺。
餘生,只需要在乎兩種人:自己喜歡的人和對自己好的人。對喜歡的人好,是本能;對善待自己的人好,是感恩,也是修養。
在熱播劇《都挺好》中,蘇明玉在家不被善待,兼職過程中遇到師傅老懞,老懞在事業上帶着她成長晉升,生活上帶給她父親般的温暖。
公司出現內部鬥爭,明玉被人勸説離開老懞另謀高就,但明玉始終記得老懞對她的好,忠心不二地為公司付出所有。
她從一個馬路邊發傳單的小女孩,變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總,除了應該感激自己的運氣外,更多靠的是自己努力和不忘感恩的心。
世界上有來路不明的惡意,卻沒有理所當然的善意,感恩別人的每一個份給予,因為他原本可以不這麼做。
豐子愷曾説:
“你若愛,生活哪裏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裏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
你對我一分好,我還你三倍真。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千萬別讓對自己好的人寒了心。
3
別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回頭
你有沒有弄丟過一個人,那時你一邊享受着對方給你的好,一邊又漠視他們的存在。
平淡的日子,容易讓人習以為常,對眼前的人失去關注、失去關心。
世界上有幾十億人,但一輩子,能一直在乎你、對你好的人,可能沒有幾個。
越長大,你越會發現,不是所有的好,都是理所當然。
不是所有人,都會等你一晚上,等你很多年,只為一頓團圓飯;
不是所有人,都會忍受你的臭脾氣和糟糕的一面,還能為你洗手作羹湯;
不是所有人,都會盡最大的努力為你遮風擋雨,安慰你、陪伴你。
“被偏愛的有恃無恐”,是對那些愛着你的人,最大的傷害。
如果能在對的時間裏,及時回饋那些對你好的人,或許可以少幾分遺憾。
不要隨意冷落他們、不要仗着他們對你好,就不考慮他們的情緒。
我們常説:“等以後”、“等什麼時候再怎麼樣”、“等下次”……可是很多情況下,等來等去,就真的沒有以後了。
“等”這個字,會讓人失去很多東西。
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人,有責任和義務要一輩子對你好。
一顆心被傷了太多次,也會慢慢變得麻木;一個人被你冷落太多次,也會漸漸離開。
人與人之間,相識一場不容易,相知更是難上加難。
不要輕易弄丟了那個對你好的人,別等到失去了,才懂得回頭。